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冬油菜新品种的品质性状分析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bny/hbny201105/hbny20110512-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bny/hbny201105/hbny20110512-2-l.jpg
  摘要:对全国冬油菜区域试验的四大组(长江上、中、下游和黄淮地区)1987~2009年的参试新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冬油菜新品种平均芥酸和硫甙含量显著下降,而近几年来新品种含油量逐渐上升。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平均芥酸含量将可能接近于零,新品种含油量将进一步提高,到2015~2020年,全国冬油菜新品种平均含油量有望超过45%。
  关键词:冬油菜;新品种;品质性状
  中图分类号:S56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05-0905-03
  
  Analysis of Quality Traits of New Winter Rape Varieties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ZHU Li-xia1,ZHANG Dong-xiao2,FU Ting-dong1,SHEN Jin-xiong1
  (1. College of Pla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ademy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he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Rapeseed,Wuhan 430070,China;2. The National Agro-Tech Extension and Service Center,Beijing 100125,China)
  
  Abstract: There were four major groups of regional trials for winter type rape varieties in China. In this study, the analysis of main quality traits of the tested new varieties in 1987~2009 would be showed by the chart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erucic acid and glucosinolate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average oil content rose up slightly in the recent years.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the average content of erucic acid would be close to zero slowly, while the average oil content would increase rapidly. By 2015 to 2020, the average oil content would exceed 45%.
  Key words: winter rape; new variety; quality trait
  
  油菜是世界上四大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产量居世界油料作物第三位[1],而且菜子油是良好的食用油,菜子饼因粗蛋白含量高(35%~45%),还是发展畜禽渔业的良好饲料。传统的双高(高芥酸、高硫甙,下同)油菜品种菜子油中对人体不利的芥酸含量占到脂肪酸的40%~50%,且菜子饼粕中硫甙含量超过100 μmol/g,因硫甙在芥子酸的作用下降解为对牲畜有毒的物质,使得双高菜子饼粕难以用作蛋白饲料[1]。因此,油菜品质遗传改良意义重大。国际上,加拿大于1964年育成第一个低芥酸品种Oro,于1973年育成了芥酸含量低于1%、硫苷含量低于30 μmol/g的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Tower。我国也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双低(低芥酸、低硫甙,下同)油菜的育种研究工作,目前油菜新品种基本实现了双低化[2]。2001年4月1日我国颁布实施的农业行业标准规定,低芥酸低硫甙油菜子中芥酸含量不得高于5%,硫甙含量不得高于45 μmol/g(饼粕)。而在加拿大等油菜主产国,已提出当前更为严格的标准,要求低芥酸菜子油中芥酸含量小于1%,硫甙含量小于20 μmol/g(饼粕)。目前,我国双低品种的审定标准是芥酸含量低于1%,硫甙含量低于30 μmol/g(饼粕)。
  目前我国油菜品种的含油量基本在38%~40%。已有研究证明,含油量提高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增产2.5%~5.0%[3,4]。因此,提高含油量是油菜遗传改良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油菜高油分育种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5]。
  油菜区域试验是油菜新品种从育成到生产推广应用必需的中间环节,以期鉴定出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早熟、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为新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现今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采用多年多试点和滚动式淘汰制对油菜新品种进行考查,既加大了品种筛选力度,又缩短了试验年限,加快了新品种的试验推广进度[6]。目前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主要针对于产量、主要经济性状、成熟期、抗逆性以及品质性状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全国冬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主要的品质性状(芥酸、硫甙和含油量)进行分析,旨在为油菜遗传育种及新品种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国家冬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汇总报告》(1987~2009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合作编写),华中农业大学油菜教研室提供。其中长江中游组1987~1997年间数据用湖北省区试结果代替(湖北省基本代表我国油菜育种及生产最高水平,所以以该省部分早期区试结果代表长江中游组数据进行分析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1.2数据处理方法
  区域试验品种的品质性状指标(芥酸含量,硫甙含量和含油量)以及品种类型分长江上游(四川省、贵州省和重庆市及云南省、陕西省部分地区)、长江中游(湖北省、湖南省及江西省)、长江下游(浙江省、上海市和安徽省、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及黄淮(河南省,陕西省大部分及安徽省、江苏省、甘肃省部分地区)四大组(国家冬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组)进行统计,各项数据为当年区试汇总数据的平均值。平均值的计算和图表制作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芥酸含量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冬油菜新品种的平均芥酸含量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04年以后,新品种平均芥酸含量基本都在1%以下,有的地区平均含量在0.2%左右,各地区中均有部分品种芥酸含量为零。
  最近10年来黄淮组新品种芥酸含量一直低于长江流域组,且变化幅度较小,一直在1%以下;长江下游组新品种芥酸含量水平较低,下降不明显,但长江中游组下降明显。长江下游组前9年平均芥酸含量为9.59%,近10年已下降到2.24%,近10年比前9年下降了7.35个百分点,目前芥酸含量已接近于零。长江上游芥酸含量下降趋势是4个区组中最明显的,近10年来下降了22个百分点。长江上游组2000~2001年芥酸含量是历年来最高的,且2006~2008年芥酸含量也明显高于其他组,这与当年的参试品种有关。资料显示,2000~2001年,长江上游组8个参试品种中4个芥酸含量在30%以上,2006~2008年参试品种中出现1个高芥酸含量品种新绵油1号,芥酸含量高达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