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对比分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瑞替普酶溶栓成功后12h经桡动脉行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8例急性STEMI患者,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溶栓成功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其中早期介入治疗(E-PCI)组于分组后12h内经桡动脉行PCI,择期介入治疗(S-PCI)组于分组后1周经桡动脉行PCI。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包括住院期间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结果 E-PCI组住院时间较S-PCI组明显缩短,E-PCI组的相关指标发生率明显低于S-PCI组(P<0.05)。两组根据TIMI分级标准记录到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STEMI患者,如不能及时行直接PCI,则应用瑞替普酶溶栓后早期经桡动脉行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

【关键词】瑞替普酶;尿激酶;肺栓塞;对比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志码】A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以有效地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通过介入治疗能够让患者的危险性降低,据SHOCK试验研究报道,与药物治疗相比,途径冠状动脉PCI术进行治疗更具有效果,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半年内的死亡率,近年来的最新进展是AMI患者PCI手术是直接

支架置入术[1]。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8例急性STEMI患者,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并进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PCI术治疗,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及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8例急性STEMI患者,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其中男56例,女22例,年龄58.9±11.3岁。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溶栓成功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其中早期介入治疗(E-PCI)组于分组后12h内经桡动脉行PCI,择期介入治疗(S-PCI)组于分组后1周经桡动脉行PCI。两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方法:途径冠状动脉PCI术进行治疗,主要是采取介入治疗,通过支架置入后,对患者进行及时地处理,并进行有效地观察。其中早期介入治疗(E-PCI)组于分组后12 h内经桡动脉行PCI,择期介入治疗(S-PCI)组于分组后1周经桡动脉行PCI。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统计学处理: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P<0.05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结果

E-PCI组住院时间较S-PCI组明显缩短,E-PCI组的相关指标发生率明显低于S-PCI组(P<0.05)。两组根据TIMI分级标准记录到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各项指标比较

讨论

STEMI患者在进行溶栓治疗成功后,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PCI术治疗会对患者的死亡率和再梗死有良好的效果,通过研究表明,溶栓成功后就会引起患者发生各种症状的发生率增多,导致患者如不及时进行处理就会引起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不能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当进行再次治疗后会让患者发生缺血心肌,通过PCI术治疗会优于保守治疗的效果[2]。比较梗死后反复缺血患者保守治疗与介入治疗的结果(DANAMI)试验显示,当患者在治疗中没有出现严重的症状时,要及时进行救治,以免发生更加严重的后果[3]。

在近期临床研究观察分析,患者发生并发症,进行血管重建的频率来判断患者是否得到有效的治疗,如果溶栓成功后途径冠状动脉PCI治疗,更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再狭窄是近期临床成功而远期临床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再狭窄不是并发症,而是一种对血管损伤的反应。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再狭窄的频率可以用第一次操作后对靶血管重复进行血管重建的频率来判断。非常高的再狭窄率可能说明术者选择了易于发生再狭窄的病变,如长病变、小血管病变或者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等。本组资料显示,急性STEMI患者,如不能及时行直接PCI,则应用瑞替普酶溶栓后早期经桡动脉行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吕永成.高危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及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的疗效比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01:123-125.

[2] 仲媛,肖楠,史冬梅等.介入途径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影响[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4,03:425-428.

[3] 王东,孙朝阳,沈桂冬等.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在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4,01: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