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油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 油茶属山茶科,素有“液体软黄金”的美誉。在加快云南林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发展油茶产业已成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云南省油茶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希望能为云南省油茶产业的良好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云南省 油茶
  一、云南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1、生产
  (1)种植范围。云南129个县,其中125个县种过油茶,主要种植的油茶是红花油茶和白花油茶,云南省油茶集中分布在3个片区,即滇东南的文山州、红河州;滇西的保山市、德宏州;滇东北的曲靖市。在全省10个油茶主产州市中,共有油茶林10.67万hm2。据统计资料所示,截至2012年,云南省油茶种植达300万亩,产量3.6万吨,产值4.1亿元。截止到2012年12月25日,全省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完成525万亩,油茶基地建设完成58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38.1%。油茶良种28个、良种采穗圃7个、优良种源2个,油茶采穗圃29个,总规模6892亩,产穗条503万条,到2012年全省培育造林苗木5.06亿株,其中油茶苗1.68亿株。可见,油茶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格局已在云南省基本形成。
  (2)品种选择。2008年云南省林木品种审(认)定委员会已对6个油茶品种进行了良种认定,它们分别为广油3号、广油4号、广油9号、广油13号、广油14号和腾冲红花油茶,到2013年8月,建立了油茶优良种质资源收集圃121亩、白花油茶和红花油茶优良品种无性系测定林28亩、腾冲红花油茶优良品种杂交试验林24亩、油茶品种试验园109亩。选育出了16个油茶优良无性系。到2013年,全省通过省级审(认)定的油茶优良品种有47个,全省认定的良种苗圃为11个。
  (3)生产能力。云南省对油茶的生产加工主要还是保留着传统的形式,即作坊式的土榨来生产茶油初等品。随着技术和设备的改善,在云南省也推广着以机器提炼油的生产方式。目前在全省252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中,木本油料产业省级龙头企业达44家,其中油茶加工3家。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省生产油茶籽1.1万吨,生产茶油150 吨左右,平均亩产茶油量4.88kg。全省共有油茶加工企业(点)12个,其中省级林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截至2010年,全省茶油加工能力达8500 吨左右,是实际生产能力的三倍以上,其中,加工能力在500吨以上的企业(点)有6家。
  (4)发展模式。第一,“公司+基地+农户”。按照方式“公司+基地+农户”,抓基地建设,实现高原特色产业规模化与种植户建立相应的对接关系,企业把收购来的油茶自行进行加工销售,实现产、销一条龙服务,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保持着良性循环。
  第二,“公司+科技+生产基地+合作社”。在技术研发上,公司与高校研发机构合作建设优质树苗选育基地,与高校合作研发油脂压榨和提炼深加工技术,公司也可以通过购买或股权转让等方式引进行业内先进的深加工提炼技术,从油茶良种选育、基地建设到产品深加工全面推进,稳步发展。
  第三,“五统一”经营模式。“统一流转荒山、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造林、统一拍租”的“五统一”经营模式,通过整合资源和项目,积极引进有资金、有技术的企业参与油茶产业发展和经营管理,具有资金到位、种植规范、集中连片、成活率高、保存完整、便于管理等优势,有效解决了林农无资金投入油茶产业发展的难题。
  2、市场
  (1)区位优势。云南位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三亚之枢纽”,在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云南正积极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为我国对外贸易提供新的畅达通道,这使云南逐步成为商贸物流基地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也将有力促进云南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和互补,为云南油茶产品迈向国际市场创造良好条件。
  (2)市场缺口。2012年,云南省现有油茶基地160.5万亩,投产面积不足40万亩,多数为老林,年产量仅0.45万吨。目前我国年产茶油为26.65万吨,要达到年人均茶油占有量2公斤的标准,茶油产量需增加10倍,年缺口达250万吨左右,可见,未来茶油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
  3、消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观念的升级转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绿色食品,而油茶作为食用油中的一员,成为替代动物油的良好选择,对油茶的消费已经从油茶主产区扩展到非主产区,云南省的油茶的生产不仅供应着我省的油量消耗,还补给着其他省份对茶油的消耗,其发展潜力不容忽视。
  二、云南省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生产
  (1)丰产优质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欠缺。管理粗放,病虫害多,落花落果严重,这也是造成目前云南省大面积油茶产量低、质量差的关键。虽然云南省在20世纪70—80年代进行过丰产栽培初步试验,也初步总结了一些丰产栽培技术,但尚未形成丰产栽培技术理论体系,没有构建对不同类型林“分类经营”的经营理念和生产实践应用。现有的先进科研成果和技术工艺未能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
  (2)良种不足,壮苗不够,种植技术不够。截止到2013年,经地方审(认)定47个良种,但是至今没有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地方良种,良种选育严重滞后于生产发展需求。经过近3年的努力,目前云南省种苗生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苗木质量不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目前良种采穗圃供种能力不足,导致良种壮苗供应不足。近年来,虽然投资建设了部分良种采穗圃,但有限的生产力仍不能满足繁育大量良种壮苗的需求。新植油茶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显性经济效益的实现需要较长时间,林农面临很大的风险,因此林农不愿投入。即便有的进行了投入,但缺乏强有力的油茶投入保障及检查验收机制,大面积的低产林得不到改造,重种轻管现象普遍存在,致使油茶林长期疏于管理,引发了一系列的管护问题,严重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