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生期妇女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围生期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1例围生期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围生期深静脉血栓患者经综合治疗均好转,其中除1例患者入院时已出现左足坏疽,经综合治疗、静脉切开取栓术及受累静脉肝素盐水冲洗管腔无效后行截肢,其余患者均无出现产前、产后出血或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深静脉血栓是孕、产妇在孕期、产时和产后容易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生命。在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只要在做好妊娠期或哺乳期常规护理的同时,对孕产妇的体位、活动及病情观察作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提高治疗效果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 围生期;静脉血栓;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a)-150-02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孕产妇在孕期、产时和产后容易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据统计有17%孕产妇死于DVT,其中围生期发生率约为0.09%,产前与产后的比例为1∶2[1]。DVT可并发肺栓塞,甚至会危及生命。静脉血栓一旦确诊,需积极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围生期孕产妇属于特殊人群,不仅关系到孕、产妇本身,而且还会影响到胎儿的安全以及新生儿的护理,因此围生期孕、产妇静脉血栓的治疗和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对我院先后收治的11例DVT患者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07年11月我院先后收治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的围生期DVT患者11例,全部均为单侧下肢,其中10例为左下肢,1例为右下肢。同期分娩11 808例,发病率为0.093%。其中5例妊娠期发现DVT(1例既往有血栓病史),6例分娩后4周内发现。年龄18~39岁,平均28岁。

1.2临床症状

11例孕产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肿胀、疼痛,伴行走受限。

1.3治疗方法

11例均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尿激酶溶栓等治疗,产后加服华法令。

1.4结果

经过综合治疗和护理后,11例DVT患者均好转,其中1例患者产后入院时已出现左足坏疽,经综合治疗、静脉切开取栓术及受累静脉肝素盐水冲洗管腔无效后行截肢手术。11例DVT患者均无出现产前、产后出血或肺栓塞等并发症。5例孕妇中除1例因重度子痫前期在孕31周时行剖宫产,其余4例均足月分娩。11例新生儿当中1例足月小样儿、1例高胆红素血症、1例重度窒息转儿科治疗。8例母乳喂养,3例因疾病原因采用人工喂养。

2护理

2.1心理护理

由于围生期妇女缺乏对DVT知识的认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忧虑以及急躁的负性情绪,她们多数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担忧:①担心治疗过程中药物会影响胎儿的安全。②担心治疗效果和预后。③由于急性期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担心新生儿的照顾和喂养。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这些问题,了解孕妇及家属的心理需要,根据孕妇的文化程度和家庭背景,针对妊娠合并DVT的特点,详细对产妇及家属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预后及药物的不良反应,产后需加强婴儿喂养指导,帮助产妇和家属掌握人工喂养的方法。讲解产后自身保健知识和相关的育儿知识,指导产妇掌握在照顾婴儿过程中的安全方法,并协助照顾新生儿,以消除她们的不良心理因素,使其配合治疗。

2.2体位指导

急性期DVT形成后1~2周和在溶栓治疗过程中,指导孕产妇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20°~30°,并训练足趾轻微背曲活动以促进血液回流。患肢注意保暖,禁止按摩和剧烈活动,避免冷、热刺激。

2.3活动指导

急性期DVT缓解后或溶栓治疗停止后,可指导孕、产妇下床活动,下床活动时穿上弹力袜,活动范围和活动量应循序渐进。

2.4用药护理

临床上常用肝素和华法令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用尿激酶。肝素及尿激酶的主要副反应是自发性出血。因此在用药过程中护士严密观察有无牙龈出血和鼻出血,并特别关注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迹象,同时要严密监测凝血功能,治疗期间凝血酶时间应维持在正常的3~4倍,超过7倍则有出血的危险[2]。分娩前密切观察孕妇阴道流血及胎心、胎动变化情况,每4小时测胎心1次,若发现胎心、胎动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或终止妊娠。产后加强巡视并按压子宫,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出血量、颜色等。严密观察患肢动脉搏动情况、皮温、皮色变化,每日测量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并做好记录与健侧周径相比较。

2.5母乳喂养护理

由于肝素不能通过胎盘,也不分泌于乳汁中。华法令在母乳中的含量很少,对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不会产生抗凝作用,因此分娩后使用肝素和华法令治疗的产妇可以进行母乳喂养。护士应及时指导产妇哺乳的技巧及方法。若母婴分离的应告知产妇正确的挤奶方法和定时挤奶,保持泌乳。如因其他缘故需要退奶者,应及早退乳,指导产妇可用炒麦芽60~90 g煎水服,每天1剂,连服3~5 d。回奶期间避免挤压乳房。

2.6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

肺栓塞是DVT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般在血栓形成1~2周内发生,多发生在久卧开始活动时。因此在血栓形成后的1~2周内及溶栓治疗早期,应绝对卧床休息[3],同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屏气用力的动作,以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本组病例中有2例3 d未排便,1例通过饮食指导第4天排便,1例第4天仍无排便,口服杜秘克后第5天能自主排便。护士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有无胸痛、气短、咳嗽、咯血等症状,如有异常,立即平卧,给予高流量吸氧,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抢救。本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健康教育及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未发生肺栓塞并发症。

3体会

妊娠及产褥期由于其特殊的生理与病理因素,DVT发病率较高。其原因主要有:①妊娠时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足月时达高峰,体内雌三醇的量可增加到非孕时的1 000倍,雌激素促进肝脏产生各种凝血因子[4],使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②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和髂静脉,影响下肢静脉回流,使盆腔及下肢静脉血流缓滞引起静脉血栓的形成。③妊娠末期及产褥期卧床休息增加,活动减少,使静脉血流缓慢,增加了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静脉血栓若不及时观察治疗可导致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甚至发生致命的肺栓塞。因此,在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做好妊娠期或哺乳期常规护理的同时,作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提高治疗效果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映粦,牛秀敏,陈叙.妊娠特发及相关性疾病诊治[M].北京:中国协和医学大学出版社,2005.

[2]薛莲,张培华.深静脉血栓的治疗进展[J].心肺血管病杂志,1997,16(1):239.

[3]辛绍伟,齐加欣,黄俊荣,等.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88 .

[4]王玉琦,叶建荣.血管外科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18.

(收稿日期:2008-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