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多课程整合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摘 要:为促进医科院校非医学类专业学生理解和掌握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了解医学全貌,以《基础医学概论》这一新课程为试点,通过优化整合基础医学相关的12门课程内容,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搭建“立体式”教学环境,构建独具特色的基础医学多课程整合教学体系,为医学专业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改革积累经验。

关键词:基础医学 课程整合 基础医学概论 教学体系

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催化了医科院校办学规模、结构、层次的巨大变革,很多医科院校相继开设了医学类、医学相关类和非医学类专业。分学科讲授的传统模式,已不能满足所有专业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需求,尤其是非医学类专业学生,整合性基础医学课程的探索是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

一、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改革的背景

1.非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对于文理兼收的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很难在有限的学时内理解和掌握内容繁多的基礎医学知识,为此,一门专供非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了解基础医学全貌的,掌握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的必修课《基础医学概论》诞生了,其内容涵盖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药理学等多门基础医学学科的课程。

2.探索“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自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以来,“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型课程模式教学改革与传统医学教学相比,与其较高的学生认可度较好的学习效果[1] 、减少学科间过多的交叉重复、节省教学时间及节约人力才力[2]等诸多优势而得到国内外许多医学院校的青睐,成为21世纪医学教育的新思潮。为适应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我们以非医学类专业的基础医学教学为切入点,开展基础医学概论的多课程整合研究,为将来在医学相关类、甚至是医学类专业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多课程的教学改革积累经验。

3.学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需要

我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非医学类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学时大量缩减,12门基础医学课程共计270学时,平均每门课程22.5学时,沿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虽易于教学组织,但由于学科界限过于分明,学科之间存在过多交叉和重复,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为此,我们将基础医学的12门课程,“以系统为单位”、“从大体到微观”、“从结构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进行有机整合及优化,重点以器官系统为线索重组内容,不但加强学科间的知识连接,而且避免赘述重复内容,真正做到减学时而不降质量,优化了教学内容[3]。

二、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改革的措施

1.创建基础医学概论教研组,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基础医学概论的课程内容跨多学科,任课教师跨多部门,如果任课教师只是临时拼凑,无法保障教学团队稳定发展,更不利于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碰撞,课程教学法的研究也难以深入。如果没有专门的教学团队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和组织教学,很多教学环节就容易脱节。我们选择覆盖各个学科的、教学经验丰富的、理论知识系统娴熟的、教学研究热情高涨的、教学改革见解独到的教师组建教学团队,成立基础医学概论教研组,负责该门课程的教学教研活动,同时制定了与课程相适应的集体备课、教学奖励、教学监控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团队成员教学反思、定期外出培训,不断提升该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

2.修善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

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是所有教学环节能够顺利高效进行的基本保证。我们以“集中联合论证为主、分段包干撰写为辅”的形式,反复推敲、逐步完善,最终形成整合不同学科内容的教学大纲。本门课程共计270学时,教学内容安排成15个篇,第1篇为绪论部分,介绍基础医学概论的课程性质、研究内容、重要地位及学习方法等。第2、3篇为总论部分,从人体的正常构造和功能活动,过渡到疾病发生与发展的知识点,融合了基础醫学各学科的总论部分知识。第4~14篇为各论部分,主要“以系统为单位”、“从大体到微观”、“由结构到功能”、“自正常到异常”的思路融合。第15篇为标本观察,让同学们到形态陈列馆观察正常和异常的标本。

3.依托网络课程中心,搭建“立体式”教学环境

本课程依托学校引进的G2School网络教学平台,并借助微信、QQ、飞信等多种学生熟悉的媒体,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互动的教学环境,实时更新的网络教学资源, 动态完善配比适中的网络题库,并通过浏览自学内容跟踪、网络习题自测、网络论坛、网络教学评价、在线提问答疑等途径,实现及时有效的网络教学互动,打造 “人机结合、课堂内外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基础医学多课程整合混合式教学模式。

4.重视激励制度的建设

为促进《基础医学概论》教学新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和跨越式发展,保障本门新课程教学效能的稳步提升,有效激发团队成员的教研教改热情,加速实现基础医学概论教学新体系的成熟变革,在学校及学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制定了课程建设激励制度。一是提高《基础医学概论》课时津贴标准;二是配套《基础医学概论》教学新体系的建设发展经费;三是给予兼职课程负责人相应的岗位津贴;四是课程相关教学工作量纳入各项考核体系;五是搭建国内外高等医科学府的进修培训平台,分批选派教研组任课教师外出学习,借鉴整合类课程的教学体系建设经验,结合实际研究改进“本土化”的做法。

三、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改革的成效

1.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

2012级及其以后的卫检、法学、社保、公管等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是基础医学概论新教学体系的受益者,我们从课程的有用性、易懂性、实用性,以及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等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网络课程平台的网络教学调查功能,发放、回收、统计、分析问卷,结果显示93%的学生对本门课程感兴趣;96%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对自己的专业水平有帮助;83%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整体教学水平较好;98%的学生认为网络课程平台对自主学习有帮助;89%的学生认为网络考试是种有效的督促形式,对课程的整体满意度比较高。

2.提升了任课教师的全局观

跨多学科的集体备课,第一次让任课教师站在基础医学的全局观视角反思,真正体验了基础医学各个学科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理清并纠正了很多知识点的相互关系,任课教师表示受益匪浅。

3.节省了大量学时

同一个知识点,因为“以系统为单位”、“从大体到微观”、“由结构到功能”、“自正常到异常”的思路分篇授课,各学科自然衔接,避免了以前按学科分不同学期授课的重复赘述,不但學生理解起来流畅,更节省了大量学时,做到真正的减学时而不降质量。

4.节约了考试成本

整合前,12个学科分段授课,相应的组卷、印卷、监考、阅卷、登分等考试工作也分学科进行,整合后,以《基础医学概论Ⅰ》、《基础医学概论Ⅱ》为名分两个学期授课,除期末考试需要传统的印卷、监考、阅卷、登分外,期中考或阶段考试均使用无纸化的网络考试,节约了80%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

5.推进了数字化校园网的建设

《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网络平台面向社会公众开放,非本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和授课对象均可以自由浏览,这对需要学习基础医学类知识的人都是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及宝贵的教学资源。该网站建设时间虽然仅有4年时间,而每年主要面向仅为200余人的非医学类专业学生,但目前点击率已超过5万人次,这门年轻的课程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推广和使用。

构建“以系统为单位”、“从大体到微观”、“由结构到功能”、“自正常到异常”的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体系,有助于真正发挥其课程优势,规范其教学管理,实现非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但在本门课程在实验教学、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将通过以后多轮教学运作和教学反思,不断优化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为我校今后医学及医学相关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积累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褚倩,毛柏青,舒濤,万宝俊,谭飞,李震.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多学科联合医学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初步比较研究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5:64-66

[2]贾书花,王改琴,张旭东,李福德,李凯平.“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医学基础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84-86

[3]赵敏,范浩,郭泽云,孙晓华,李跃敏,吴春云,阮永华.初探非医学类专业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2,10:275-276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赵敏,女,讲师,1982年8月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基础医学教育管理。

并列第一作者:范浩,女,讲师,1977年8月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通讯作者

阮永华,女,教授,1962年11月生,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病理学、基础医学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