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病原生物学》课程早期临床实训的探索


打开文本图片集

(嘉兴学院 医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0)

摘要:为了解《病原生物学》课程开设早期临床实训内容的教学效果并进一步完善课程,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嘉兴学院医学院2011—2015年级全体临床医学五年制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9.0%的学生认为《病原生物学》有必要开设早期临床实训,并建议增加实训的时间。由此得出结论:基础课程教学中应与临床实训相结合,其对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学教育;病原生物学;早期临床实训;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136-03

随着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三段式医学教育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冲击。突出表现在基础和临床脱节,如何让低年级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临床是医学类高校在医学基础教育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病原生物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理论知识较为枯燥,并且所学内容并不能和临床实践相结合[2,3],最突出的表现是后期临床实习中学生的无菌概念薄弱、样本污染率高、实验结果假阳性率高等。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同时也为了将理论知识和临床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我院从2012年开始开展《病原生物学》早期临床实训。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学生对实训的感受和意见,同时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该实训内容,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对象和方法

1.研究對象。本次调查主要在嘉兴学院医学院2011—2015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中开展。

2.研究方法。实训教学组织:我院从2012年开始对大二医学生开设《病原生物学》早期临床实训,实训教学时间包含课程教学时间内,分3个阶段进行安排:计划—实施—问卷调查。

制定早期临床实训教学计划:计划是教学工作的行动指南,《病原生物学》早期临床实训教学计划是根据第二学年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分5个部分进行设计:主题、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师准备、基地准备。教学基地的安排上,我们主要选择两所医院作为实训场所(均为三甲医院),临床带教老师参与教学计划的策划。

组织实施实训教学:为了让学生能够较快进入角色,医学生在实训教学开展前两个礼拜收到《病原生物学》早期临床实训的教学计划,学生围绕实训主题复习相关知识点,收集有关资料,做好学习计划。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先让学生观察临床医生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并提出相关问题,然后再指导学生的具体实践。实训结束后开展问卷调查,检测实训的结果以及学生反馈的意见建议。

3.调查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现况调查研究,参阅国内相关文献及临床实训教学专家的意见,自行设计的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课程(病原生物学方向)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情况。通过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获取相关信息,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4.资料分析。本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实际回收941份(其中2011级200份、2012级185份、2013级181份、2014级192份、2015级183份)应答率为94.1%,问卷有效率为100%。对单题错答或缺失者,单题不予分析。问卷经整理编号后录入数据并核对,采用SPSS 13.0进行均数、率等统计分析。

二、结果

1.学生对实训的整体认知。调查结果显示,关于课程的开设目的,学生对开设实训的目的绝大多数表示了解(96.7%),但仍有3.3%的学生不知道为何开设该实训。对于实训开设的必要性,有89.0%的学生认为《病原生物学》有必要开设早期临床实训。绝大多数学生98.9%对所在附属医院(均为三家医院)带教老师表示满意。大部分学生认为经过实训,提升对感染性疾病的常规诊疗过程的认识(71.58%)。

2.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我们根据实训医院的条件利用实际病例,从“样本采集”、“开化验单”、“MIC分析”三个方面将理论知识中的“无菌概念”、“生化反应”、“细菌耐药性”等知识贯穿其中。近八成学生(79.4%)认为实训课程能够提升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其中学生最喜欢的是“样本采集过程”(55.6%)、“进入门诊”(30.7%)、诊断报告分析(13.7%)。大部分学生在与病人接触并协助检验师采集标本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89.4%)。超过七成学生表示诊断报告分析很枯燥(71.4%),但几乎全部学生(99.3%)都认为最枯燥最难的诊断报告分析却是他们将来学习最重要的内容,因此认为在后期的学习中需要更加努力。最后超过六成的学生(62.4%)认为早期临床实训的时间太短,可以考虑更加延长实训的时间。

通过问卷的回馈,67.5%学生认为《病原生物学》早期临床实训的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自主性,28.6%的学生认为对自主学习的帮助一般,另有3.9%的学生则认为对自主学习的帮助不大。同时在遇到专业问题时,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主动学习,其中35.4%的学生选择“向带教老师请教”,32.2%的学生选择“自己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选择“与同学讨论”方式的学生则占到27.6%。提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初步形成较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可考虑进一步合理引导。从实训的具体内容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需要增加实训的时间,同时希望在别的基础课程中增加早期临床实训的内容。

三、讨论

目前,我国在临床医学的教育中,主要是沿用传统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即基础课程学习—临床课程学习—临床实习的课程模式,对于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现在的模式将注意力都投注于临床课程学习以及临床实习阶段,导致在培养早期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视实验、实践教学,使基础与临床脱节问题严重[4,5]。虽然现在的医学教育也认为实验、实践教学重要,但与知识传授相比相差甚远,同时因为实践教学在条件要求和资源消耗等方面比理论教学的教育成本高得多,如何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学习有机联系起来,已成为医学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6]。我院在《病原生物学》这一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可以将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适当与临床医学相结合,让学生进入医院早期接触临床,在医院由医生指导完成知识的接收和升华,这无疑对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有极大的帮助。

医学长足的进步导致医院内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原先需要由人开展的项目现在已完全由机器所替代,这种新的发展趋势必然导致医学教育的发展[7]。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病原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如何和后期临床知识相结合是核心内容[8],比如,我们在讲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如何具体做一个实验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并非最重要,但是如何培养医学生们根据病人的具体临床症状选择对应的检查手段,同时依据检查结果判断疾病的病因和预后是培养的最终目的。这种思维的培养并不能依靠后期临床实习短短一年甚至半年时间完成,需要贯穿医学生培养的整个阶段。在《病原生物学》这一具体课程中,我们通过早期临床实训能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基础知识,在接触临床的同时逐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法,体会医师对病人的人文关怀,通过与病人或医务人员的交流,能够训练其沟通能力、深刻领会病人与医生的关系。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和教师对于具體的实训内容均有自己的收获和疑惑。学生们一方面希望在别的课程上也开展早期临床实训内容,说明他们渴望到临床接受感性知识,也认为在《病原生物学》课程学习过程中早期接触临床并结合临床实际病例能够加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另一方面,课时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导致在早期临床实训过程中不能安排小班化教育,使部分学生认为早期临床实训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5.5%)。医院带教教师方面的反馈意见则认为课程内容很重要,但是一方面工作压力以及师资力量薄弱,另一方面,认为低年级学生尚未学习临床知识,在具体组织教学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因此课程的有效实施以及完善优化,需要教育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充分的协调互动和积极参与,教育管理部门的统筹安排尤其重要。在本次调查中,学生和老师均对早期实训内容的设置持肯定态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班级人数的设置和时间的安排上均有不同意见,需进一步深入研讨方可达成共识。

综上所述,在医学基础课程中结合早期临床实训内容,对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基础课程结合早期临床实训,需要每一位医学教育工作者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投入,以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组织管理。

参考文献:

[1]黄小平,邓常清.浅谈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实际的结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6,8(33):152-153.

[2]谢荣华.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提高病原生物学教学效果[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0):60-61.

[3]邓功成,赵洪,高礼安,李永波,吴卫东,余彭娜,李静,陈世军,宋丽莎,吴莉莉.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在线,2013,739(9):117-118.

[4]骆朝辉,陈凤辉,罗洪.临床实践带教教师对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调查研究[J].中国使用医药,2013,2(12):247-248.

[5]陈莹桦,顾春娟,杨智昉,王从荣,吴国忠.综合医学基础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10):3437-3438.

[6]高娅,王锦帆.医学教育早期临床实践现状与趋势[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4,(1):72-74.

[7]张欢,刘晓云.以医学教育改革为基础推动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发展[J].中国卫生人才,2013,(5):78-81.

[8]周密,李哲,王艳艳,华芳,郑海筝.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0):1923-1925.

基金项目:嘉兴学院精品在线课程项目(N108541611)

作者简介:朱佳(1983-),嘉兴学院医学院讲师,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