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浙江省港口一体化发展策略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美经济增长乏力,世界贸易增长持续减缓,全球航运版图发生变化,集装箱、干散货和液体散货三大航运板块均显示出世界航运的重心由西方向东方转移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重点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陆水联运和港口业务合作,增加海运航线和班次,加强海运物流信息化合作。这不仅有利于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而且有助于促进我国沿海地区港口建设,使我国沿海港口发展成为新的国际航运中心或中转中心。
  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标志着“一带一路”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在最新发布的“一带一路”版图辐射的三大走向中,我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经济带堪称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为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战略, 2015年8月,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在舟山新城揭牌。此次整合使浙江省形成以宁波-舟山港为主,温州港、台州港及嘉兴港为辅的港口发展新格局,拉开浙江省海洋经济和港口经济新一轮发展序幕。
  1 浙江省主要港口概况
  (1)宁波-舟山港 宁波-舟山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背靠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T”形交会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深水岸线,是世界上少有的深水良港,划分为甬江、镇海、北仑、穿山、大榭、梅山、象山、石浦、定海、老塘山、马岙、金塘、沈家门、六横、高亭、衢山、泗礁、绿华山、洋山共19个港区,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水路运输运力和中转减载泊位群,承担长江经济带45%的铁矿石中转量、90%以上的油品中转量和1/3的国际航线集装箱运量,占据全国约40%的油品储备量、30%的铁矿石储备量和20%的煤炭储备量;核心港区具备装卸仓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现代物流、临港工业、通信信息、综合服务、保税、旅游和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等多种功能,并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中转和外贸集装箱运输为主,逐步发展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高效、效益显著、资源节约、安全环保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港区。
  (2)温州港 温州港规划为“一港七区”,以乐清湾、状元岙、大小门岛为核心港区,以瓯江、瑞安、平阳、苍南为辅助港区。乐清湾港区重点构建水铁联运物流基地;状元岙港区是以集装箱运输和液体化工品中转基地为主的深水港区;大小门岛港区以建设临港产业岛为目标,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品仓储和运输,兼顾大宗散货和件杂货运输。
  (3)嘉兴港 嘉兴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北岸,全港共分为乍浦、独山、海盐三大港区,是公用与专用泊位相配套,中小泊位齐全,内外贸兼营,集装箱、散杂货及油品装卸功能齐全的综合性港口。乍浦港区为嘉兴港的核心港区,主要建有液体化工品、集装箱及件杂货泊位,后方建设综合物流园区,逐步发展成为集装卸仓储、保税加工、现代物流、商务信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港区。
  (4)台州港 台州港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地区,从北向南分别是健跳、头门、海门、黄岩、温岭和大麦屿港区,形成功能明确、优势互补的“一港六区”格局,其中,头门港区在新修订的《台州港总体规划》中被定位为核心港区。台州港承担腹地能源物资、原材料的中转运输,是集装箱运输的支线港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具备装卸仓储、中转换装、临港工业开发、现代物流、综合服务等功能,是民营化特色明显的综合性港口。
  2 一体化格局下浙江省港口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
  2.1 港口资源丰富,腹地经济发达
  宁波-舟山港配套设施成熟,岸线和港口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台州港、温州港、嘉兴港利用滩涂围垦形成的广袤土地吸引企业落户,为港口建设提供资源。丰富的资源储备有助于浙江省临港产业布局的优化、滨海新城的开发以及经济产业的转型发展。杭州湾大桥的建设使浙江经济腹地直通苏南;浙赣、甬台温等铁路将浙江经济腹地拓展至江西、湖南等长江中上游及福建北部地区。
  2.2 海洋经济规模优势显著
  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也是支撑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海洋强国要求的提出,浙江省港口拥有无限发展机遇。浙江省海洋产业类型齐全且资源丰富,拥有26万km2海域,海岸线长,居全国第一位。浙江省港口一体化带动临港产业迅速发展,临港产业的壮大又促进港口业的繁荣。
  宁波-舟山港在发展临港工业、港航服务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等方面具有资源优势。目前,宁波-舟山港的海洋产业已经达到较大规模,海洋经济发展在全省沿海地区处于前列,其依托港口资源和产业基础推动临港工业和港航物流业得到巨大发展:舟山海域素有“东海鱼仓”和“中国鱼都”的美誉,发展海洋渔业的资源优势明显;宁波拥有佛教文化旅游胜地和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景区,滨海旅游业蓬勃发展。温州港和台州港体制较灵活,区域内民营经济较发达,海洋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良好。嘉兴港石化工业、船舶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业成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2.3 内河航运条件得天独厚,海河联运和江海联运发展势头迅猛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使内河航运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航道是发展内河航运经济的载体,浙江省水系众多,内河航道网发达,航运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从全省航道网布局情况来看,具有出海条件的骨干航道主要有京杭运河、杭甬运河、长湖申线、湖嘉申线、乍嘉苏线、杭平申线、钱塘江、椒江、瓯江等,航道等级均规划为四级以上。宁波-舟山港镇海、北仑、大榭等港区是集内河港、河口港、海港于一体且大中小泊位配套的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大港;甬江港区可直接与杭甬运河相连。台州港临海(头门)港区是椒江口外的深水作业区,近期以承接海门港区货运转移和临港工业业务为主,远期以发展液体散货、集装箱、大宗散货运输及临港工业为主;台州港的内河水运在促进沿江经济带形成和发展、推动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完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嘉兴港乍浦港区后方的乍嘉苏线距离外海码头较近,杭州东洲码头与嘉兴港合作开辟东洲―乍浦海河联运航线,实现内外贸集装箱水路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