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地方性特色专业设置研究及思考文献综述

【摘  要】本文对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原则研究、地方性特色专业研究、地方性特色专业设置研究以及中职学校特色专业设置存在问题的研究,如:特色专业设置与实训基地不同步、特色专业设置与生源质量不匹配、特色专业设置与师资力量不對等、特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不适应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中职学校特色专业设置进行了述评。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地方性特色专业;专业设置

1职教理论界对中职学校地方性特色专业设置研究及思考的阐述

为加快推进新时代江西省职业教育高质量的发展,江西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了《江西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强化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基础地位。作为地方性中等职业学校,承担这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要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才能体现其职业教育的特色。同时关于中职学校地方性特色专业设置的研究也一直是职业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在搜集相关文献的过程中,通过“中国知网”和“百度学术”输入“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中职学校特色专业”等关键词,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000多篇,其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职学校办学的区域特色分析研究、中职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实证性研究、中职学校地方性特色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具体中职学校地方性特色专业的个案研究等。

1.1对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原则的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对我国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提出了总要求,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刘春生等主编的《职业教育学》提出了专业设置的五个原则:方向性原则、适应需求原则、条件可能原则、科学规范原则、效益最大化原则。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归纳了专业设置的原则,阐述了职业教育特色专业不仅要服务经济建设,还必须着眼于未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

孙锦明等提出新形势下中职专业设置的七条原则:应变性、地方性、实用性、灵活性、宽口径、复合性、可行性。同时强调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开设专业,要以市场需求为主,专业设置的过程中不仅要强化师资队伍,更要加强教学条件,建立高质量的教学实训基地。何明舟提出中职专业设置要树立质量观念,创设特色专业,在社会上形成品牌效应,以增加中职学校的吸引力。只有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潮流,符合社会的需要,促进地方性经济发展,中职学校才能不断生存和发展。欧军明以广西药科学校为例,通过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对其专业设置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广西药科学校的卫生财会、壮药开发两个专业的开设对满足社会需要有着重要作用,强调专业设置必须紧跟区域的产业结构、人才结构和经济水平,要根据经济结构、科技发展战略的状态和地方性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专业目标与内容。

1.2对中职学校地方性特色专业的研究

蔡获云等主要阐述了湖南省中职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内容:形成面向市场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建立特色实训基地、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信息化教学建设,根据湖南省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情况,打造湖南中等教育特色职业群,提升湖南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的整体水平,有效满足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的需求。吕甜甜基于对中职学校的发展既要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要满足学生对未来发展的需求的问题,提出我国中职学校特色专业的内涵:是指以培养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上与普通教学存在差异性,且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都有突出特色。地方性特色专业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黄燕以渗透专业特色来改革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把语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不仅让语文课堂别开生面,也为学生走上职业岗位提供必要的语文素养。同时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方面,根据各班不同的专业特色,实施多元化评价,重视学生专业学习的评价模式。寿斌杰根据认真贯彻浙江省中职学校“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文件精神,坚守浙江传统文化发展,结合学校特色专业课程改革实践,将硖石灯特色专业打造成浙江省特色专业品牌,促进学校专业发展,为社会培养传承创新人才。

1.3对中职学校地方性特色专业设置的研究

沈建兴主要阐述了中职学校地方性特色专业的开设路径,以学校对接商务城金融服务外包企业为例,依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开设职业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掌握并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能力为目的,同时通过实例调研,分析社会职业岗位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职业技能,改变学校金融外包服务的原有教学设计模式,对专业教学进行系统的规划,从而是金融服务外包专业的课程不仅符合花桥国际商务区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要求,也符合全市中职学校发展的定位。陈永泉以价值取向的角度来阐述中职学校地方性特色专业的建设,随着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和壮大,旅游服务、管理与面包产业等特色专业成为中职学校发展的“亮点”。因此,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例如:江西省资溪县职业中学让学生在本县面点进行训练,毕业前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到全国各大面包店顶岗实习,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俞伟以云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云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1997年创办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专业,同时在2007年该专业就被评为省示范专业,木制玩具制造实训基地被评为省示范实训基地。实习基地的建立有助于专业的发展,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获得专业教育的高效益,同时也为地方性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4对中职学校特色专业设置存在问题的研究

(1)特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不适应。孙琳通过对近几年职业学校专业结构分布的调研,提出各地中职学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专业设置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尤其是涉农专业;第二是新兴专业的发展不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用人需要。同时许多学校在进行特色专业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过于跟从社会热点、人文社会学科专业过多、忽略了地方产业结构的分布,开设的专业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不能适应地方性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调整和发展需要,结构相关度不高,适应社会发展能力不高。

(2)特色专业设置与师资力量不对等。刘小平以成都中等职业学院为例,对该校现有的专业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该校的特色性专业美发与形象设计在培养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一定的成绩,就业率也都高达96%,但是根据近几年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学生毕业后都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基础工作,要达到独立开展工作还需要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经调查发现,该校对教师没有制定相应的教师培养和深造计划,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作为一个地方性特色专业,要达到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有较高的知名度还要不断提升师资力量,引进一批具有高学术造诣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特色专业的品牌价值,增加职业学校吸引力。

(3)特色专业设置与生源质量不匹配。近年来国家按照职普比例1:1的要求扩大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但是由于近年高考扩招带来的普通高中扩招,导致很多初中毕业生和家长宁可自费也要选择普通高中,剩下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多数是成绩差、家庭经济困难而被迫选择,极少数是由于个人兴趣爱好而选择中职。同时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说,职校学生较薄弱,在专业学习上比较吃力,并且对自己未来很迷茫,没有正确的职业规划。因此在选择专业上应该考虑让学生对自己适合从事何种工作以及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也有充分的了解。

(4)特色专业设置與实训基地不同步。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学场地、教学设备、教材、图书等方面虽然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但是特色专业的设置没有相应实训基地的保障,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操作训练,导致整个专业教学质量下降。刘群等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中职院校存在着实训基地建设达不到专业设置的要求,设备更新不及时等情况,造成特色专业无法按要求开展,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对中职学校特色专业设置研究现状的评述

近年来,针对我国目前中职学校特色专业研究方面,蒋超凡从特色专业特色发展的方向,阐述了正确处理好特色专业与传统专业的关系,深刻剖析了特色专业的改革,以适应特色专业的发展,增强特色。其中还提出了师资的培训、职教集团的建设等,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为中职学校特色专业注入新鲜“血液”,与时俱进,为社会输送技能型高层次应用型的综合人才。孙岩以沈阳市化工学校为例,提出了发展我国中职学校特色专业的相关举措,例如:中职学校在设置特色专业之前要了解社会职业岗位需求,进行人才需求调研,从而确定人才培养计划,做好学生就业和企业发展的工作;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理实一体化的学习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构建“虚拟与实操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校企零缝对接、课堂与车间零缝对接;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等等。

国内很多研究者都是以个案研究为主,选择某个专业或者某个中职学校的地方性特色专业进行剖析,虽然给我们今后的研究起很好的示范和指导作用,但还需我们进一步挖掘和完善。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而我们中职教育培养的是第一线的中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我们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更多大国工匠的责任。因此,在地方性特色专业设置方面,中职学校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重点建设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特色专业,大力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大匠”,为社会培养更多“匠技在身”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EB/OL].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169/201010/109002.html,2010-09-10.

[2]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D].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孙锦明,万曙林.中职专业设置原则与建设策略[J]. 成人教育,2006,(12):65-66.

[4]何明舟.中职专业设置的几项原则[J]. 职教论坛,2003,(18):25.

[5]欧军明.应对经济发展的中职专业设置策略分析[J]. 当代职业教育,2010,(07):28-30.

[6]蔡获云,彭荣贤.湖南省中职学校特色专业建设探讨与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2,(02):36-37.

[7]吕甜甜.“特色专业”建设促进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的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16,(08):82.

[8]黄燕.渗透中职专业特色,改革语文教学模式[J]. 学苑教育,2017,(10):33.

[9]寿斌杰.中职特色专业课程改革实践初探——以硖石灯彩专业为例[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03):110-112.

[10]沈建兴.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开设的路径[J]. 职教论坛,2012,(03):39-41.

[11]陈永泉.当前中职学校特色专业建设价值取向的构建[J]. 江西教育,2011,(27):23.

[12]俞伟.立足地方产业 探索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以云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 丽水学院学报,2011,33(04):123-128.

[13]孙琳,杨延.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对应性现状研究[J]. 职教论坛,2010,(07):55-59.

[14]刘小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15]刘群,邵伟.中职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OL]. 中国培训,:1(2017-06-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905.G4.20170616.0949.264.html. DOI:10.14149/j.cnki.ct.20170616.132.

[16]蒋超凡.对职业学校特色专业改革发展的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7):211.

[17]孙岩.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电大理工,2015,(01):58-59.

[18]国际在线.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EB/OL]. http://news.cri.cn/special/shijiu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