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教育公平问题探讨

摘 要:教育结构的运行归根结底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因此,在深入实施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和谐师生关系的深入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从现阶段教育不公平现象的现状开始,对出现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分析并提出和谐社会进程中实现教育公平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和谐社会 教育公平 教育差异

一、现阶段教育不公平现象的现状

1、城乡之间存在的教育的不公平

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教学的硬件和软件上,如处在城市的学校其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而乡村却还有许多危房,教师也多是民转公老师,教师工资常有拖欠现象。同时城乡差距还表现在教育收费制度上。目前,已经基本取消了农村以及城镇的义务教育学杂费,而城市里的农民工却要为子女缴纳教育集资费、附加费以及借读费,这样就人为地拉大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

城乡教育机会不均等。“西方的社会阶层理论认为:教育是社会阶层流动的动力机制,保证该机制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机会均等。”社会应该给每个公民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保证竞争起点公平。应该承认,国家减免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费用,给予了农村孩子们公平的受初等教育的机会,然而农村非义务教育阶段普遍支付能力不足,还需得到更多的重视。许多贫困家庭子女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就渐渐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或者放弃了继续求学的努力。就我国高校为例,仍以高考成绩作为唯一的人才选拔标准时,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就大大减少。

2、群体之间存在的不公平

大城市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问题比较突出。根据《义务教育法》的精神,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当然也不例外。大城市、特大城市接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由于目前流动人口的管理政策尚不完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城乡的教育条件、教育质量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也在担心:对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数量相对较大的地区而言,如果就学条件过于宽松,有可能进一步刺激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数量的超速增长,给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增加压力,同时,不利于大城市、特大城市对进城务工农民实施管理。因此,这些地方所制定的有关就学政策和收费政策,无形之中增加了一部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就学难度。如果没有政府的协调行动,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定权利,将遇到实际工作上的很多困难。

二、现阶段出现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分析

1、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我国城乡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国家设立的种种制度政策,有明显“偏袒城市”的倾向,例如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是中国教育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采取有步骤推进的策略,城市义务教育要先行于农村义务教育,这种策略本身就存在某种“城市优先”的倾向。如果说义务教育体现了一种权利,那么这种制度安排就意味着城市的适龄儿童有优先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体制的转轨,二元经济结构逐渐显露了它的局限性,并且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致使长期以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城乡教育差距日趋加大。同时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也拉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这种差距使城乡居民对教育资源供给需求出现了非均衡,一方面,城镇和发达地区的居民需要政府和学校提供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育,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对教育支付能力比较弱,这也降低了对教育的需求,直接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由于教育对经济的依附关系,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逐步渗透到教育领域,形成了教育制度城乡分化,出现了二元教育结构,所以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城乡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原因。

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体制不完善

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国家公共政策也有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往往优先考虑城市的各种待遇,形成城市中心论的价值取向。教育资源也倾向于大城市,特别是京、津、沪地区,人为造成城乡学生录取率的差距。而且在许多大城市,层层设置的重点学校制度更加剧了基础教育领域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全国范围内优秀师资发生了这样的流动:即从教育资源更为短缺的乡村流向城镇,从边远地区、中小城市流向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后果就是重点学校为了一己私利,损害了更需要优秀教师的农村教育、普通学校和大多数学生的利益。“重点学校制度正在成为复制和凝固社会差距的制度,高等学校被允许可以收取学费进行成本分担和补偿,自高校全面并轨后学费不断上涨,由每人每年2500元左右涨到6000元左右,涨幅为140%,而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只分别增加了64.18%和25.46%。学费的迅猛增长对农村居民来讲就是雪上加霜,高额学费与低收入家庭的矛盾,迫使不少农村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倾向于填报一些收费较低的院校和专业就读,而自动放弃就读一些收费较高的重点大学和热门专业,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支付不起昂贵的学费而放弃上大学的机会。由于学费标准的制定并未考虑城乡居民教育支付能力的差异,只重视城市居民的利益而忽视了农村居民的利益,导致城乡学生享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报告称,以2007年为例,占总人口70%的农村只获得全部教育投入的23%。就在城市里的孩子可以自由地享有电脑、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时,而乡村的孩子或许就在寒风中、破旧的危房里接受残缺的启蒙教育。至2004年,超过50%的农村中小学基本运行经费难以保证,超过40%的小学仍然使用危房,40%的小学缺少课桌椅,接近4%的农村小学交不起电费。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带来严重的城乡对立倾向,贫富差异,必然影响资金、人才等教育资源的流向,最终出现:一方面,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导致教育投入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而东部沿海和中心城市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有能力对教育进行更多的投资,再加上教育资源原有的优势,必然造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状况。另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以自身的优势引进大量优秀人才;而广大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却人才奇缺,不但难以吸引外地人才,就连本地人才也难以留住。在这种情况下,西部和农村地区出现严重的人才贫瘠现象,而经济发达地区却出现人才过度饱和的现象。

三、和谐社会进程中实现教育公平的具体对策

1、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

社会学认为:二元化社会现象是后现代化国家的必然结果。在中国,二元社会结构既有它产生的历史原因,又有它生长的特定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的二元化社会结构的消失将是一个必然的,渐进的过程。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城镇化步伐是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由之路。城乡教育差距的缩小依赖于城乡差距的缩小,城镇化进程每推进一步,城乡差距就缩小一步,城乡教育差距也会相应缩小一步。农村城市化进程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基点,现阶段国家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积极支持农业科研和科技成果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并按照市场机制的需求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同时要改革现有的“城乡户籍”制度,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并鼓励农民自由流动和进城打工,促进“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化。

2.进一步改变政府办学的状况:形成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办学为辅的教育新体制

坚持基础教育主要由政府承办,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按照国家法律和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办学;坚持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政府统筹管理下,主要依靠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举办,鼓励社会各界联合办学;坚持高等教育以政府举办为主导,积极发展以学生缴费、国家财政予以补助的办学模式,同时迸一步扩大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利。通过一种新的制度,形成比较稳定和协调的教育体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区差距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把因地制宜作为今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原则。建立教育发展重视地方特殊性的思路和管理模式,改变无视地区、城乡间巨大差别的大一统模式,是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重要选择。通过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转换职能,下放权力,促进教育的地方化,以便教育模式多样化的改革。逐渐实行教材、评价标准、考试制度等主要由各省市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下放高等教育管理权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促进招生、考试模式的多样化等;建设“终身教育”体制教育。

3.实现教育政策由精英化向民主化转变

在我国,教育政策精英化不仅反映在高等教育阶段,也反映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现有的中、高考考试体系和培养模式,使学生从小就开始参与选拔和竞争,重点学校制度更是体现了教育系统的精英主义取向,并使教育资源分配在校际之间差距不合理地拉大。针对此种现象,我们在制定教育政策的时候注重实现教育民主化。充分考虑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将公平原则贯彻到政策的落实当中,实现在各种驾驭关系的主体在平等的基础上,民主的参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活动,建立民主参与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以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元业,试论现代师生关系和谐化[J].湖北社会科学,2005(11).

[2] 唐汉卫.回归生活与师生对话关系的建立[J],课程.教材.教法.2008(5).

[3] 任良抒,和谐社会呼唤教育[J].职业与教育,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