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社科类课程研究性学习体系的构建

摘要:高职院校社科类课程要努力创造能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条件,实现研究性教学。如,改进课堂教学过程、增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

关键词:社科类课程;研究性学习;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形态逐渐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移,产业部门的技术变革日趋加剧,对人才培养的多样性、适应性、创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在高职院校完善社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体系,其目的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传播和灌输某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高职院校社科类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目前高职院校社科类课程的组成如下:必修课系列: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选修课系列:(1)传统文化系列: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地理。(2)文学艺术系列:美学、文学作品欣赏、音乐欣赏、美术欣赏。(3)社交礼仪系列:商务谈判与口才技巧、社交礼仪、应用文写作。(4)人文与科技融合系列:企业文化、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等。

以上课程必修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学生必选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伦理道德、政治素质。选修课部分是各学校根据自己的教学培养方案开设的,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社科类课程必修课程约占总课时的60%左右,选修课程约占总课时的40%左右。课程主要是教师讲授,往往注重学科知识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所以学生工作后发现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的大部分,在实际中都用不到。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在时间上不能保证技术与技能的学习,在知识内容上难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在培养目标上也达不到“宽口径、厚基础、高技能、多方向”的要求。

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社科类课程的教学要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拓展其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创造型人才。借鉴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除了在学业上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外,还应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学生应用知识技能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方式上强调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有指导的探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

研究性学习是教育科研领域中的一个崭新课题,它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关于研究性学习,教育部印发的《课程计划》和《实施指南》中给出的定义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观。作为学习观,它反对被动地接受、继承、记忆知识,主张学生主动地理解、应用、探索、创新知识,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在研究性学习情境中,学习者以问题解决为主要内容,以发展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表明的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形式。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科学研究毕竟不同,从研究过程来说,大多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从研究结果看,一般是有科学研究成果的“再发现”。研究性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它注重掌握调查、观察、实验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是否掌握某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三、社科类课程研究性学习体系的构建

1.改进现有的课堂教学过程

现有的必修和选修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来源的多面性已使学生不满足于课堂上教师干巴巴的讲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相应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前者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是通过各种学习策略诱发学习的内因,主动建构;后者则是为学生主动建构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教师而言,从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变成了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对学生而言,要积极、主动地投身教学过程,摆脱被动学习的局面,通过小组学习、项目工作等活动来体验学习。研究性学习不仅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理性认识,还十分重视感性认识,即学习的体验、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等。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形成,需要直接经验的参与,这与学习者的个人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体现共性容易,而发展个性难度较大。为了发展学生个性和才能,教师可以课前创设一些问题,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认知水平,从本学科相一致的内容中,自立专题,自选素材,制定恰当的研究计划。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教师不告知结论,而是要启发、诱导、提供信息收集途径、点拨思路、介绍方案、补充知识等。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热点交流,师生之间在紧密配合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增设社科类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

研究性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研究性学习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深入社会调研和实践,可以提高他们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来完成的。第二课堂教育(在课后通过讲座、开展社团活动等形式完成的)、第三课堂教育(通过学生社会实践完成的),通过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延伸第一课堂的教学。第二课堂教育方面,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勤工助学服务中心等机构,以校园文化为核心,以主题活动为主导,以学生协会、社团组织为载体,全面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拓展计划。第三课堂教育方面,利用高职实训基地的有利条件,在完成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大学生的寒暑假、双休日和课堂教学中的某些教学环节,积极地组织他们到工厂、农村、军营进行调查、访问、参观、知识咨询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

对每项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而言,既要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和各项实践活动的特点,选定自己实践活动的范围、领域和主题,提出自己研究的设想,制定出研究方案。而且需要更为主动地介入活动,深入了解学生,随时了解研究进展,观察学生的兴趣所在,在学习共同体中更好地利用各种智慧资源,遇到问题时,教师能及时解答,为学生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并加以正确引导,拓展学生解决困难的途径,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假设、想象、实证、逻辑等方式方法来认识世界、追求真理。由此可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在生活和实践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得到锻炼,全面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

3.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拓展研究性学习的时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用于辅助教学,创设了一种有利于社科类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情景和途径。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社科类学习网站,使信息的存储更加简易、支持资源的共享,扩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通过网络创设学习环境,将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告知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需要更为主动地进行学习,登陆各种学科的学习网站自主学习、查询资料,利用网络寻求专题资源,寻求智慧资源,充分交流对话,上传课题方案,接受并参与开放评价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即可通过网络和老师随时沟通、提问、讨论交流和疑难会诊,也可结合网上和网下同时展开。学生通过同学之间的分析研究,拟订调研报告或论文的写作思路和大纲,借助网络及时发给教师审阅,并听取意见,进行修改。遇到问题向教师提问、请教,将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找出规律,发现问题,得出研究结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师生利用网络平台使成果便捷发布,通过展示、交流来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师与生在紧密的配合中达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4.建立“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

如何认识“研究性学习”评价环节,这是关系到“研究性学习”成败与否的重要环节,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既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应用,同时也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在评价研究性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评价标准上,“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不是给学生贴上优劣标志。(2)在评价原则上,应坚持激励和指导相结合的原则,使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要充分体现开放性,不要求结论标准化、一刀切。鼓励学生多向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发展。(3)评价手段方法上,可采取教师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评价、班级集体评价相结合,书面与口头相结合,定量与实践相结合。

在“研究性学习”评价过程中要把握好评价的以下特点:(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全方位。(2)评价的内容灵活性和丰富性。(3)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所获取的体验情感。(4)了解掌握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5)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6)学生的学习收获、效果,可以是一篇评论性文章、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讲演会、一项活动设计方案等。

参考文献:

[1] 万伟.谈日本实践课程改革中的综合学习时间[J].外国教

育研究,2002,(1).

[2] 周国韬.论综合学习课程的设置——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

的新发展.外国教育研究,2002,(1).

[3] 尹后庆.上海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认识[J].上海

教育科研,2000,(1).

[4] 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

[5] 袁维新.论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的特征[J].浙江教育科学,

2001,(2).

[6] 张生,何克抗.网络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个案研究[J].现代教育

技术,2007,(10).

[7] 张红梅.美国高校学生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5.

[8] 何克抗.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

大学教学,2007,(5).

[9] 张人红.对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发

展研究,2001,(6).

[10] 张肇丰.研究性学习的社会学意义[J].教育研究,2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