鱼类安全越冬管理技术

李斌顺

(林州市水产管理站, 安阳 林州, 456550)

随着气温下降,鱼类活动减弱,摄食能力日渐减少,当水温低于10℃时,鱼类基本处于停食状态,进入漫长的越冬期。

养殖者往往忽视鱼类越冬期间管理, 导致越冬后鱼类综合症频发, 造成大量鱼类死亡,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结合安阳市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旱少雨,最冷月1月份的多年平均气温-1℃左右”的实际情况,养殖户需要加强管理,提高鱼类安全越冬管理技术水平, 积极防治越冬期鱼类因营养不良、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下降,导致营养代谢失衡,引起内脏组织病变、体表组织机械冻伤诱发的各种疾病。

选择背风、向阳、东西走向、面积3335~6667 m2、池水深度可以保持在2 m以上的池塘, 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池底平坦,无渗漏。

秋后至越冬前,鱼类为了贮备足够的能量,满足越冬期间生理代谢需求, 摄食量往往明显增加。

为此,要重视鱼类秋后至越冬前一段时间的投饲管理,合理调控水质,投喂营养丰富的饲料,预防鱼类病害的发生。

2.1 水质管理

2.1.1 调节水质

池塘经过前期、中期的鱼类生产,池塘承载量趋于饱和状态, 生物呼吸耗氧使池塘更多的时间处于缺氧或亚缺氧状态。

池底积累大量残饵、粪便、尸体,在无氧状态下分解不彻底,产生大量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pH值超标。如果养殖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 硫化氢、pH值中一项指标或一项以上指标超标时,鱼类活动不正常,摄食下降,严重者会出现缺氧、中毒、死亡现象,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如pH值偏高或偏低, 使用生石灰或酸类物质调节,使pH值达到7.0~8.5;
氨氮和亚硝酸盐超标时,少量多次用微生态制剂,如光合细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EM菌等,保持水体氨氮0.2 mg/L,亚硝酸盐0.01 mg/L;
开动增氧机、抛洒颗粒氧等办法偿还底部氧债,使池塘溶氧始终处于6.0 mg/L。

2.1.2 培肥水体

池塘冰封前向池塘中增施少量氮肥和磷肥,促使水体中藻类繁殖生长,形成优势种群,为冰封后的鱼类提供充足的氧气,利于鱼类安全越冬。

对池塘中过多的大型浮游动物,如枝角类、桡足类,可用菊酯类药物杀灭;
小型的轮虫用敌百虫杀灭。

杀灭时,日出前沿塘边一米处泼洒用药效果良好。

2.1.3 及时换水

越冬前水位要加深到2 m以上, 根据水质情况及时排换水。

关注天气变化,遇到寒潮、大雪等恶劣天气,要做好充分准备,加强巡塘,防止缺氧浮头现象发生。

2.2 投喂管理

一是要延续停食时间。

常见的温水性鱼类,在水温10℃以下就有明显的停食现象, 但根据经验,鲤鱼、鲫鱼、草鱼等在水温低于10℃时仍有短时间摄食现象。

因此,晴天无风的下午15∶00~17∶00,仍应少量给食。停食的时间越晚,鱼类的免疫力、抗病力越强,而且可以减少越冬鱼儿“掉膘”现象。

二是要强化投喂。

10月下旬以后,要投喂高蛋白质的配合饲料,延长投料时间,确保鱼贮备充足的物质和能量,提高鱼体的肥满度和增强体质,减少“虚胖”现象的发生。

2.3 鱼体健康检查

越冬的鱼种和成鱼必须保证体质健壮, 无病无伤。

如果发现鱼体有生物引发的疾病, 如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等,要提前对症用药,及时治疗。如发现鱼体因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要查找原因,及时化解诱发疾病的因子。总之,牢记“病鱼莫越冬,越冬一场空”。

3.1 放养密度

越冬池放养量保持在15000 kg/ha,一次性投放,规格要整齐, 放养前用4%的食盐水浸泡15~20 min,防止因拉网受伤而感染水霉等病害。

3.2 并塘操作

养殖者根据鱼类越冬计划和池塘健康养殖要求,部分池塘要彻底清塘处理,留出一部分池塘进行并塘越冬。并塘时拉网操作一定要细致规范,防治鱼体因操作不慎而受伤,诱发水霉病。

气温和水温持续下降, 鱼塘表面结起薄薄的一层冰,随着时间推移,冰层厚度不断加大,隔绝了水与空气接触,再加上冰上夹杂污物,阻挡了光照,溶氧量降低。

4.1 破冰增氧

越冬池塘结冰后, 池塘中的浮游植物受光照和水温的影响,光合作用弱,产氧量低,不能满足鱼类越冬需求。

我们必须采取打冰眼、加水融冰等措施,增加水中溶氧。以防缺氧发生泛塘事故,每亩水面打0.5 m2的冰眼不应该少于3~4个。

4.2 清扫积雪

冰上积雪厚度超过2 cm时,要及时清扫积雪,特别是雪上有污物,防止积雪遮挡光照,影响冰下浮游植物光合作用。

方法是:近塘边的积雪,可以人工扫除;
远塘边的积雪,可采取冰上冲水的方法,利用水的温度化解积雪,形成明冰。

4.3 补充新水

对于漏水的池塘,要及时向冰下水体补充新水,每次补水量不超过5 cm, 以免导致冰下水体对流造成鱼类缺氧浮头。

如果池水过肥,池塘有机质耗氧量大,则需通过砸冰、开动增氧机爆气来解决。

如果不破冰或无法开动增氧机时, 可以开动鼓风泵向冰下送气增氧。

4.4 定期检测水质

每5~10 d要检测水体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指标,发现指标不正常时,要及时采取换水或相应改善水质的措施, 确保水下水质状况安全。

5.1 冰消雪融后,检查水质和鱼类体质状况,使用铜铁合剂加碘制剂全池泼洒,杀虫杀菌,预防低温过后诱发的鱼类越冬综合症。

5.2 及早开食

水温达到10℃以上时,开始少量投喂。

鱼类经过漫长的越冬,体质消耗明显,要严格控制投饵量,循序渐进,以防投喂过多导致内脏器官应激反应,引发鱼病。

当水温达到20℃以上时,方可正常投喂。

5.3 无害化处理

对于那些体质差,免疫力低下的鱼类,越冬后极易爆发越冬综合症,造成大量的伤亡。

死亡后的鱼一定要按照动物无害化处理办法的规定及时收集、掩埋、消毒处理,且不可乱扔乱弃,造成环境危害和病原生物传播。

6.1 越冬综合症

病原:多种气单胞菌、寄生虫联合感染。

病因:越冬前投喂不合理,不科学,投喂饲料营养水平差,停食早,鱼体贮备越冬能量不够;
鱼体带伤带病越冬;
越冬池水位浅,水质差,水质瘦,在寒冷天气冻伤鱼体;
开春后投喂量过大,肠胃难于适应,发生紊乱现象。

症状:游动异常,体表出血充血明显,鳞片脱落,部分体表有疥疮、打印、烂鳍、烂鳃,鱼体头部、吻部、躯干部、鳍、鳃有水霉滋生。

摄食能力差,最后衰竭而死。

防治方法:

一是拉网并塘、 转塘时操作细致, 防止鱼体受伤,切忌带病越冬;

二是强化越冬前培育,投喂高蛋白质饲料;

三是深水越冬,肥水越冬;

四是早开食,投喂量要循序渐进,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多维素等保健药物,提高鱼体自身免疫能力;

五是根据越冬后水质和鱼体体质情况, 向水体中泼洒铜铁合剂+碘制剂,杀虫杀菌。

6.2 真菌性鱼病

病原:主要是真菌属中的水霉菌和棉霉菌。

病因:鱼体因机械或寄生虫侵袭受伤,在水温低的情况下,水霉菌或棉霉菌侵入受伤部位(体表或鳃部)而感染。

病症:鱼游动缓慢,受伤部位有白色棉絮状物滋生,食欲减退,行动吊滞,最后瘦弱而死。

防治方法:

一是越冬前池塘用生石灰彻底消毒;

二是捕捞运输环节操作仔细,避免鱼体受伤;

三是杀灭水体寄生虫,尤其是鲺、鳋等;

四是做好鱼体消毒工作,入塘前用4%食盐水浸洗鱼体15~20 min;

五是发现病鱼,及时用水杨酸、霉菌净等全池泼洒;

六是调节水质酸碱度为中性偏碱。

猜你喜欢 鱼体水温氨氮 悬浮物对水质氨氮测定的影响化工管理(2022年14期)2022-12-02某轻型卡车水温偏高的分析及验证汽车实用技术(2022年14期)2022-07-30三维鱼体参数化建模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22年1期)2022-02-21轴流泵内鱼体的运动行为与撞击损伤分析水电与抽水蓄能(2021年2期)2021-05-14淡水鱼水平往复振动头尾定向输送方法农业工程学报(2021年4期)2021-05-09低温高铁锰氨地下水净化工艺中氨氮去除途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20年6期)2020-06-11淡水鱼腹背定向装置设计及试验农业工程学报(2020年6期)2020-05-19氨氮动态优化控制系统在污水厂的应用效果天津科技(2019年9期)2019-09-28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电子制作(2019年7期)2019-04-25基于DS18B20水温控制系统设计电子制作(2018年17期)2018-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