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在非洲的政治风险及对策研究


  【摘要】进入2011年以来,非洲尤其是北部非洲地区国家政局突变引起世界舆论关注。突尼斯、埃及国内先后发生骚乱,紧接着利比亚国内局势大乱,出现了严重内战。我国从利比亚撤侨3.5万人。一系列事件为我国企业走向非洲市场敲响了警钟。本文将从我国企业走向非洲面临的政治风险,政治风险防范角度提出相关探讨。
  【关键词】非洲;“走出去”;政治风险;对策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合作。
  新形势下,有条件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实现跨国经营已成为企业寻求国际发展的必然趋势。总的来说,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以及项目风险。
  一、我国企业走向非洲所面临的主要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指的是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由于东道国政策和法律变化以及战争、恐怖活动等政治性暴力事件给投资活动带来经济损失的风险。政治风险是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最大、最不可预期的风险。在当今非洲,部分国家仍然政局不稳,政权更迭频繁,宗教、民族冲突此起彼伏,内战频发。传统的政治风险在新时期显现出新特点,演变得更为隐蔽,很难预测,破坏力也越来越大。
  (一)战争和政治性暴力事件频发
  该风险指的是由于东道国内发生革命、内战、叛乱、暴乱和政治性的大规模骚乱和恐怖活动所造成的投资项目遭受破坏、损失、被夺取或留置的风险。企业因为战事所蒙受的经济损失,一般无法得到补偿。当前非洲的战争和政治性暴力事件主要包括内战与军事政变、恐怖主义威胁、索马里海盗的威胁。
  1.内战与军事政变
  目前,许多非洲国家还处于政治发展的转型期,各种利益纠纷容易发生,并存在根深蒂固的民族、宗教等矛盾,因此,部分非洲国家的政局仍处于动荡之中,内战频发,军事政变不断。
  近年来,非洲国家主要的内战有:1993年到2005年的布隆迪内战,造成至少30万人死亡;1993年至2003年间刚果(金)内战,造成至少350万人死亡;苏丹长达21年的内战;索马里始于1991年、延续至今的内战。
  近年来,非洲国家主要的军事政变有:2005年8月3日,毛里塔尼亚政变;2008年8月6日,毛里塔尼亚政变;2008年12月23日,几内亚政变;2009年3月2日,几内亚比绍政变;2010年02月18日尼日尔政变。
  频发的内战和政变严重威胁到当地中国投资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中国政府发动了多次大规模撤侨活动。如,2008年的乍得撤侨;2011年1月突尼斯撤侨;2011年1月埃及撤侨;2011年2月利比亚国内局势动荡爆发内战,中国政府通过海、陆、空三种方式从利比亚撤离我国驻利比亚人员。
  2.恐怖主义威胁日益严重
  当今非洲,一些国家因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传统的战乱风险正在渐渐转为政治暴力风险,外国投资者财产被抢劫、损毁事件频发,甚至经常有投资者被绑架,恐怖主义的泛滥严重打击投资者信心。近年来,我国公民在非洲被绑架的主要事件有:2007年1月25日,9名中国人在尼日尼亚遭绑架;2007年3月17日,2名中国人在尼日尼亚被绑架;2007年4月24日,中资石油公司在埃塞俄比亚遇袭,多人受伤;2008年10月27日,9名中国人在苏丹被绑架;2010年1月5日,5名中国人在尼日尼亚被绑架;2010年3月13日,7名中国人在喀麦隆被绑架。
  3.索马里海盗活动猖獗
  近年来,索马里海域的海盗活动猖獗,在巨额的赎金刺激下,索马里海盗有成产业化、网络化发展的趋势。根据国际海事局统计的数据,在2008年293起海盗事件或海上武力抢劫事件中,有111起发生在索马里海域,42艘船只落入其手。2008年12月,中国海军派出护航编队前往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但2009年10月份以来,中国香港和大陆的商船仍连续被劫,索马里海盗严重威胁着我国投资者的利益。
  (二)国有化与财产征用没收风险
  国有化与财产征用没收风险是指东道国基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本国法律将外国投资者的财产采取征用或类似的措施,使其转移到本国政府手中的强制性行为。国有化可分为直接国有化与间接国有化。当今非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间接国有化,或称蚕食式征收方式已经成为非洲国家国有化的主要方式。蚕食式征收中又以贸易保护主义蚕食式征收居多,非洲国家一般都存在关税高峰和关税升级现象。如阿尔及利亚的高关税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烟草以及其他消费品,平均税率为30%;肯尼亚的关税高峰在各个领域普遍存在,尤其是针对敏感商品,如奶制品、谷物和糖类,存在35%—100%的高关税,部分纺织品、服装和床上用品的关税水平也高达50%,同时,多数非洲国家对外国企业尚未实行国民待遇,外资企业不得不在在税收等方面付出更大代价。不难理解,这些措施都使得投资者的财产被“蚕食”,减少了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三)国家腐败严重
  非洲大多数国家政府腐败严重,管理能力差,办事效率低下,大大增加了企业投资项目的经济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等。2010年度“透明国际”(非政府组织,总部位于德国)发布的世界各国“腐败程度排名”中,最腐败十国非洲就有4个。
  非洲部分国家清廉指数:莫桑比克:2.7;突尼斯:4.3;埃及:3.1;利比亚:2.2;阿尔及利亚:2.9;毛里塔尼亚:2.3;马里:2.7;尼日利亚:2.4;埃塞俄比亚:2.7;坦桑尼亚:2.7;肯尼亚:2.1;索马里:1.1。同期欧洲部分国家指数为:丹麦:9.3;瑞典:9.2;芬兰:9.2;瑞士:8.7;挪威:8.6;法国:8.0;英国:7.6。
  (指数说明:从0~10,数值越低表示越腐败,数值越高表示越清廉。)
  (四)政府违约现象严重
  政府违约风险指东道国政府非法解除与投资项目相关的协议或者不履行与项目企业签订的合同项下的义务而对投资企业造成的损失。当前非洲国家由于执政党更替频繁、政策缺乏连贯性,新政府上台后往往对上届政府执政期间签署的合同多方刁难,甚至单方面中止上届政府签署生效并已实施的合同或协议,对我国在这些国家的项目公司或工程承包公司造成了重大损失。同时,当前大多数非洲国家法制尚不健全,发生违约风险的几率较高,而且违约风险发生以后,由于司法判决能力低下,投资者往往发生损失。以尼日尼亚为例,根据世界银行《国际商业环境调查》的数据,尼对经济纠纷的司法判决水平很差,60%以上投资者对判决的公正性不满,90%以上的投资者对案件审理的效率不满。
  二、我国企业走向非洲市场规避政治风险的策略
  我国历来重视同非洲国家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以无偿赠与或低息、无息贷款等方式帮助受援国发展民族经济。近年来,中非经贸往来不断加深,随着非洲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非洲国家显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被广泛的投资者所追逐,非洲已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之一。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中非货物进出口总额于2000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2008年扩大到1072亿美元,年均增长30%以上。2001年,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只有5000万美元,2009年全年实际投资突破10亿美元。
  随着中国企业对非洲投资的不断发展,加强政治风险管理或治理策略已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关于政治风险的规避需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