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绞痛应用药物治疗分析

近年认为控制炎性反应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血浆C反应蛋白(CRP)是炎性反应的标志物。本文观察比索洛尔在减轻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对冠心病患者CRP含量的影响及治疗效果做分析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按WHO颁布的冠心病分类标准,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为比索洛尔治疗组(A组),年龄63~79岁,平均(68.20±8.12)岁,体重指数(24.60±1.2)kg/m2。其中男23例,女7例,并存高血压者1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心肌舒张功能异常者11例;同时选择同期常规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为常规治疗对照组(B组),年龄60.81岁,平均(68.66±7.50)岁,体重指数(24.20±1.4)kg/m2;并选择门诊体检健康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C组),年龄60~75岁,平均(66.80±8.60)岁,体重指数(23.70±2.5)kg/m2。各组间年龄、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伴有心动过缓、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者,并除外可影响CRP浓度变化的病例如:感染,发热,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急性冠脉综合征,脑血管意外,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等,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调脂药的患者。

1.2 方法 ①对血浆CRP影响的观察: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比索洛尔5 mg,1次/d,口服;常规治疗为硝酸酯类、阿斯匹林、ACEI、长效钙拮抗剂等;B组予常规治疗。两组心绞痛患者均在治疗前第1周与治疗后8周分别测定血浆CRP(CRP浓度正常参考范围0.1~5.2 mg/L),健康对照组于进入研究后测定CRP一次;②心绞痛疗效观察:用药后定时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并准确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药物毒副作用。A组30例患者治疗前后均有心电图记录;15例患者复查了动态心电图;30例患者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E波最大流速、A波最大流速;其中11例E/A比值<1.2,提示舒张功能异常。所有患者服药前后均查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血糖、血脂等。

1.3 疗效评定 ①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无心肌缺血;②改善:心绞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或持续时间缩短,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缺血好转;③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对血浆C反应蛋白含量的影响 比索洛尔治疗组(A)和常规治疗组(B组)CRP水平均较健康正常对照组(C组)高(P<0.01);A组与B组治疗前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索洛尔组治疗后CRP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较常规治疗组显著(P<0.05)。三组治疗前、后血浆C反应蛋白(mg/L)浓度的变化,A组与C组比较P<0.01;与B组比较P<0.05;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

2.2 对心绞痛疗效 比索洛尔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率达86.66%,与B组治疗心绞痛疗效相当(P>0.05)。

2.3 对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ST-T的影响 比索洛尔治疗组30例心电图ST段改善率为76.6%,动态心电图ST段改善率为76.9%。

2.4 对并存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比索洛尔组并存高血压13例,服药前血压(154.0±28.0)/(100±14)mm Hg;治疗后降至(136±13)/(83±19)mm Hg,P<0.01。

2.5 对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 比索洛尔组13例服药前E/A比值为(1.09±0.24),服药后升为(1.26±0.23),P<0.05。

2.6 副反应 患者服药前后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无异常变化,仅有个别病例服药后有轻微头昏、乏力,继续服药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比索洛尔是一种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且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其血浆半衰期15~20 h,服用依从性好[1]。它既能有效缓解心绞痛,改善生活质量,又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推测可能与比索洛尔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浆CRP浓度有一定关系。

CRP可以诱导补体生成、调节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参与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及上调黏附分子基因的表达[2]。众多研究显示高水平CRP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增加明显相关,而比索洛尔可通过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减少斑块炎症反应,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等,进而降低CRP水平。

本研究结果表明:比索洛尔在减少心绞痛,降低并存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其降低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的作用是否存在量效、时效关系,及对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陈修,陈维洲,曾贵云.心血管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6.

[2] 冯宗忱.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的慢性炎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5):39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