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病理学教学模式的利弊探讨

摘   要:数字化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为病理学教学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应理性看待数字化技术,把握其在病理学教学应用中的量与度,使之与传统教学模式相辅相成,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点。

关键词:数字化  病理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5(c)-0207-02

病理学作为连接基础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从组织器官形态结构和机能代谢的改变观察、研究疾病,为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方向和依据。病理学融合了诸多学科,涉及的广度、深度以及范围都超过其他医学学科,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容易感到恐惧和气馁[1]。

传统的病理学教学以板书,结合挂图、标本、切片观察等教学工具加深学生对病变的理解,较为费时费力,且学习资源共享度较低。数字化教学则将书本、课件、习题及标本、切片、动物实验过程等资源进行转换后生成数字资源,并应用到教学中去。

近年来,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病理学教学越来越流行,在部分学校已经成为病理学教学的主要方式[2]。但在实践中却发现,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病理学教学既有独特优势,又存在一定的弊端,下面将对其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数字化病理学教学的后续发展提供借鉴。

1  数字化病理学教学中的优势

1.1 补充教学资源短板、便于资源管理

病理学有着“一图胜千言”的特点,典型的标本和切片对于调动学生的兴趣、促进知识融会贯通起着关键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及反复使用,标本及切片出现褪色、老化、破裂受损等情况;且现今诊疗技术的发展,使典型病例锐减、完整标本难以获取,教学标本和切片来源严重匮乏,损坏后无法得到补充。数字化标本及切片极大地弥补以上缺陷;还能使学生获得一些罕见、珍贵疾病的标本信息。同时,能将原本孤立、零散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聚集,避免了重复建设和浪费,方便师生使用,对促进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作用。且病理学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具有图像清晰、不占空间、可长期保存等优点,极大方便教学资源的分类管理、查阅及使用,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1.2 形象生动、提高效率

中职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较薄,学习过程中,对于抽象内容的理解多感到吃力,一味地靠听讲,学生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而近年来全面推广的多媒体课件,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将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如病变器官形态特点、颜色改变等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使抽象原理及复杂结构变得直观形象。比如,在讲述炎症的渗出过程时,可以通过动画视频将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血液成分的渗出等三个相互关联的过程,具体形象的表示出来。这样比枯燥的板书讲解,学生更加容易掌握。

目前中职卫校病理学课程安排尤为紧密,例如护理、助产专业教学大纲开出总课时为54学时,其中实验课10学时;且伴随着中职招生的不断扩增,师生比例已严重不足,多采用合班授课。理论教学中,传统方式的板书根本无法让一百多名学生看清黑板上的内容,而使用多媒体,可以清晰展示教学内容、各种颜色的字体便于突出重难点、可缩放的彩图能使学生准确地认识病灶;同时,能减少板书时间,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实验教学中,数字切片及标本可减少学生由于对病变认识不全面、显微镜操作不熟练,独自观察时耗费大量时间的问题。学生更容易确定典型结构区局部,能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切片内容,提高学习效率[3]。

1.3 节约资金、减少健康及安全隐患

100多人的班级进行动物实验时,每次费用动辄上千元,作为中职学校,无法承受高额的实验投入;且由于学生操作上的生疏,抑或不够严谨,往往无法得出有效结果,甚至出现动物中途死亡,实验被迫终止等情况。数字化的虚拟实验可克服动物购买价格昂贵的问题,节约教学成本,降低实验难度,弥补教学资源和条件的不足。

传统病理实验使用的标本多需浸泡在甲醛溶液中,长时间接触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其次,中职学校因条件所限,实验动物只能依靠购买,对动物来源、病菌携带情况均无法掌控,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薄弱、或是盲目操作,容易出現被动物咬伤、感染等现象。数字化病理实验技术使学生无须吸入甲醛、免去被动物咬伤的担忧,杜绝健康、安全隐患,在舒适、轻松的环境下完成实验。

2  数字化病理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2.1 教学环境昏暗、学生只听不记

多媒体使用时,为保证学生能看清课件内容,教室灯光一般较为昏暗,容易造成学生困倦,影响看书、记笔记,也不利于师生进行肢体及眼神上的交流,对于部分自觉性较弱学生,更加容易出现走神、心不在焉的情况。同时,多媒体课件图文、音像并茂,给学生造成较为强烈的感官刺激,但也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再者,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授课时,往往进度很快,学生为了听,经常顾不上做笔记,或是为做笔记而忽略教师的讲解,从而影响听课效果。

2.2 数字化教学系统有待完善

如果单纯地使用计算机教学,学生听讲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且容易养成过度依赖电子产品的习惯,以致产生疲劳、视力不佳等。数字化实验软件从公司购买,产权归开发公司所有,教师不能对图像进行编辑和改动;且不能连接网络,阅览时只能依赖软件,局限于实验室,无法满足学生课外学习的需求。同时,因条件所限部分数字切片像素不高,清晰度不够,达不到真实切片的效果。

2.3 弱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病理学知识。数字化的虚拟实验仪器多是学生单独操作,缺乏团队合作交流;且虚拟实验呈现形式上过于虚幻,缺乏真实性,虽然学生沉浸其中,但仍有“水中花,镜中月”的感觉。同时,引入数字切片后,学生更倾向于观看电脑屏幕,显微镜使用的频次大幅度下降[4]。而目前中职生,大部分有升学愿望,想要考取高职,甚至本科院校,但在考试资格中就明确规定,必须具备技能证书,学生操作和观察显微镜能力上的弱化,对于例如生物技能证的考取将极为不利。

3  改进方法

根据存在的问题,可在以下方面改进:部分用多媒体讲解不透彻的内容,应配合传统方式进行必要的板书、绘图等,既让学生充分理解,也能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采用公司购买软件,辅以学校自主建设,双管齐下的方法完善数字化病理学实验室的建设。重视课堂指导,提高训练强度和质量,让数字资源在课外发挥更大作用。

4  结语

数字化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为病理学教学带来诸多益处,但数字化教学应作为病理学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5]。当前已有报道大多是关注其优点,但作者在此反思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目的是发现不足,为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教学提供参考。在有些医学院校出现的以数字化取替传统教学的现象中,应理性看待数字化技术,把握其应用在病理学教学中的量与度,使之与传统教学模式相輔相成,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点。

参考文献

[1] 夏妍.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 2015(15):71.

[2] 唐娜,孙丽梅,邱雪杉,等.数码网络互动系统教学平台在病理学形态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7(11):124-125.

[3] 胡小冬,崔洁,赵新秀,等.数字切片扫描系统在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9(6):64-65.

[4] 郑翔,毕文杰.形态学虚拟切片教学模式的问题反思[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8,38(10):1495-1498.

[5] 叶菁,袁媛,赵元琳,等.病理形态学数字化教学的利弊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6,15(1):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