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做空”中国乳业?


  消费品:中国乳业2011
  “皮革奶”事件、“抢购风波”、“国标门”、“国标绑架论”……今年以来,中国乳业的信誉修复之路格外漫长。但随着曾经甚嚣尘上的一个又一个谎言最终被戳穿,业界对中国乳业的思考更加理性,对中国乳业品牌的发展认识也越来越清晰。
  
  乳业危机之后,中国乳业一直承受着信任危机的巨大压力,本土乳品企业的负面信息更是不断地被推上前台,市场一度为国外乳品品牌主宰,国外奶粉品牌的数次涨价让中国消费者难以接受。
  但另一方面,在国外品牌、国外资本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乳业几大巨头也不甘示弱,伊利、蒙牛、光明和三元始终保持稳健发展的态势,其中伊利在乳业危机之后连续7个季度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面对中国乳业超过200亿美元的市场“蛋糕”和本土乳业巨头的逐年稳健成长,一些市场势力开始设法“做空”中国乳业,以便趁机渔利。
  业内人士推断,乳业危机之后国内乳品企业负面消息缠身,其中不乏一些“做空”势力的推波助澜。其中,市场对国产奶粉的“做空”最为集中和明显。例如,2010年8月闹得沸沸扬扬的圣元奶粉“早熟门”事件,引起了公众恐慌,最后被证明是无中生有,卫生部专门就此发表声明称性早熟与圣元奶粉无关,为国产奶粉品牌“正名”。
  从2011年年初开始,市场“做空”开始出现扩散和升级的苗头。今年年初,媒体炒作的“皮革奶”事件引起消费者恐慌,后经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调查后证明这是一条不真实的报道。
  随后,“港澳奶粉抢购风波”又被媒体大肆渲染,引起市场恐慌,后被证实是一些商家“借抢购炒作伺机囤货、涨价”。
  而“做空”中国乳业的高潮,则是随后爆发的“牛奶国标门”事件。
  今年7月,某地方论坛上的一番讲话,引起了“牛奶新国标倒退20年”、“牛奶新国标全球最低”的质疑,“牛奶标准制定被乳业巨头绑架”,“常温奶阵营和巴氏奶阵营”陷入对立状态,在国内消费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此番“新国标”炒作痕迹明显,很多问题被严重夸大,如果一些市场势力对中国乳业标准的“做空”炒作得逞,将从源头上动摇中国乳业。
  原奶根基一旦动摇,争论漩涡中的常温奶和巴氏奶都不会是受益方,相同的奶源带、饲养水平相当,原奶质量不会有大的差别,国标的倒退之说只能让公众对国产乳品的消费信心彻底丧失,受损的是整个中国乳业,而国外品牌将坐享渔翁之利。
  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陈新指出,国家标准实际上是最低标准,是生产商进入乳品行业的门槛。一般情况下,地方标准要高于国家标准,企业标准高于地方标准,比如上海生鲜乳的地方标准就是全国最高的,而有些企业收购原料奶的标准比上海标准还高。
  针对此,国家卫生部的专家进一步澄清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而设定低标准的推断是不成立的。“乳业巨头绑架标准制定”的说法在逻辑上行不通,乳品企业没有为了降低标准而自毁利润的道理。
  然而,与中国乳业频频被“做空”推向负面舆论漩涡形成对比的是,细菌超标、碘超标、亚硝酸盐超标、金属污染等问题不断的国外乳品品牌却始终置身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之外。
  对此,资深乳业专家指出,一直以来,国内乳业市场被国内乳品企业牢牢把持,国外品牌只能从高端奶粉领域切入,并在乳业危机之后拥有了一定的市场话语权。一旦一系列的“做空”成为现实,不仅国内乳业的信誉很难恢复,更将从根本上动摇中国乳业发展的根基,国内乳品企业将彻底丧失市场优势,乳品市场只能拱手让人。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国外资本、国外品牌始终希望能够大规模占据国内乳业市场,早在乳业危机爆发之前,它们就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国乳业市场。自2008年乳业危机事件之后,国内乳业遭遇信誉危机,国外品牌趁势加快了“做空”中国乳业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