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美容医学最新动态

整形美容

1苯丙酸诺龙和follistatin的失衡影响人烧伤后皮肤增生性瘢痕的发生

增生性瘢痕是皮肤损伤后的病变,其特征是在烧伤或创伤后皮肤持续性炎症和纤维性增生。在此过程中,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如TGF-β等的改变起着重要作用。Activin A(苯丙酸诺龙 A)是TGF-β家族成员之一,与TGF-β共同参与相同的细胞内Smad信号通路。但却与它本身特有的跨膜受体及follistatin结合,后者是一种分泌蛋白,它可以抑制苯丙酸诺龙的活性。新近研究证实,苯丙酸诺龙A 在炎症过程及修复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研究了苯丙酸诺龙A和follistatin 在瘢痕形成不同阶段的表达状况。在增生性瘢痕活动相的免疫染色切片上,发现有高水平的α-SMA的肌成纤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表达苯丙酸诺龙A。活体的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及消退期瘢痕的成纤维细胞相比,在基本状态和上调TGF-β刺激下,可产生更多的苯丙酸诺龙及较少量的follistatin。作者发现,成纤维细胞能表达苯丙酸诺龙受体,而且不受TGF-β 刺激的影响。用苯丙酸诺龙A处理增生性瘢痕,可以诱发Akt磷酸化,促进细胞的增殖,增强α-SMA和I型胶原的表达。而follistatin则可减少细胞的增殖,抑制苯丙酸诺龙诱发的胶原表达。结果提示:苯丙酸诺龙/follistatin相互间的作用,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对了解伤口愈合以及寻求新的治疗瘢痕的方法有新启示。[Exp Dermatol,2007,16:600-610]

2二甲胺四环素对增生性瘢痕的抑制效应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一种酶,在炎症及伤口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对瘢痕形成的病理生理产生影响。研究目的:检查作为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二甲胺四环素(minocycline)对增生性瘢痕的影响。方法:在8只新西兰白兔的耳部,制作标准的伤口。其中,一半有兔耳创面者,每日接受二甲胺四环素注射;另一半则每日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4周后,收集兔耳瘢痕,进行组织切片检查,测定瘢痕高出兔耳皮面的高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二甲胺四环素治疗的兔耳瘢痕,平均厚度指数为1.08±0.01,而对照组平均厚度指数为1.54±0.03(P=0.03),治疗组瘢痕增生厚度比对照组减少85%。结论:全身接受二甲胺四环素注射后,在兔耳瘢痕模型上,可明显地减轻瘢痕增生的程度。虽然没有进行直接的测定,但推测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受到抑制有关。[PRS,2007,120:80-88]

3单次近红外线激光对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在鼠模型上进行生物学与组织学研究

低强度激光疗法曾被应用于皮肤伤口愈合的治疗,然而,关于单次激光照射后,组织学上的反应却缺乏研究。本研究是想调查在鼠的全层皮肤缺损伤口上,单次激光照射后对其愈合的影响。方法:在鼠背部作8mm直径的全层皮肤缺损伤口,其中一组伤后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在术后立即分别接受两种不同能量的激光治疗。激光强度为53mW/cm2,并分成1.3J/cm2和3J/cm2两组。在伤口产生后的3、7、14天,分别取材进行生物学与组织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接受激光照射者伤口愈合状况更佳。1.3J/cm2照射组,效果较好,伤口收缩明显、再上皮化速度较快、胶原纤维较多。结论:在鼠模型上,低能量激光甚至是单次的激光照射,都显示有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效应。提示可在皮肤伤口愈合中加以应用。

[J Photochem Photobiol B,2007,87:741-745]

4在兔耳伤口愈合及瘢痕模型上转移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的时间性表达

尽管在瘢痕形成的细胞、分子机制方面有不少研究,但对瘢痕发生的机制仍不甚了解。关于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已经有较多的了解,本研究将在兔耳模型上对瘢痕增生过程中TGF-β的信号通路进行了解。方法:在12只兔耳部分别作5mm和7mm的创面。在伤后的0、7、15、28天和40天,分别取标本进行检测。两种大小不同的兔耳创面,在伤后的7天和15天,未发现组织学上的差异。然而,到第28天,7mm创面与5mm创面相比,有相当明显的瘢痕增生(P<0.001);TGF-β1的mRNA水平和II 胶原,7mm创面者比5mm者明显高(P<0.03)。TGF-β2的表达在增生性瘢痕中也增高,虽然不是非常显著的。结论:增生性瘢痕形成与TGF-β1有关,而且可能与TGF-β2也有关。[J Am Coll Surg,2007,205:78-88]

5婚姻状态对患有恶性黑素瘤老年人的诊断发现与存活的影响

患者的婚姻状态与发现恶性黑素瘤的病理分期及死亡率有一定联系。Geller等报告,近30年美国65岁以上患有恶性黑素瘤患者的死亡率从7.5上升19.3/每10万人,为同龄人的3倍。据美国2003年统计,在65~74岁的女性人群中,仍处于婚配状态者占53%,有29%处于失去配偶状态。而同龄男性处于婚配状态者占74%,9%为失去配偶者(译者注:其中离异等单身状态人群未统计在内)。随着年龄的增加,单身人群比例升高。在85岁以上人群中,女性单身者占78%,而男性单身者占35%。早有资料提示:婚姻状况对癌症诊断时病变所处的病理阶段及存活期有一定的影响。认为无婚姻人群多处于以下状态:①癌症诊断时已处于区域性病变或远处转移期;②发现癌症时没有接受过治疗;③较少得到社会的支持,社交活动少。这些解释很少涉及婚姻状况与恶性黑素瘤之间的关系。从相关资料及数据库共收集有关案例19 479例。他们是1991~1999年,65岁以上的恶性黑素瘤患者。排除婚姻状态不明确的4 849例,可以分析者有14 630例。按照诸多参数如:诊断时病变所处分期、现有婚姻关系、现无婚姻关系(包括未婚、离异、配偶去世)等,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单身老人、特别是失去配偶者,确诊为恶性黑素瘤时,病变属于较晚期,病死率也较高。分析其可能的因素:这些孤寡老年患者精神处于不轻松状态,失去社会的支持,信息闭塞,收入少,经济状况较差,多数未接受高质量的医疗处置,失去最佳救治时机,而且,这些人群免疫力可能较低。加之老年恶性黑素瘤患者多为结节性病变,这是一类潜伏着转移性较高的病变。因此,才会有上述后果。本研究还发现,同类有婚姻关系人群的恶性黑素瘤老年患者,女性发现病变比男性要早,不过未婚者男女之间则无差别。死亡率也出现上述差异,同样未婚者则看不出这种差别。结论:婚姻状态对恶性黑素瘤的诊断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老年失去配偶的恶性黑素瘤患者,确诊时恶性黑素瘤病变多处于相对较晚期,而且与同龄保持婚姻状态者相比,其病死率也较高。[Biological Sciences & Medical Science,2007,62A:892]

6烧伤与皮肤癌:群体调查

慢性烧伤或烧伤瘢痕发生恶性肿瘤者并不多见,但它却是被经常提到的并发症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有时,也有基底细胞癌或恶性黑素瘤发生。一般来说,从烧伤到诊断相关恶性肿瘤的时间平均间隔20~30年。对此,已有大量文献资料。不过,目前只有一个有关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而它并未证实烧伤是增加恶性肿瘤发生的促进因素。Lindelof 等收集了37 095例住院烧伤病例,根据瑞典癌症登计单位完整随诊平均16.4年(0~39年)的记录,烧伤后各类癌症发病率稍有增加。基于2 227例癌症病例分析,与对照组相比,烧伤后癌症的发病率增加1.11%,其中,鳞状细胞癌的增高率为0.88%,恶性黑素瘤增加率也是0.88%,结果并不如想象的高。另一组资料,12 783例烧伤患者,随诊20~39年,并未发现有癌症发病率增高的现象。结论:直至目前,还不能证明烧伤后有癌症发生率增高的趋势。[Acta Derm Venereol,2008,88:20-22]

7晒黑床的使用会增加恶性黑素瘤发生的危险性

晒黑床(tanning bed)是一种日光浴的代用设备,关于应用晒黑床与恶性黑素瘤发生之间的关系,缺乏具体的资料。Ting等收集了皮肤学临床的相关患者1 518例进行分析,其中551例(36.3%)完成了相关调查。有效的医学记录、包括病理学报告者为501例(33%)。并且对有关因素:室内、室外工作,空闲时的活动,皮肤的类型,日光烧伤的程度,对阳光的防护及防晒服穿着情况,组织病理学资料以及文化水平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这些患者中,有487(32.1%)例应用晒黑床,其中45岁及小于45岁的女性占60%;有79例发生恶性黑素瘤,45岁及45岁以下的女性占22例。在整个被研究的人群中,经常使用晒黑床者,有较高的恶性黑素瘤发病率,而在45岁和小于45岁的女性其发生几率较高。在有恶性黑素瘤病史的人群中,报告使用晒黑床超过20min者较多,而其中45岁和小于45岁的女性居多数。结论:使用晒黑床会增加恶性黑素瘤发生的危险性,特别是年龄在45岁和45岁以下的女性人群中,这种危险性更大。[Int J Dermatol,2007,46:1253-1257]

8在对进行期和复发性头颈部癌症施行皮瓣修复术中结合放射治疗是适用的

放射线是妨碍伤口愈合的危险因素,在手术过程中加用放射治疗,与传统放疗相比可使伤区获得较高的放射剂量,因而增加放疗的效果。但是,这是否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对此,Most等对在头颈部癌症手术中施行皮瓣修复的患者、术中同时加入放射治疗者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研究。研究对象是Beth Israel医疗中心2000~2007年,头颈部行皮瓣修复的同时进行放疗的21例患者22次皮瓣修复者。这些患者是面部、颈部涉及上呼吸道或上消化道使用带蒂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的25个皮瓣,每次术中伤区同时接受10~15Gy的放射治疗。结果,围手术期没有明显并发症,有3例出现伤口裂开,经处理后完全愈合。功能恢复与对照组基本相似。结论:尽管在手术中,伤区接受了较大剂量的放射剂量,但大多数皮瓣修复获得了良好的功能性恢复。[译者注:术中加入放射治疗,由于局部获得较大的放射剂量,对癌症的治疗肯定是有利的。从皮瓣修复效果看,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有更多的对比资料,尤其是术后长期随诊资料,甚至有关癌症患者长期存活状况的对比资料,证明术中加用放疗有更好的效果,那么这种做法才有真正的临床意义。[Laryngoscope,2008,118:69-74]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整形外科研究所 李荟元 摘译]

口腔美容

1评价一种应用“双孔-背鞍” 平面三维CT扫描图像来测量和监测功能性矫正器牵张成骨术的新方法:牵张成骨术前后测量结果的比较

该研究旨在评价一种应用“双孔-背鞍” 平面三维CT容积扫描图像来测量和监测功能性矫正器牵张成骨术的新方法。针对达拉斯颅面研究所接受功能性矫正器内牵张成骨患者进行的前瞻性研究。测量指标为8个面部骨点到“双孔-背鞍”平面的垂直距离,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3位男性患者。这些患者中有两位是阿佩尔综合征(A,B),一位是卡彭特综合征(C),年龄平均为73个月(30~112个月),随访时间平均为14个月(8~12个月)。3位患者的固定时期分别为17、23和28周。患者 A所测点的配对t检验结果P=0.022。三维侧面分析结果表现出明显的复发,牵引装置移除前的CT图像显示前颅窝和颞骨的牵引间隙内骨生长不足。相反,患者B和C的测量结果在牵引后和拆除牵引装置后的结果均较稳定。牵引装置移除前的三维CT图像(23周和28周)分析表明前颅窝和颞骨的牵引间隙间有很多骨形成,最后应用“双孔-背鞍”平面标准来评价功能性矫治器牵张成骨技术。结果显示复发和牵引间隙间的骨生成不足有关,表明在拆除牵引装置前应增加固定时间,并需详细检查CT图像。

[J Craniofac Surg,2008,19(2):369-376]

2牙槽骨牵引成骨术后植入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评价

目的:该研究旨在对预先行牵引成骨术(DO)的牙槽骨进行种植后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状况的评价。患者和方法:共9位患者,均接受了牙槽骨DO,随后共植入37个种植体,无种植体失败。种植体负重和负重一年后的全景X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围骨近远中面上有垂直骨缺损。根据负重一年后垂直骨缺损的增加计算骨吸收程度。结果:种植体负重一年以上者周围骨吸收为:近中0.60 mm,远中0.68 mm。所有病例在刚负重和负重一年后的骨吸收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牵引成骨术后的种植体周围垂直骨吸收与不牵引者基本相似。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8,66(4):787-790]

3颞下颌关节重建牵引成骨术的评价

目的:该临床研究旨在对用于颞下颌关节支(TMJ)-髁突(RCU)重建的牵张成骨术予以评价。患者与方法:12例患者共接受13例颞下颌关节重建术。患者包括诊断有肿瘤、外伤、关节强直及退行性关节病者,随访时间为7~59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牵引成功,表现为稳定的再生骨和新的有功能关节,无并发症发生,且所有病例均达到了一个好的功能水平。1例曾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伴髁部进行性退变的患者,髁部重建后出现前开牙合,而其他患者均保持了稳定的咬牙合关系。结论:牵张成骨术在TMJ-RCU重建中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8,66(4):718-723]

4下颌骨牵引成骨术的meta分析:临床应用与功能性结果评价

背景: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已有效地应用于治疗综合性颅面畸形。近年来其应用范围已扩大,包括成人和儿童气道梗阻、非同源性II类下颌骨发育不良,但至今还没有针对下颌骨延长的下颌骨牵拉骨生成技术的相关基础证据的综述。方法:两个独立的检索方式进行两个范围检索。第一个检索范围应用关键词:“下颌骨”和“牵拉骨生成技术” 在PubMed 检索。第二个检索范围主要是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列表。然后对两个检索结果的摘要和全文进行综述,并通过一套纳入和淘汰标准进行选择。结果:检索的178篇文章中共涉及1 185例接受下颌骨牵拉骨生成技术患者,539例为单侧成骨牵引术,646例为双侧。其中在单侧不对称病例中,有报道用于改善面部两侧不对称者和下颌后缩者(50.1%),用于矫正唇部联合倾斜者(24.7%),改善或平齐下颌牙合平面者(11.1%)。相反,双侧下颌骨牵引成骨术被报道有效地用于治疗呼吸性窘迫的新生儿或婴儿(91.3%)的预防性气管造口术,用于减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症状者在儿童中占97.0%,在成人中占100%。结论:下颌骨牵引成骨术被有效地用于治疗颅面畸形,但还需要更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评价其长期稳定性并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较,尤其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或II类下颌骨发育不全患者。[Plast Reconstr Surg,2008,121(3):54e-69e]

5牙槽骨牵引成骨术和内嵌植骨术治疗下颌骨萎缩的对比研究:前瞻性研究

目的:比较研究下颌骨后部萎缩的患者行种植体修复而接受骨牵引成骨术(DO)和内嵌植骨术(Inlay)后骨获得率、种植体存活率、种植体成功率、骨吸收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研究设计:12个手术位点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A组:DO,B组:Inlay。在3~4个月后,DO组和Inlay组各植入16个和21个种植体以完成赝复体重建,随访时间平均为26个月。结果:平均骨获得为10mm和5.8mm (DO与Inlay,P=0.003),平均骨吸收为1.4mm和0.9mm(DO与Inlay,P=0.088),种植体存活率两组均为100%,而种植体成功率DO为93.7%,Inlay 为95.2%(P>0.05)。并发症发生率DO 组为60%,而Inlay组为 14.3%(P<0.05)。结论:DO组垂直骨获得量多于Inlay组,但在植入种植体之前较易发生并发症。种植体结果显示两组均与正常牙槽骨无明显差异。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2008,105(3):282-292]

6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评估牙槽牵引成骨术固定期的生物力学性

该研究旨在用三维模型和有限元素分析来确定牙槽牵引成骨术后种植物在不同负重方向和不同负重量情况下的最佳固定期。制备一个萎缩的无牙牙槽嵴三维模型,依据要求的骨高度来模拟骨牵引成骨术,于4、8、12和16周的固定期后,分别从水平、垂直和倾斜方向上对植入牵引成骨内的圆锥形骨内种植体施加力。采用有限元素分析对该三维模型中牵引成骨的骨皮质及愈合组织的负重效应进行评价。通过评估位移、Von Mises 应力、最大和最小主应力及最大和最小主弹性劳损值来确定最适固定期。结果在8周后,愈合组织均匀分布于相应负重区,牵引成骨的骨皮质位移最小。该研究显示最佳种植时机为牵引成骨8周后,过早种植可能会导致结果失败。[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8,11(38):370-379]

7回顾性研究正颌手术前后面部口腔功能和心理社会功能的自我评估

正颌手术是骨骼缺陷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案,许多患者接受正颌手术的最初动机仅是为了美观,而不是功能残疾的矫正。但如果正颌外科只是纠正残疾而不对患者心理给于足够的理解和关注是不完善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患者手术前后面部口腔功能和心理社会功能的自我感受。研究共有15例患者,21位健康者作为对照,提及的4个方面涉及22个问题,每个问题都为1~5分。在第一组,各数值范围的内在连贯性表明结果具有高度内在可靠性,范围是一般健康者α=0.71,心理问题者α=0.88。在第二组,除了功能问题外,各数值范围也表明结果具有高度可靠性,而正颌手术患者通过认真地咨询关于预期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过程及术后后遗症的辅导后心理健康得以增强。接受正颌手术的患者对术后外表的改变很容易接受且对结果很满意。[Indian J Dent Res,2008,19(1):12-16]

8双颌正颌术后面部软组织轮廓外形的评价

目的:测定II类错牙合的成人患者接受双颌正颌术后鼻部和唇部软组织位置及面积的改变。患者和方法:共20例患者(男9例,女11例, T1平均年龄 21.3岁,T2平均年龄22.4岁,T3平均年龄23.4岁),均接受了上颌骨前移术和下颌骨后退术,分别在预处理(T1)、术前(T2)、术后(T3)通过头颅侧位片测量头影变量和上下唇面积。应用变量分析(AVOA)和Duncan试验来分别比较开始治疗、术前及术后的头影测量和面积结果,并应用配对t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骨骼结构的移动对鼻尖影响较小(0.25%),B点(B")的软组织移动与B点的骨骼移动一致,随上颌骨的前移,上颌相关变量值增加,而上唇面积减小;随着下颌骨的后退,下唇中下部面积增加而下唇面积减小。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双颌手术患者面部侧貌的显著改善主要在于下颌骨的后移和下唇上部面积的显著缩小。[Angle Orthod,2008,78(1):50-57]

9牙槽骨牵引成骨中的介质干扰

牵引成骨技术是一种利用患者自身对软硬组织的修复机制进行骨改建的技术。该技术在颌面整形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垂直和水平方向改建牙槽残嵴,将来一定优于在牙槽嵴缺损区植入组织材料进行修复。在我们看来,这种方法可以合理地应用于传统采用骨移植术进行修复的一部分患者。虽然牙槽牵引成骨术的结果令人满意,且具有某些特定的意义(如:软组织的再生,预测下颌骨后部可牵拉的高度),但如何对牙槽成骨进行有效干扰仍然是一个关键问题。该文的目的在于介绍作者使用一些简单技术的经验,作者已成功地在内部实验中使用介质干扰内部牵张成骨的过程。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8,66(4):776-779]

10安置改良的面部种植体前采用下颌骨骨微粒移植行上颌窦提升术:骨移植有助于替代固定性的假体移植

研究目的:对61例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61例患者局部有天然牙,考虑到没有足够的骨组织进行常规的种植治疗,因此进行上颌窦内嵌骨移植。患者和方法:采用下颌支/体的自体微粒骨进行移植,进行上颌窦底部提升术。经过一段愈合时期,植入牙科种植体(n=180)。结果:X线检查显示残留骨的平均高度在第一前磨牙为6.5mm,在第二前磨牙为3.8mm,在第一磨牙处为3.5mm,在第二磨牙处为2.6mm。平均植入长度在第一前磨牙处为12mm,在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处为11mm。所有患者都获得部分固定的种植体。所有的骨移植物稳定性好,植入存活率为98.9%。很少患者有轻度的术后并发症,没有观察到牙齿的损伤,严重的擦伤、出血及供区或受区的肿胀。目前的临床结果研究表明:采用下颌骨骨微粒移植进行上颌窦提升术,术后随访去除固定桥,术后平均7个月时将牙科种植体植入上颌窦,此时的手术失败率较小。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骨量不足的患者可采用上颌窦提升术以获得较充足的骨量,然后进行骨内种植体修复表面缺陷。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8,66(4):780-786]

11颧骨眶部复合型骨折的患者视力评价:一项回顾性研究

研究目的:颧骨眶部复合型骨折的患者常因骨折严重程度不同,表现为口腔和颌面部不同程度的损伤。评估这些患者的眼外伤和临床视力障碍的发生率。患者和方法:对民谣地区医院(民谣,爱尔兰)1998~2004年患有颧骨眶部复合型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研究。将有面部浅表损伤和颧弓骨折的患者排除在外。所有患者在术前和术后均进行眼科检查。所有研究对象根据骨损伤的程度被分为三组。第一组:轻度骨折患者,没有颧骨和眶部粉碎性骨折的患者;第二组:粉碎性颧骨眶部骨折的患者;第三组:单纯眼眶部爆裂性骨折的患者。统计患者发生骨折的原因,记录患者的视力。结果:这项研究共涉及148例患者(男130例,女18例),所有患者均为单侧骨折。其中有29例患者有视力损伤,在第一组的85例中有8例(9%),第二组的53例中有15例(占28%),第三组的10例中有6例(占60%)。结论:临床上在颧骨眶部骨折患者中,发生视力损伤是比较普通的并发症,在这项研究中共有29例有视力损伤(20%)。与颧骨眶部粉碎性骨折和简单的颧骨眶部骨折相比,眼眶部爆裂性骨折更容易发生视力损伤。所有有颧骨眶部复合骨折的患者均应进行眼科检查。对于眼眶部爆裂性骨折的患者由于发生视力损伤的比例较高,进行眼科检查更为重要。[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8,66(5):888-892]

12下颌后退后骨骼的稳定性比较:采用20.mm锁定钢板系统的双皮层固定与非锁定钢板系统的单皮层固定的比较研究

目的:该研究旨在比较研究矢状劈开下颌支截骨术(SSRO)后采用双皮层钢板固定和单皮层钢板固定中髁长轴和骨骼稳定性的时程改变。患者和方法:共40例诊断有下颌前突的日本患者,其中20例接受了采用锁定钢板系统双皮层固定的SSRO,而另外20例患者接受采用传统钢板系统单皮层固定的SSRO。髁长轴和骨骼稳定性的时程改变通过轴向、前方及侧向头颅X线片进行评估。结果:两组间手术最初和1个月的左髁角改变有显著差异(P=0.0454),而1个月和3个月的ANB测量结果的改变有显著差异(P=0.0206)。但其他测量结果在任意时间间隔的改变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表明采用上述两种系统固定的下颌支截骨术后骨骼稳定性的时程改变并无显著差异。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8,66(5):900-904]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整形外科 王正辉 李丽霞 王 丽 摘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