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牛奶大战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jtx/cjtx201409/cjtx20140933-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jtx/cjtx201409/cjtx20140933-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jtx/cjtx201409/cjtx20140933-3-l.jpg
  3月10日,正进入休假模式的尚炎忽然兴奋起来。作为中粮旗下电商我买网营销总监,尚炎看到了1号店进口牛奶促销广告出街之后,在公司微信群里提出要打一场针对1号店营销活动的进口牛奶狙击战。
  尚炎看到的1号店广告,以醒目的红色为主色,号召网友们3月18日在1号店上买走30个集装箱进口牛奶。换算下来,牛奶量够60万人每人喝上一升。如果这项活动在24小时内完成,将创造一个世界吉尼斯纪录。
  电商1号店是我买网对标的竞争对手,狙击战即使失败也能搭上顺风车,都会对我买网有益。他的提议得到老板和同事们快速响应。
  几个关键信息讨论后很快敲定。全部进口牛奶4.8折——比1号店的5折还要低一点。促销时间定在3月14日,赶在1号店定大促的3月18日之前4天进行。
  3月14日,我买网的牛奶促销正式开始。我买网上好沃德、爱氏晨曦牛奶销量大增,当日进口牛奶整体销售额在每天几十万元的基础上翻了7倍。
  与此同时,1号店员工正处在不确定性带来的煎熬中。“创造吉尼斯纪录”的广告已经在地铁、分众传媒、网络和自媒体上推出,一些人却开始担心促销失败。紧张气氛让1号店一些员工变得过于敏感,有人怀疑一些购买设置是否完美。1号店规定一次最少购买5箱奶,“这个数据是否太高了?换成每个人购买两箱奶是否更好?”1号店食品饮料事业部副总裁黄志雄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记者。
  从2014年春节起,1号店就为这次大促销而准备着。这是1号店今年一系列促销活动的第一炮。如果哑火,对于1号店全年拓展计划是个沉重打击。
  黄志雄对3月18日的销售情况比较乐观。凭着在1号店后勤和采购不同部门工作的经验,黄志雄预计促销活动3小时之内能顺利完成。不过,负责营销的搭档程峻怡更加乐观。程峻怡预计战斗能在1小时40分钟内结束。谁也说服不了谁的结果是两人开了个1000元的赌局。
  3月18日上午10点,1号店进口牛奶大促销正式开始,52分钟25秒后,全部30个集装箱进口牛奶被一抢而空,成为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1号店内部紧张气氛为胜利后高胀情绪代替。黄志雄输了赌局,却很开心,“我的一些朋友把车停在路边用手机开抢,有的还没有抢到。”
  进口牛奶的2013
  在进口牛奶第一炮之后,3月20日,1号店推出了手机节。在4月9日,则是100万张面膜大促销。这一系列促销活动显示出这家新晋百亿俱乐部电商的跨界雄心。
  1号店把进口牛奶作为首战,源于其高渗透率——在1号店,每10名顾客中会有两个人选择购买进口牛奶。
  2010年,1号店开始把区别于鲜奶、可常温保存的进口牛奶从牛奶品类中单列出来。3年中,1号店销售额从8亿元跃升至115亿元,其中进口牛奶的增长快于其整体增长水平,绝对销量也在接近国内食品。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我买网。从2009年开始做进口牛奶,我买网的进口牛奶销量每年获得2至3倍的增长。进口牛奶占到我买网整个进口食品的三分之一。
  在段鹏看来,我买网和1号店销售成功并不稀奇,它们是这一轮进口牛奶消费热潮直接受益者。40岁出头的段鹏是内蒙人,是品利(上海)食品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说话不紧不慢,显得精明强干。3月份那一轮进口牛奶电商战,品利都有参与。
  2008年中国乳业“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消费者的信心一直没有完全恢复。婴幼儿奶粉在短短3年时间内,外资品牌的占比就从30%升至50%。这一趋势一开始在液态奶上并不明显。
  但随着人民币相对美元逐步升值,进口牛奶价格一路下降,有时甚至比国产同类纯牛奶还便宜。“国内外牛奶价格出现倒挂。”尚炎说,2013年,以好沃德牌牛奶为例,一升奶售价只有9元,相当于回到2008年国产奶价格。而国产常温奶去年因为奶荒,涨价三次,与好沃德同档次的国产奶算下来一升要15元以上。2013年下半年出现的奶荒,也让进口牛奶获得爆发式增长。黄志雄估计,国产奶荒会延续两三年。
  价格、品质、供求关系再加上持续发酵的消费观念升级,使得进口牛奶迅速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新生意,从2012年开始,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等地的贸易公司一度引入上百种进口牛奶品牌。2014年2月,中国从德国进口了1.5万公斤牛奶,这一数字是2010年同期的10倍。在主要牛奶进口国的新西兰、澳大利亚,也有类似的增长。
  但是,几百种品牌的进口牛奶一拥而入,也带来了过度竞争问题。“进口牛奶整体市场并不能快速消化。”而牛奶是有保质期的,最长只有12个月。而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是保质期超过6个月就不愿买。被逼无奈,贸易商竞相抛货,减少损失。
  在2013年下半年,进口牛奶商一片恐慌。段鹏测算,如果一升装牛奶卖不到10块钱,只赔不赚。但是,几百个品牌都在商场里做9.9元的促销活动。“甚至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只有7.9元”,冲着想捞一把的贸易商赔钱甩货,低价格让一些电商赚到了名气和流量,“最后得利的是电商平台。”段鹏分析。
  在我买网的“3·14”活动中,段鹏开了一个品利专区,旗下德亚牛奶和啤酒购满99元,立返15元。相比之下,品利给予1号店的支持力度更大,参加了1号店全场满足一定消费额打5折的活动。作为交换,1号店将品利的品牌名称在首页露出。“1号店不会把首页的位置卖钱,而是需要底价或者免费的货换。”段鹏说。
  尽管参加了进口牛奶电商大战,段鹏却对这些平台保持着足够警惕。与品利专注于打造牛奶品牌不同,段鹏清晰地了解电商要的是“流量,流量,还是流量”。经过此轮洗牌,进口牛奶商由上千家迅速减少到百家。
  在2013年之前,品利是国内排名靠前的牛奶进口贸易商,代理德国好沃德品牌牛奶。现在,品利已经把好沃德代理权转给了我买网,转型做进口牛奶自主品牌运营商。具体做法是让好沃德代工生产德亚牛奶,然后运到中国来卖。这个转变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与牛奶电商平台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