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实证分析与研究


  摘要: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状况,指出了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提出了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安全;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1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3-0075-03 粮食安全不仅是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研究粮食安全问题意义重大。
  一、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的实证分析
  对于粮食安全这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研究者采取了不同的评价体系。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本文将从粮食产量波动系数、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自给率、粮食储备、低收入居民粮食保障水平五个方面,具体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状况。
  (一)粮食产量波动系数
  粮食产量波动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供给状况。通常认为,波动系数控制在2%左右的水平是比较理想的。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系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波动系数仍然很高(见表1)。总体来看,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系数平均保持在98%的水平。这个数据距离国际规定的2%的水平有差距,其中仍难免会隐藏着种种问题。相关部门仍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人均粮食占有量
  人均粮食占有量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生产水平,是评价粮食安全最直接的指标。我国历年人均粮食占有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见表2)。1978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319公斤,1990年达到393公斤,之后的几年一直在350公斤水平徘徊。2009年再创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99公斤,首次接近人均占有量400公斤的水平,但比改革开放初只增加了80公斤,增幅较小,与我国人口的增速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根据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人们食物消费结构要达到改善,人均粮食占有量至少要达到500公斤;食物消费结构要达到根本改善,人均粮食占有量则应不低于700公斤。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才达到400公斤的水平,距离发达国家和国际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水平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低于英国、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但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综合考虑我国人口未来的增长趋势和粮食种植面积的有限性等因素,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水平的提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也将成为制约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瓶颈。
  (三)粮食自给率
  一国(或地区)粮食自给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该国(或地区)土地、水资源等方面的自然禀赋条件。此外,交通运输条件、贸易环境、国际工业化水平等也都会对一国(或地区)的粮食自给率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粮食自给率与粮食安全水平的高低成正比。
  我国是传统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在世界粮食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每年都有较大量的粮食进出口。尤其是我国在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粮食贸易总量明显增加(见表3)。粮食进口量从2001年的1738万吨上升到了2009年的5223万吨,增长了近2倍。从粮食自给率水平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自给率水平很高,超过了95%的水平。从目前来看,我国粮食是安全的,但未来粮食生产、消费等环节将面临人口增加、自然灾害以及更多的未知因素。全球粮食供给情况也不稳定,再加上我国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粮食进口量的增加,我国的长期粮食安全仍存在一些隐患。
  (四)粮食储备水平
  粮食储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保证粮食宏观调控顺利进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粮食储备水平也是反映粮食安全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FAO的最低安全储备标准,认为世界谷物的粮食储备量最低要达到谷物需求量的17%-18%。其中,周转储备占12%,后备储备占5%-6%。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20世纪70年代年均储备水平为14.7%,80年代年均储备水平为20.2%,90年代年均储备水平为34.8%。近年来,我国粮食储备水平均在40%以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现有15000万-20000万吨的储备粮,库存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倍,远高于FAO的标准。现阶段,我国粮食安全储备规模确定为500亿公斤-700亿公斤,市场调节储备为300亿公斤-500亿公斤。据此,我国总的粮食储备规模应为1000亿到1200亿公斤。
  (五)低收入居民粮食保障水平
  低收入居民粮食需求满意程度也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粮食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标。在粮食供给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加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供给,可以显著地提高一国(或地区)的粮食安全水平,是确保国家政治、经济稳定的重要保障。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粮食定,天下定。我国粮食总供给量是充足的,但还有一些低收入群体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我们要着力解决低收入居民的粮食获取这一突出问题。农村居民和城镇最低收入居民作为我国的弱势群体,其粮食消费比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近年来,农村居民的粮食消费受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粮价下跌等因素影响,种粮比较效益较低。虽然国家给予一定的补贴,但补贴增长速度却赶不上化肥、良种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速度。
  二、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粮食耕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实现了7年持续稳定增产,粮食生产和供给出现了较好的局面,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从短期来看,我国粮食是安全的。但是,我国粮食安全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
  首先,粮食需求总量将继续增长。根据《国家粮食安全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的统计数据,随着人口的增长,预计到2020年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粮食需求总量约为5725亿公斤。其次,粮食消费结构日益多元化。据预测,到2020年,口粮消费总量约为2585亿公斤,将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9%;饲料用粮将达到2355亿公斤。再次,我国食用油消费将继续增加。我国油料作物出油率低,且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在不断减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消费增长趋势将势不可挡。据预测,到2020年,按人均消费20公斤计算,食用油消费需求总量将达到29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