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轨时期俄罗斯科技移民的社会学分析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得人才者得天下。经济改革以来,俄人才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科技事业的发展。经济转轨时期科技移民的原因及后果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关键词:经济转轨;科技移民;社会学分析;俄罗斯

中图分类号:D751.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07)02-0054-03

20世纪90年代始,大批俄罗斯科学家移民芬兰、加拿大、瑞典。近几年拉丁美洲、东南亚以及一些阿拉伯国家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也吸引了大批俄罗斯科技人才。这次移民潮至今仍在继续。

一、科技移民成因的社会学分析

(一)经济不景气,国家的科技投入大幅削减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国家对科技的财政预算一旦低于GDP两个百分点,就会影响科技事业的正常发展。苏联时期,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大,在国际上处于很高的水平。苏联解体后,俄政府科技财政预算减少了11/12,2003年俄政府在科技方面的国家财政预算仅占GDP的0.31%。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科技发展,视科技经济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科技支出的1/2-1/3来自国家财政预算,其中有1/2-2/3用于基础科学研究。没有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就不可能在世界高科技市场占有相应的位置。俄罗斯经济虽然已经出现增长,但是国家的科技财政预算仍少得可怜,2003年俄政府实际投入科技资金35.5亿卢布,约合1.2亿美元(美国为282亿美元)。

(二)科技工作者工资偏低,生活难保障

转轨后,科学工作者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甚至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他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到维持生计上。

1993年科技人员月平均工资排在国家主要部门的倒数第二位,只相当于建筑部门平均工资的40.9%。按照官方公布的资料,到1994年初,俄物价比独立前的1991年上涨970余倍,而科研部门工作者的平均工资仅上涨260倍,他们中月收入处于官方规定的贫困线以下者占总人数的56%。2006年,教育和科研部门的收入仍然位于各个行业之末,且低于同期各行业平均月收入。

在发达国家,科学工作者是很受社会尊重的阶层。美国和日本的知识分子的平均工资收入分别比本国其他国民经济部门高出两倍。在与俄罗斯情况类似的中欧和东欧一些后社会主义国家,尽管科技人员的社会地位也有所下降,但他们的实际工资收入也比俄罗斯高。工资收入是多数知识分子维持生计的惟一经济来源,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水平,很多科技人员不得不做其他兼职。

1990-2002年,从事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的人员总数减少了一半,“人才崩溃”最严重的时期是在1990-1994年。不少本应在科技领域发挥专长的人却成了政治家、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如果不是环境所迫,这些人一定会留在科技界。

(三)苏联解体,俄罗斯科技人员处境尴尬

苏联解体,苏联统一的科学体系随之解体。原加盟共和国的科学院也纷纷解体,在这些加盟共和国里生活、工作着几百万俄罗斯科学工作者,他们在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原加盟国的独立使民族关系急剧紧张,反俄情绪高涨。讲俄语的科技人员的处境在这些国家急剧恶化。

在各加盟共和国工作的俄罗斯科技人员绝大多数都只讲俄语,因为俄语是苏联的通用语言。苏联解体后,俄语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地位,就连乌克兰也不再将俄语作为通用语言,尽管在历史上和文化方面乌克兰与俄罗斯的联系非常紧密,研究成果只能用乌克兰语发表。操俄语的科学家在波罗的海沿岸国的境况最糟糕。这三个国家的亲西方政策,使得外国语地位明显提高。在这三个国家,要在事业上有所发展,找到好的工作,必须会讲两种语言,一种是当地语言,另一种是外语(英语或是德语)。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在原各个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科技人员,都不太会讲当地语言,且保持着俄罗斯的文化传统,他们无法融入新独立国家的社会、科学、文化、政治生活。于是,这些国家的俄罗斯知识分子被迫离开他们为之工作了几十年的国家,涌向俄罗斯。这批人才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工作热情,有劳动能力,可是俄罗斯的科技劳动市场供大于求,他们发挥不了竞争优势。很多科技人员不得不从事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建筑业工作,有些人甚至从事服务行业工作,因为只有这些部门有用工需求。由于社会地位和专业地位急剧下降,他们开始寻求通过移民来摆脱困境。

(四)脑体倒挂,读书无用

目前,不重视科学研究的情绪在俄罗斯大众心理上仍占强势,科研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科学家的社会地位也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有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人不认为从事科研工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方式,认为挣钱多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多数人向往去做企业,做管理工作,信息产业、通讯服务业、广告业是青年人的首选行业。那些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并已经开始做科学研究工作的年轻人,对生活水准的要求也很高,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很强烈,渴望发展自己的科学研究道路,不满足在俄罗斯国内发展,他们认为只有移民国外才能实现自己的学术目标和生活目标。

俄罗斯有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传统,俄罗斯也以大量富有才华之人而闻名于世。是俄罗斯激进改革对社会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体制危机直接导致价值意识危机,知识劳动的价值一落千丈。这种负面影响作用会持续很多年。

二、科技移民后果的社会学分析

(一)科技移民与俄罗斯的“学派流失”

科技人才移民给俄罗斯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根据欧洲教育委员会的估测,近十年来,科技移民每年给俄罗斯造成的损失达500亿-600亿美元,甚至更多。要恢复被摧毁的科技潜力,不仅需要很长的时间,还需要大量的资金。

2000-2001年,俄社会研究统计中心和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对莫斯科大学和莫斯科其他一些重点大学教师的调查数据说明,移民到国外的科技人才大都是物理学、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数学、遗传学、生物技术学科领域的人才,在苏联时期这些学科都在国际上占有领先地位。起初只是科技人员个体移民,今天已经发展到一个科研集体整体移民。科技移民导致俄罗斯重点发展的科研方向发展速度减慢,拉大了俄罗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不禁让人想起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曾是一个科技强国,但在法西斯统治时期,很多大科学家离开德国移民国外,以致今天德国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还远远落后于美国。

俄罗斯长期以来保持着老一代科学家向下一代科学家传授专业经验和知识的传统,有效地保护并促进了那些特殊保密专业的发展。但是技术移民冲断了这一优良传统,一些俄罗斯独有的或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学派遭受损失,甚至消亡。而建立一个学派,完成人才梯队建设至少

需要两三代科学家的努力。

(二)科技移民与俄科研人员结构的变化

移民到国外的知识分子以男性为主,这无疑会导致整体科研人员结构的实质性变化,即女性科研人员比重增加。目前,俄罗斯科学工作者一半以上是女性。如果按照性别特征来划分科学类别,在俄罗斯社会学和人文科学已经成为女性科学。在科技领域工作的女性科学家比例也在增加,集中在医学、生物学、化学领域。

传统社会观念认为,男人比女人更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先天优势,男性在科学领域占主导地位。尤·阿·佐罗托弗院士把科学比作金字塔,在金字塔的基座和低层部分工作的女科技人员要比中层的多,能在顶层工作的女科技人员就更少了,虽然她们具备职业科研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能力。专家调查结果显示,在家庭和事业中妇女最看重的是前者,她们情愿把更多的精力倾注给家庭。由于社会生理和社会心理以及社会生活福利状况不佳等因素,女科学家的负担要比男性重得多。女科学家难以充分实现自己在科研领域中的价值,取得和男性相同的科研成果。

(三)科技移民与俄罗斯的“老人科学”

目前,俄罗斯科技界面临着没有接班人的现实危险,特别是年富力强的科学家和专业研究人员的数量急剧下降。现在移居国外的科学家大多是年轻人,由此带来的结果不言而喻:科研队伍老龄化。现今俄罗斯有一半科学博士的年龄在60岁以上,一半副博士的年龄在50岁,一半院士的年龄在70岁,通讯院士的年龄在66岁。据专家预测,2015年后,俄罗斯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年龄将在50岁以上。俄罗斯的科研队伍将出现中年科学家断代,35-45岁的优秀科研人员将奇缺,而30-45岁是自然科学出成果的最佳年龄。“老人科学”问题不可回避。当然,虽然现在俄罗斯科学家的年龄偏大,但也有其优点,因为在变革的条件下,成年人的保守是不可或缺的。

(四)科技移民的社会反响

俄罗斯民众对科技移民看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科技人员选择移民国外是正确的。因为,那里可以为他们提供实现自己科研才能的机会,同时他们也可以更好地安排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另一种观点认为无所谓,这是很自然的现象。第三种观点则是不赞同科研人员移民,认为他们在祖国有困难的时刻离开祖国是一种背叛。

专业研究人员对科技移民的社会文化后果的思考则是多方面的。一种思考认为,人才的损失并不很大,因为移民科学家并不是最有才华和最优秀的,而是一些善于安排自己生活的人;另一观点认为,移民科学家不是一般的人才,而是很有潜质的科学家。这些人的移居在客观上帮助发达国家提前实现了人才战略储备。而俄投入千百万美元培养科学家并支持他们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帮助了西方发达国家,加强了美国科技强国的地位。因此,这些人的移民是俄罗斯民族的损失。持这种观点的人占多数。第三种观点认为,技术移民是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打破国家界限,有利于俄与国际学术社会联系正常化。

在激进改革进程中,俄失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如果科研人员减少的速度继续增长,那么,到2010年科技人员占国家人口总数的比例将降至不发达国家水平。但移民科学家必定是少数,绝大多数科技人员没有选择离开祖国,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专业,努力工作,期待着形势的好转。

[责任编辑: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