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原因分析与研究

摘要:探究历史终究不只是为了简单的获知历史本身,它是一种前瞻性的行为。研究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并不只为知晓那段辉煌的历史,为的是抓住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脉搏;创造和抓住新的机遇,不再错过时代赋予的使命,努力让自己的祖国在新的机遇和竞争中站得更高,望得更远而屹立于世界科技强国之林。

关键词:科学中心;转移;机遇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094—02

一、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历程简述

从16世纪的意大利到20世纪的美国,在人类近现代史中,世界科学中心先后发生了四次大转移。而每次转移都有其共同的思想特征,其主要表现是:先有思想的解放,有了新思想作为后盾,依次才会有科学的萌芽与发展,当一国的科学文化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时就会形成所谓的科学中心,当另一个国家的思想优于其思想而引领科学文化潮流时即谓之科学中心转移。

(一)在文艺复兴中解放思想的意大利

那么又是一场怎样的思想盛宴导致了意大利成为近代史上第一个科学中心呢?我们知道,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它掀起了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潮,终结了长达近千年的中世纪黑暗时代。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赞美人与自然,崇尚理性与科学,反对宗教、反对迷信,特别反对教条与权威主义对人的愚弄与束缚。这一时期的意大利,不仅产生了像但丁、达·芬奇这样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而且在这些思想的引导下出现了著名的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等等。特别是哥白尼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在天文学上掀起了“哥白尼式革命”,更是彻底改变了极大多数人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引领了一个科学的新时代,因而什么也抵挡不了意大利成为近代第一个科学中心。

(二)从资产阶级革命到科技革命的英国

作为发展资本主义最早国家之一的英国,早在17世纪40年代新兴的资产阶级就发动和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热爱科学,注重自然知识的社会思想体系,从而使得英国在17世纪成为了第二个世界科学中心。

17世纪初,弗兰西斯·培根的思想为英国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他使英国开始尊重科学知识,重视自然科学,倡导科学实验。科学界更是人才辈出,例如牛顿、波义耳、哈雷、达尔文等等;重大科学理论也犹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牛顿力学、电磁场理论、进化论更是引领着当时整个人类科学的脉搏。这些先贤巨擘者的思想精髓使得英国稳居于世界科技的中心长达百年。并且这场思想与价值观盛宴的受益者远非仅英国,它也随着海浪波及英吉利海峡彼岸,于是,属于法国的科技时代到来了。

(三)启蒙运动引领下的法国

英国的全民热爱科学的思想之风已然在17世纪末吹到了法国。资本主义在此时兴起,宗教的枷锁开始被科学冲破。任何的倒退势力在18世纪再也无法阻挡法国的前进和发展。

虽然封建势力和宗教势力依旧强大,但毋庸置疑的法国已经在科学上登上了属于它的世界舞台,在这个世纪,无人撼动它在科学界所站立的中心地位。虽然教会和封建势力勾结,大肆鼓吹迷信,扼杀科学;虽然科学家一个接一个的遭受迫害,科学发明也遭到一再的压制。但是,睿智的法国人民还是战胜了一切困扰,用其前卫的思想武器走在了科学的前列。

(四)德国的社会变革与科学

19世纪社会变革的思想推动了整个德国的发展。而变革的推动者就是那位纳粹的独裁者——希特勒,在他的领导下将整个日耳曼大地的政治、经济、文都进行了一遍彻头彻尾的变革,终使德国成为科技文化大国,从而使得德国成为了第四个世界科学中心。随着爱因斯坦等犹太科学远渡重洋,“带走”了德国屹立科学世界之巅的一切。而他们所驻足的国家也将是下一个世界的科学中心。

(五)包容、创新引领美国科学

美洲新大陆发现后,探究自然,颂扬上帝,崇尚功利主义以善行造福于公众,提倡刻苦和勤奋精神,这些价值观都被移植到北美,特别是美国,从而使得美国国民精神富于开放性和包容性。在科学上它不但继承了英国科学的传统和德国科学的体制,而且特别注重引进科学人才。贝尔、爱迪生、爱因斯坦、费米、弗兰克等外来科学家,为美国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二战以来,伴随着电力技术变成全社会的能源产业;蒸汽技术、冶金技术变成交通、钢铁和机械产业;无线电技术变成通讯产业。美国已经引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雄踞世界科学中心无上荣耀的地位。

二、科学中心转移的原因分析

许多学者指出成为科学中心之国家特质如下:公民对科学重视;教育研究体制与硬件先进,能吸引大量的人才;世界通用语言等。在此笔者把影响科学中心转移的因素分为科学家队伍的素质因素和相应社會的环境因素两大类。

首先,就科学家队伍的因素而言,从历史看,法国在18世纪末逐渐淡出科学中心最主要的原因是有影响的科学家集团老化。从现实看,现代各国科学的发展也是越来越依赖于杰出科学家人数的扩大。从历史和现实中我们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科学家队伍的素质是影响科学中心新转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素质的关键在于教育,因而素质教育成为一个国家科学家队伍素质高低的关键,那么一个国家在成为科学中心之前必须进入素质教育的中心。总之,科学家队伍素质要提高就得注重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因而发展素质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必由之路。

其次,笔者认为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思想,国家政策、教育,经济,创造精神四个方面。各要素对科学中心转移的影响下文一一详述:

1.思想。科学中心形成及其转移的一切都是从“思想”开始,“思想”是其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讲到“思想”也就等于讲到了“革命”,工业革命、政治体制革命。在对近现代科学中心转移的研究中,人们普遍注意到工业革命的作用。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前进道路中人们也同样注重对政治体制革命的研究。

2.国家政策和教育。从国家的政策上来看,我们必须拥有一个引导世界科学中心的政策体系。近年来,我国出入此点考虑,将科教兴国确立一项重大国策,在这一政策体系的支持下我国进一步加大教育和科研经费投人,加快装备高精尖科研设备,同时在全社会树立崇尚科学、应用科学、尊师重教的风尚。这些都将营造出一个能托起科学家们去全力冲上世界科技顶峰的社会大环境,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科研队伍的整体科研实力。

3.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技文化作为一国的上层建筑也受制于该国的经济水平。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为我国科学事业的腾飞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从而使得近年来我国整体科研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诸多学科甚至走在世界前列。

4.创造精神。纵观世界科学中心四次大转移及近现代西方史就可知,其实科学一直是围绕着思想的,今天谁更具创造精神,今天谁就称霸科学的世界。而这关系到整个民族科学事业的兴盛及其文明。民族的创新精神,包括独创自立的科学战略、鼓励创造的科技政策和自由探索的学术气氛。我们通过对上述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科学中心转移,一般都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由于战争或革命,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并且大规模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人才,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成果推动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并对科学教育这一比较长远有效益的领域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为科研工作者创造宽松的研究环境。

三、科学发展永无止境和中国的机会

在一开始,我遍说明了原因,说明了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为什么要了解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是因为我们知道,总有一日,世界的科学中心会再次转移的。而我们是有必要去好骛这个中心所带给我们的发展机遇的。我们想要在新一轮的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中,让自己站得更高,站得更加的中心。我们甚至直白的告诉世界,我们想成为,要成为下一个世界的科学中心。这就是我们研究的初衷。

科学发展永无止境,这是任何人都不可否认的。科学理论不可能穷尽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真理,科学中心也不可能永远停留在某一个国家。虽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大的依赖惯性,我们仍旧并且将长期处于美国在如今和未来作为世界科学中心的世界科学发展的大环境中。但应该注意到的是,全世界的科學都在发展,而在任何领域抓住机遇,努力竞争,能够独当一面,都是不容错过、也不容轻易放弃的国家发展良机。

并且另外一种可能的是,随着新兴国家和地区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势头,世界科学中心可能呈现多中心的局面。正如上面所说的要做到独挡一面,甚至几面。而对中国来说,这一切不管你是不是挑战不管路途荆棘丛生,这就是机遇,毋庸置疑。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四次过程,这些现象对于我们中国的意义在于,每个国家的崛起和衰落都是一种最直白和生猛的发展启示,都是一本货色天香的世界之书。

对于每个作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国家来说,历史每一次都在进入一个新世纪。而对于我们,历史发展已经进入了我们自有的新世纪。无论我们面临的是不是去要争夺去要幻想成为第六个世界科学中心,并且远不只观望近现代的话,我们甚至要用到世界科学中心的“回归”这一词。但无论这是不是一个目标,自改革开放后的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了我国面临着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需要整装待发,并且最终要从东方的思想出发,从科学哲学思想的角度去观望新思路、新发展。

这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历史的新路口,全世界都在近乎疯狂的在全球竞争、发展中抢占先机,囊握一切可供自身和谐发展的因素,各自厉兵秣马。而今,中国也身在之中,并且是拭目以待的最大潜力股。而如何掌握这份积累出来的契机,完全靠我们自己和我们国家的正确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刘则渊,王海山.近代世界哲学高潮和科学中心关系的历史考察[J].科研管理,1981,(1).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于光远,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美]R.K.默顿.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范岱年,吴忠,蒋效东,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4][美]坚尼.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责任编辑/ 陈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