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肿瘤类型填补国际研究空白


打开文本图片集

王哲,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获病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7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Hormel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主要从事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和前列腺癌的肿瘤病理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现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青年委员。

2011年,第一期澳大利亚皇家病理学院官方杂志Pathology上刊登的一篇论文引起了世界各国病理学专家的高度关注,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为—中国病理学研究团队发现一种全新肿瘤类型,并将其命名为“炎症性单形性未分化肉瘤”。这个团队正是由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王哲和黄高昇两位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

此次新肿瘤的发现,为世界卫生组织软组织肿瘤分类增添了新的类型,对肿瘤学的分类、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王哲说,炎症性单形性未分化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和预后具有独特特征,都和目前已发现的肿瘤类型大不相同,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肿瘤病理学分类中也没有相似类型。该肿瘤常发生于年轻患者的骨和软组织,患者临床表现为疼痛性肿物生长,肿物局部有红、肿、热、痛等化脓性炎症表现,伴有全身发热、白细胞升高的化脓性炎症表现。

新型肿瘤的形态非常特殊,由单一的胞浆丰富的上皮样细胞组成,胞浆嗜酸性或透明,胞膜明显;泡状肿瘤细胞核大、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开放,具有巨大的嗜酸性核仁;肿瘤中可见大量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并有许多微脓肿形成。

该肿瘤生长迅速,早期会发生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多种化疗方案治疗均无反应,患者在发病后4个月内死于广泛转移和严重并发症。王哲说:“肿瘤的局部可穿刺抽出脓液,但多种微生物培养均为阴性,使用抗生素治疗也是徒劳。目前通过免疫组化和电镜等技术,尚未发现肿瘤细胞的特异分化。”

发现肿瘤的整个过程,充满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王哲心里也是感慨万千。他说:“在给患者看病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以往没有见过的病例,医生们通常会翻查多方面的书籍和文献,如果还不能找到相符合的诊断,有些医生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或诊断水平,很少会去主动思考这是不是一种新的病例。如果当初我们只 2004年,王哲和他的导师黄高昇教授遇到了第一例病例。前来就诊的病人中,一名6岁的小男孩引起了王哲的注意。据了解,该男孩的左上臂出现疼痛并伴有发热现象,当地的很多医院都认为这是化脓性炎症,但是采取抗炎治疗却没有明显效果,后来患者疼痛的部位甚至出现了骨折。王哲说:“患者在西京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经过细致的病理检查后,我们发现这是一个明确的恶性肿瘤,但是这个肿瘤的形态改变又非常特殊,在尝试了免疫组化、细菌培养、电子显微镜等多种特殊检查手段后,仍然都没有查出该肿瘤到底属于文献记载中的哪一种。”患者病情恶化速度之快是王哲和其他医务人员没有想到的,发病4个月后,患者死于肿瘤细胞全身多发转移。

作为一名医生,眼见一条鲜活的生命在自己面前消失,王哲心里有难以言说的痛,“肿瘤无法得到明确诊断和治疗,这其实是一个医生的悲哀。”王哲表示,一定要揭开这个新肿瘤的神秘面纱。

机会总是会眷顾那些早就做好准备的人。在美国佛蒙特大学附属医院留学期间,王哲遇到了第二例病例。与之前遇到的小男孩不同,这名患者的肿瘤发生在胸壁上,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与第一例惊人地相似。该病人是美国著名淋巴造血系统病理医生Peter M.Banks的会诊病例,尽管他做了很多努力,也依然没有明确该肿瘤的性质。著名病理学家在新肿瘤面前一筹莫展不但没有让王哲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

2007年年底,王哲一回到祖国就迫不及待地找出第一例病例的资料,同时通过多次辗转,又从美国医生手里要到了第二例病例的资料。他将两份资料进行了仔细对比和分析,病例的相似程度让王哲控制不住的兴奋,并认定这是一种全新的肿瘤类型。

2008年,王哲带领科研团队开始了漫长的研究历程,查资料、做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进行论文写作、向相关医学杂志投稿等一列事宜让他们忙得连停下来喘口气都显得奢侈。然而,没想到各家国际顶级医学杂志的审稿人虽肯定了新肿瘤的罕见性和特殊性,但是却一次次将团队辛苦完成的论文无情地退回,眼见研究成果不能公示,王哲心里非常着急。

2010年,澳大利亚著名软组织病理学权威专家Philip W.Allen访问医院科室,在看过王哲他们的研究资料后,当即对新肿瘤的类型予以了肯定,并表示目前还没有杂志报道过该肿瘤的情况。王哲随即邀请Philip W.Allen作为作者之一,Philip W.Allen欣然接受。王哲及其团队撰写的文章经过Philip W.Allen的修改后,终于得以顺利发表,并正式命名该肿瘤为“炎症性单形性未分化肉瘤”。

“炎症性单形性未分化肉瘤”是建国以来,我国首个自主发现和命名的全新肿瘤类型,具有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它的发现和被证实不仅丰富了已有的肿瘤分类,同时也提高了我国在国际肿瘤研究中的医学地位,具有里程碑的重要作用。

尽管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权威的认可和肯定,团队上下都非常高兴,可是王哲心里却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遗憾。“我们的论文能够顺利发表,这其中恐怕有一部分原因是和Allen医生的名气有关。”王哲透露,“国外许多发表的医学文章即使创新性不强,但是作者署名一定都是非常有名的专家,很多时候一些极具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就因为‘名气’问题,最终得不到肯定。更荒谬的是,西方一些著名专家常常将东方学者研究出的成果换一个名字发表出来,而最后世界卫生组织却使用后者的命名,这让许多学者感到非常不公平。”

王哲说:“我国地大物博,医学资源相当丰富,只有持续地发展自己,使自己在某个领域拥有了话语权,才算真正做到了强大。而创新是新思想、新发现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只有不断地创新、发展,我们的医学事业才能屹立于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