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张闻天的农村经济发展思想

[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张闻天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提出了许多颇有见解的思想和主张。他科学地分析了近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性质,农村社会的各阶层,农村经济的发展重心以及农村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前途的实现途径等。这些思想和主张的提出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发展也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张闻天农村经济发展思想

张闻天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在一个较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他一生历经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在中国近现代风云变幻的历史条件下,他对国家与民族如何走向独立与富强作了深入、全面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在众多领域留下了较为宝贵的精神遗产。在经济领域,有人则誉他为“一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宗师”,可见其经济思想内涵的丰富与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学者们对于张闻天的经济思想从许多的层面进行过关注,但较多的文章与专著主要是论述张闻天关于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形态以及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张闻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我国农村经济如何发展的思想却着力甚少,也缺乏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其实,在张闻天的一生中,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非常重视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其论述占了很大篇幅。他关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思想是其整个经济思想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了解这些,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不无理论借鉴意义与现实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拟对此作初步探讨。

一、揭示了近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对社会经济性质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对国情的认识。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明确地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社会的性质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由经济性质所决定的,因此,要了解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关键是对农村社会经济性质进行正确的分析,这样才能制定正确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路线、方针与政策。张闻天对于近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性质的分析正是立足于此。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张闻天同托派进行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时便提及到了这一问题。他认为,帝国主义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入侵,确实正如托派任曙所说,在中国造成了某些资本主义的关系,也扩张了商品经济的领域,但张闻天否定了任曙所提出的帝国主义入侵促进了中国农村中资本主义发展论调,他说:“帝国主义列强拿它们的商品经济破坏中国的农村经济,使中国农民的农产品商品化,甚至使中国农产品的种类依照世界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而波动,决不等于帝国主义促进了中国农村中资本主义发展”,这是因为在张闻天看来,帝国主义的目的,是把中国变为它的经济附庸、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所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投资“不但不能帮助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阻止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由此,张闻天得出了与任曙截然不同的观点,即中国农村经济的非资本主义性质。

除了上述他从帝国主义侵略的目的出发认识到中国农村经济的非资本主义性质外,张闻天还进一步接着论说了帝国主义入侵所带来的商品经济发展对中国农村经济的重大影响,他说:“这种发展,只是加紧了地主、商人、高利贷对于广大农民群众的剥削,造成大批的破产失业与空前的大饥荒”,而这种剥削从地主向农民收取的地租来看,从商业资本与高利贷的作用来看,性质则是封建式的,他说:“这种地租不论是生产品的或是金钱的,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租,含有完全不同的意义,至于这里的商业资本与高利贷的作用,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商业资本与借贷资本也是性质上不相同的”。由于这样一种封建式的重重剥削,中国农村经济便处在一个长期的恐慌崩溃时期,从而导致近代中国农村灾荒区域的增加和农村生产力的下降。张闻天痛心地指出:“在全中国现在差不多没有一省没有灾荒区域。即以今年的一次大水灾而论,受到重大损失的已经有十六省之广,今中国现在已经有一万万人口,等待着饿死,病死与冻死”。

正是基于以上的分析,张闻天揭示了近代中国农村经济甚或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他说:“象中国这样的经济,我们称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在这种经济社会里,中国农村经济要得到发展,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打倒帝国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的民主资产阶级革命,“在我们看来,要发展中国农村中的生产力,只有打倒帝国主义,地主,买办,商人,高利贷,资本家与富农的统治,只有消灭中国农村中占着统治地位的封建的剥削”。一语中的,既清算了托派思想言论的谬误,也指明了近代中国农村经济要求得到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中心内容和性质。

二、正确分析了近代中国农村社会的各阶层状况

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社会各阶层的团结与统一,因而必须对农村社会各阶层进行科学的分析,以明确自己的朋友与敌人。张闻天在他一系列文章中,阐述了这一简单却常常容易使人忽视的问题,“明确的分别清楚在农村中间的各个阶层,知道谁是我们在农村中的兄弟,谁是我们的依靠,谁是我们的同盟者与谁是我们的敌人”[10]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但是近代中国复杂多变,社会阶层不断地分化与组合,农村社会的这一特征极为明显,张闻天在动态中把握了这个特征,认真分析了近代中国农村社会各阶层,并及时地调整着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及相应的策略。

对于雇农,由于他们无土地、资金、农具,靠营工谋生,张闻天把他们定性为乡村中的无产阶级,是党在乡村中的代表。毛泽东曾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也这样下过明确的定义,“所谓农村无产阶级,是指长工、月工、零工等雇农而言”。[11]雇农由于其在乡村中是最困难的群体,在人数上占全国工人的绝大多数,他们的革命意识非常强烈,张闻天认为应该发挥他们的领导作用,他说:“发展农村中的阶级斗争,必须首先组织这些工农群众,发动他们的斗争,使他们能够在反帝的土地革命中起他们的领导作用”。[12]

对于贫农,他们是中国农村的半无产阶级之一,近代中国的农民问题,主要是他们的问题,这一阶层由于其经济状况不等,层次较为复杂。张闻天认为在乡村中的依靠就是这个群体,他说:“我们要深入农村中的阶级斗争,必须把贫农团组织起来,雇农工会的小组应该全体加入贫农团,起他们的领导作用,我们的党就应该依靠贫农团,来执行我们的一切决定”。[13]

对于中农,这是一个两面性的阶级,一方面,中农是劳动者,遭受剥削,具有革命精神,另一方面,又是商品的小生产者,具有投机性,企图变为剥削者与富农。张闻天强调,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农占有最大多数,一刻都不能忘记中农,同时,在土地革命后,有些贫农将转化为中农,因此必须要联合他们。张闻天批评了有些人所认为的中农不愿牺牲自己利益的观点与看法,他说:“说中农不愿牺牲自己的利益,这完全是一些机会主义者的胡说”,[14]但是,张闻天又告诫说不能忘记中农的两重性,应该引导他们走社会主义道路,他说得很清楚,“无产阶级的领导,要为了他们(指中农,作者注)自身的利益,加入消费的与生产的合作社,吸收他们同资本主义的投机做斗争,把他们的切身利益同整个苏维埃政权的利益联结起来,教育他们,改造他们,引导他们走向社会主义”。[15]

在对待地主与富农方面,张闻天经常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后形成不同的方针与政策。综观整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张闻天对地主的态度是一致的,即主张彻底地没收地主的土地财产,其目的在于彻底肃清封建残余,这一点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与任务相符。但是,对于富农情况却要复杂得多,张闻天与早期的共产党人一样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自己错误的过程。土地革命时期,张闻天对于富农经济就存在“左”的错误倾向,他说:“没收他们的好田,分给他们的坏田”,[16]其政策的目的是削弱他们,而在九一八事变后,这一错误便得到修正,他认为,中共从前消灭富农的政策应该转变,他说:“在白区,一般可以联合富农,造成统一战线”;“在苏区,只取消富农的封建剥削,坚决杜绝消灭富农、加紧反对富农或富农分坏田的左倾错误”。[17]在土地改革完成后,张闻天再一次强调应该发展农村中新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新富农经济,因为这种新富农经济将与向着互助合作方向发展的个体经济同时并存,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张闻天认为:“民主政府对于这种新富农是应该而且必须容许其存在和发展的”。[18]

从以上张闻天对近代中国农村社会各阶层的分析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张闻天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贡献,一是他从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强调了中农、富农在农村经济中的重大作用,代表了农村中较高的生产力。二是他强调了农村社会各阶层统一战线的作用,看到了它们对巩固政权和发展生产的经济作用。这一分析鞭辟入里,旗帜鲜明地概括了党在农村中的阶级路线。后来的学者曾有过这样的评价:“历史证明,张闻天的这一贡献对当时巩固苏维埃政权,发展生产,支援前线,起了积极的作用”,[19]这一评价是公允的、恰当的,也符合了历史的真相。

三、指明了近代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重心是土地分配后进行生产斗争

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最关心的是土地问题,近代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这是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所证明了的。中国共产党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采取了相应的土地分配政策,并产生了积极的成效。张闻天作为中国共产党中的重要一员,不可否认地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1946年他这样写到:“改善人民生活,‘在耕者有其田’的原则下,没收满拓地等日寇的土地及汉奸之土地,分配给无地与少地的农民”。[20]但是怎样分配土地呢?最重要的问题是确立土地分配政策。张闻天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及理论研究、思索后明确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一是巩固农民包括土地在内的私有财产权。他说:“农民今天担心的是,分到的房子、牛马、土地、是不是成为他的私有财产?我们只有巩固了农民的这种私有财产权,才能发展农业生产”。[21]因而,他批评了过早在中国实行农业集体化的错误倾向,说:“今天巩固农民这种私有财产权,应该说具有进步的意义,破坏这种私有财产权,才是反动的思想”。[22]二是土地分配完成的标准问题。张闻天概括为两点,他说:“一方面消灭了地主富农封建半封建的剥削,另一方面满足了农民目前必须的生产要求,这就是经济上斗争彻底的标准”。[23]

在土地分配基本上彻底完成后,党的农村工作的中心将发生怎样的转移,这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又一个重大抉择,也关系着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问题。张闻天对此非常重视,他果断地提出农村工作的重心是“用一切力量,动员全体农民,发展生产”。[24]这是因为在张闻天看来原因有三点,一是发展生产是土地分配的目的。他说:“土地改革的目的,原来也就是为了发展生产,提高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生活。”[25]二是发展生产是农民的基本要求。他认为:“如何使生产手段同劳动结合起来,进行生产,这是今天农民的基本要求”。[26]三是发展生产是巩固新的生产关系的基础。土地改革完成后,确立了新的生产关系,张闻天指出,这种新的生产关系由于没有封建剥削,能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而对新的生产关系巩固的途径,则要通过大生产运动。

张闻天对于土地政策问题以及土地分配后进行生产斗争的关注,无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正确的。他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新民主主义时期乃至社会主义初期中国农村的经济形式的形成、发展以及转变,对当时土地分配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促进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理论、实践的指导意义,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

四、确定了近代中国农村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前途的实现途径

确定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前途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问题,即到底是走向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其最后的结论是社会主义,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关键性的问题还在于选择一条怎样达到这一前途的途径与方法,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的思索中。对于党的优秀分子张闻天来说,社会主义是他一生不变的追求,从五四时期他确立社会主义观开始直至他生命的终结,他的一切活动与理论探索莫不以此为旨归。[27]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张闻天就对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前途如何实现的途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从而确立了通过合作社经济发展使中国农村社会经济走向社会主义的思想。

近代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为缓慢,其根源主要是在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以及封建的剥削,因而必须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来消灭,而在经济领域,农村合作社经济的发展与组织的建立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于合作社经济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张闻天早在中央苏区时期就进行过关注,他号召:“苏维埃政府必须用一切力量组织工人农民的消费合作社,扩大合作社的组织到每个乡村与圩场,成立总的县的,省的以至中央的合作社组织。”[28]因为就张闻天来看,在当时苏区经济中占最大优势是农民的小生产经济,现在站在走向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十字路口,而合作社经济则是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一个桥梁和纽带。张闻天的这一合作社经济思想随着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特别是在全国解放前夕,中国农村经济中的封建剥削将彻底被消灭时日益成熟,这一时期他要求建立农村供销、生产合作社,他说:“对农村的一切党组织,合作社经济的建设则是它们的头等任务”,[29]其主要目的张闻天说得非常直接明了,即“为了巩固和发展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领导地位,为了发展和改造农民的小商品经济”。[30]而合作社的历史任务则在于经济上巩固工农的联盟,使农民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

怎样发展和建立合作社经济,从而使中国农村经济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呢?张闻天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探索,他认为:一是必须和私人商业资本进行和平的经济竞争,从而达到广大范围内由合作社来代替私人商业资本的地位,克服资本主义经济的投机与破坏性。二是合作社必须树立联系群众的作风,必须反对官僚主义的恶劣作风。他说:“容许官僚主义作风在合作社内部的存在和发展,则必使合作社在和商人的经济竞争中完全归于失败,必至合作社与死命”。[31]三是合作社经济必须遵守自愿和两利的原则、不能强迫入股,禁止摊派股金。四是必须选派最好的干部和党员送到合作社去,使其在合作社内部起核心领导作用。张闻天认为,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正确措施,我国农村社会经济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便会成为一种可能,三大改造时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了张闻天这一理论探索的真理性价值。综上所述,张闻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提出了许多颇有见解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基于对近代中国农村社会的深刻分析,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提出的独到主张,构成了张闻天经济思想的重要内涵,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上占据了光辉的篇章,对今天我们如何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仍不失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这些都值得我们加以认真地总结和借鉴。

注释:

①董伟.张闻天一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宗师”,[J]党史文汇,1993(7):25-29.

②毛泽东选集.(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633.

③④⑤⑥⑦⑧⑨[10][12][13][14][15][16][28]张闻天文集.(一)[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177,177,181,181,214,479,214,361,361,361,363,366,342,.342.

[11]毛泽东选集.(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8.

[17][18]张闻天文集.(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35,395.

[19]马文奇.《张闻天经济思想研究》[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56-57.

[20][23][24][25][26]《张闻天东北文选》[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8,165,164,167,167.

[21][22][29][30][31]张闻天文集(四)[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1,4,64,63,68.

[27]参阅程中原《张闻天的社会主义观》,[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6):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