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农教育的意义及其活动载体研究

⊙ 文 李钰琪 洪孝相 王晓丹 陈怡超*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食农教育,即饮食与农业教育,强调了农事体验在食育中的重要教育价值,旨在让学习者亲自参与、体验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学习饮食伦理和食品的价值观,形成正确、完整的饮食认知和选择判断能力,从而推进实现健康、健全的饮食生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继承传统饮食文化。

食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在国外起步较早,很多发达国家将其纳入基础教育,以改善国民食品相关知识认知不足、营养健康失衡、不良饮食行为习惯、传统饮食文化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社会问题为主要目标,不断完善推进食农教育的制度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国当下也同样面临饮食行为不健康、文化传承丢失、生态保护不受重视等社会问题,为此,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教育部也会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联合部署各地加强食育工作。由此看来,加强对食农教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食农教育的意义及其活动载体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食农教育的内涵与食育很相近。“食育”一词最早见于1896年由日本著名养生学家石冢左玄所著的《食品养生法》中,提出“体育智育才育即是食育”。简单来说,食育是指通过食品的相关教育过程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教育,以培养学习者拥有健康的体格和人格品质。食育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包括农业、园艺、烹饪、政策、运动、习惯、文化和贸易等。

1997年,日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为推动学校在综合学习时间开展农事学习,在其编撰的教材中提出了“食农教育”,是指以儿童、学生及消费者为对象,所进行的与农业、农产品相关的教育、启发活动,广义的“食农教育”即“食育”。从以上定义可知,“饮食”与“农业”密不可分,“农”字强调了农业在食农教育中的必要性,参与、体验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是食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者须透过农事体验,了解农产品的由来,从而树立正确的饮食观,达到科学饮食、安全饮食、减少疾病的目的,进一步通过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促进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互动与交流、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形成符合环境保护的粮食生产与消费方式。

正确的饮食认知是食育的基本目标,许多食育工作的开展都以纠正食品消费习惯和提高生活技能为主要目的。虽然现代食品加工业日趋先进、复杂,农业生产已经不是大多数人生活中的必要部分,但没有农业就没有食品来源,切断食品和农业的联系,会失去从食品生产活动中获益和学习的机会,进而影响自己对食品的科学选择。

日常饮食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统称为食品素养(Food Literacy),是每个人生活的基本能力,包括是否能分析食品的风味和品质、欣赏食品生产的艺术、享受快乐饮食,以及是否能亲自完成栽培、收获、加工、烹饪等过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学校的知识与技能逐渐趋向符合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需要,城市儿童学科知识的学习量大,与生命、生活相关的知识结构已经失衡,从而导致对农业存在不合理的印象、观念甚至严重偏见。儿童(18岁以下)是食农教育的关键阶段,有研究表明,在参观、体验过农场和乡村生活后,儿童对农业的错误观念和偏见显著减少,这对于其日后成长为一个有意识的、负责任的消费者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食品贸易的发展,市场上过度加工的食物越来越多,人们的饮食结构也从低热量、低脂肪、低蛋白和高碳水化合物的传统膳食结构向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和低碳水化合物的方向转变,同时伴随着很多不良饮食习惯,包括挑食、偏食、缺食、个食、孤食、固食等。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与生长发育、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易引发单纯性肥胖、身体健康水平下降、生长迟缓、消瘦、贫血等一系列问题。

饮食行为虽是生理性行为,实则颇受心理的影响。食农教育课程可通过培养学生对农业和饮食知识的正确认知,从而影响其对饮食的态度和行为。多项研究证明,随着儿童认知的改善,水果和蔬菜的消耗量有所增加,有助于他们养成自立、勤俭、进取等品质,提升对农业的尊重感。

受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经过几千年的探索、沉淀、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饮食在农业的基础上积累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近年来,快餐及预制菜等发展迅猛,满足了人们追求时效的需求,然而这种快餐式商品难以兼顾传统饮食文化底蕴,导致地方独特的饮食文化和农业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野,地方传统饮食文化正在慢慢消失。

农业是乡村居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根据地理环境、气候的不同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这样使得我国的饮食文化十分丰富。传统饮食文化和地方风俗的起源大多在乡村,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元素开发食农教育课程,有助于食品的生产、加工、烹饪方式以及相关历史、人文、风俗等地方饮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此外,参与农事体验能够帮助人们建立尊重农业和农民的社会情感,并产生文化认同感,从而延续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其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种植方式逐渐消逝,为了追求高产量,农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从而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到食品的安全性。通过进行食农教育,可以向人们展示一日三餐背后隐藏的生态关系,让消费者意识到购物行为对改善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从而重建自身与生态环境的连结,将环境保护理念植入人们的日常饮食中。

校园农场通常指的是在校园里成立的农场,主要种植蔬菜、水果,一般作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和劳动基地。在校园农场参与种植活动,能激发学生对农产品生产科技和食品的兴趣,纠正、加深其对地方食品以及饮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对食品的科学判断和理解能力。重视食农教育的发达国家都提倡学校建立自己的农场,让学生参与农场的规划设计、建造、种植、日常管理、记录等具体工作,学习种植各种蔬菜水果,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目前,我国有不少学校都已经尝试在校园空地或屋顶空间开辟菜园,组织学生规划、打理各自的“责任田”,根据二十四节气来进行农产品的种植,不仅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劳作和收获的喜悦,而且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当然,并非所有校园都具备开辟农场的条件,这类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农场开展食农教育,进行农场参观、烹饪课等基本实践活动。

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活动相结合的旅游形式,在农业旅游中,一般主要展示乡村样貌、农业景象,并搭售当地农产品,为了增强农业旅游的体验性,可以融入教育和科普元素,开发农业教育旅游资源。农业旅游产品根据农业特征具有时空差异性,地方独特的风土气候和社会文化塑造了多样的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不同区域可以根据当地差异化的文化设计不同的农业旅游产品,使其发展成为体验农耕乐趣、开展食农教育的场所。

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是一种在农场(或农场群)及其所支持的社区之间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形式。消费者作为农场用户,不直接参与农场的相关播种、除草等活动,而是付费委托农场经营者进行农场的具体管理工作,待农产品成熟后,农场会给消费者配送新鲜的农产品。这种方式强调了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其核心是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随着公众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社区支持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得到了蓬勃发展。为了增强农场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与信任,农场会不定期举办农事体验活动,体现了农场的自然教育、环境教育和社会教育功能。

综上,开展食农教育对提升人们的食品认知、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提高保护环境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在全社会形成进行食农教育的氛围,不断提高社会大众的参与意识和行动能力,以实际行动来践行食农教育的真正意义。

但是要想系统开展食农教育,仅靠一个部门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家庭、学校、社区、企业、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国家层面需要制定高屋建瓴的战略计划,学校、社区、企业等需要积极探索具体的实施路径,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学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场所,要大力建设校园农场,并开设传统文化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相关课程,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开展食农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与态度、传承与发展传统饮食文化,最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猜你喜欢 食育农场饮食 老人饮食应如“羊啃草”家庭科学·新健康(2022年3期)2022-05-10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2022年3期)2022-04-15农场假期英语文摘(2022年2期)2022-03-16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祝您健康(2020年10期)2020-10-12快乐农场小天使·二年级语数英综合(2019年10期)2019-11-08农场小太阳画报(2019年8期)2019-09-11为“食育”正名,系统推进“食育”工程科教新报(2019年2期)2019-09-10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8年9期)2018-12-11“食育”也需进校园甘肃教育(2018年16期)2018-10-10健康饮食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6年5期)2016-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