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运行业LNG应用与发展分析


  摘要: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下,国家对黄金水道的绿色航行要求不断提升,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LNG)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长江航运航道、港口、船舶等基本要素,系统梳理了长江水运行业LNG动力船舶、LNG加注码头、相关标准规范的发展现状,总结评估了水运行业应用LNG试点示范项目开展情况,从经济性、安全监管、加注站建设、内河LNG运输、船舶技术等角度,分析了LNG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长江水运行业LNG应用的有关政策措施建议。
  关键词:水路运输;LNG应用;长江航运
  中图法分类号:F55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679/j.cnki.cjjsjj.2018.01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大力倡导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目前,长江航运船舶以柴油为主要动力,燃料消耗高,废气排放多。液化天然气(LNG)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以其突出的环保性作为船用燃料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气化长江”“长江绿色物流创新工程”等内河船舶“油改气”项目正在逐步推进。为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国务院及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一系列规划、政策、意见等,明确要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建设绿色水运步伐。2013年10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推进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的指导意见》,这是世界上首次在国家层面进行的顶层设计[1]。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应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沿江绿色能源产业带,增加天然气等输入能力。2015年12月,交通运输部印发《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划定排放控制区,对硫化物的排放给出明确的限制,规定从2019年1月1日起,进入排放控制区的船舶必须使用含硫量低于0.5%的燃料。2016年出台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把生态保护问题摆到压倒性位置。2017年5月,交通运输部印发《深入推进水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动方案(2017-2020年)》提出,要推进水运行业推广应用液化天然气,研发推广新能源动力船舶。长江水运行业应用LNG符合绿色生态发展要求,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符合有关规划预期和政策走向,是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需要。
  1 长江航运发展现状
  1.1 航道
  截至2016年底,长江水系14省市内河航道通航里程9.47万KM,等级航道里程4.69万KM。长江干线航道通航里程2838KM,上游水富至宜昌可通航500~3000吨级船舶,其中三峡库区航道可通航3000吨级及以上船舶。中游宜昌至湖口段可通航3000~5000吨级船舶;下游湖口至南京段可通航5000~10000吨级海船,南京至南通段可通航3万吨级海船;南通至长江口段可全天候双向通航5万吨级海船。
  1.2 港口
  截至2016年,长江水系内河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2.25万个,万吨级泊位417个,综合通过能力36.36亿T、2535万TEU。长江干线拥有生产性泊位3858个,散货、件杂货物年综合通过能力18.91亿T,集装箱通过能力2195万TEU。其中,万吨级以上的码头泊位417个。长江干线拥有14个亿吨大港[2]。
  1.3 船舶
  2016年底,长江水系14省市拥有内河普通货船运输企业2918家,其中省际运输企业2757家。拥有省际旅客运输经营实体23家,液货危险品运输企业197家,滚装船运输企业11家。长江水系14省市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3.33万艘,占全国水上运输船舶的83.3%。按航行区域分,内河运输船舶12.61万艘,沿海运输船舶6757艘,远洋运输船舶513艘。2016年底,长江干线货船平均吨位达到1490T,通过三峡船闸的货船平均吨位达到4236T,三峡过闸船舶3000T以上船舶艘次所占比例为64.7%,5000T以上接近40%。
  1.4 运量
  2016年,长江水系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3.1亿T,占全国内河港口的90.8%。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23.1亿T。按照运输区域分,干线至干线的通过量为6.33亿T,支流进入干线、干线进入支流或支流通過干线进入支流的通过量为3.56亿T,海进江和江出海通过量为13.21亿T,分别占干线货物通过总量的27.4%、15.4%和57.2%。主要货类的通过量分别为:煤炭5.52亿T、金属矿石4.39亿T、矿建材料3.98亿T。
  2 长江航运应用LNG发展现状
  2.1 发展现状
  2.1.1 LNG动力船舶
  内河水运应用LNG尚处在起步阶段,LNG动力船舶规模较小。在2013年左右,巨大的“油气差价”和环保愿景,曾掀起发展LNG动力船的高潮,如“长迅3号”“红日166”等国内首批带有实验性质LNG双燃料动力船改造并投入运行。但因技术不完善、油气差价缩小、LNG补给困难等原因导致近年来LNG动力船舶发展相对缓慢,与行业预期存在差距。截至2017年3月,全国已建成内河LNG动力船舶L35艘,大部分为干散货船,其中LNG单燃料动力船约占45%,主要航行长江干线、京杭运河及黄浦江等水域。已建成的LNG动力船舶中,1000吨级以下约占61%,一般配备5M?储罐;1000吨级以上约占39%,一般配备5~15M?储罐。此外,已申报国家资金补贴的拟建LNG动力船舶1097艘。
  2.1.2 LNG加注码头
  目前,加注站包括岸基式(LNG储罐位于码头陆域)和趸船式(LNG储罐位于趸船)两种形式。截至2017年3月,全国基本建成的内河LNG加注码头16个,其中岸基式9个,趸船式7个。主要分布于长江干线和京杭运河沿线,已开展LNG加注作业仅有3个,2016年实际加注LNG约1000T。长江干线的南京、武汉、重庆,已建成LNG加注码头3个,南京港八卦洲海港星01号LNG加注码头,设计加注能力2.3万T,2016年实际加注约300T,重庆和武汉均未开展加注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