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之一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参政党文化建设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国的参政党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我国的各民主党派应抓住机遇,在文化建设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武装全体民主党派成员,继续发扬民主党派追求民主与爱国的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好参政党文化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参政党;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665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10)03-0024-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引领我国社会思潮、社会风尚和个人价值取向的精神武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搞好对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是巩固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是提高民主党派思想政治素质、指引民主党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前进的客观要求,是关系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灵魂工程。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立足民主党派定位,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和办法,通过政治引导形成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民主党派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所在和精神支柱。思想理论建设是参政党建设的根本,是不断巩固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多党合作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参政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立党治国的根本思想,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抵御错误思想干扰的强大思想武器。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指引下,民主党派增强了自身的政党意识和自主意识。他们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同时各民主党派的思想理论建设也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各民主党派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都提出了要更加重视学习,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加深对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我国的民主党派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参政党,民主党派与中共是在同样社会历史条件和同一历史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它们都处于同一社会历史发展阶段,都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政党;在目前,民主党派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力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更好地巩固、才能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才能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民主党派文化建设的主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要从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高度,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理论、道路和旗帜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必然包括马克思主义这一政治发展理念,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现阶段,我国的各民主党派应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正确解决利益实现方式和途径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参政党各级组织和成员要牢固树立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的思想,把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作为自己理想和利益实现途径,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任何风浪面前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不动摇。

民主与爱国是民主党派文化建设的核心。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高昂不息的主旋律。中国近代意义上上的民族国家,是一个民众拥有权利的主权国家,而国家是国民的国家,国民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我国各个民主党派的成立和发展鲜明地体现了爱国主义理念。我国各民主党派的主要创始人张澜、黄炎培、邓演达、何香凝和李济深等,都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九一八”事变之后,我国民主党派的前身一第三党几乎同时打出了“抗日反蒋”的旗帜。1935年7月,李济深、蔡廷锴等人在中共党员潘汉年、宣侠父等人的积极推动和帮助下,在香港建立了新的政党一“中华民族革命同盟”。1936年9月22日,毛泽东高度赞扬了他们的爱国行动,认为“真正之救国任务,必须有许多整整诚心救国之志士仁人,根据互相确信之纲领,为联合一致之最大努力,方有彻底完成之望。”“一二九”运动后全国爱国救亡运动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团结统一全国的爱国力量,统一步骤,以推动各党派的联合。193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在宋庆龄、何香凝、马相伯等人的支持下,经过沈钧儒、章乃器等人的具体组织领导,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成立。而大会选举出来的主要负责人宋庆龄、何香凝、马相伯、沈钧儒等都是民主党派的主要创始人。救国会是一个有着广泛社会基础的抗日救国阵线的组织,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成员包括了各方面的爱国人士。抗日战争爆发后,各民主党派积极投身到民族解放的伟大使命当中去,他们有的出版宣传抗战的刊物,有的直接投身于抗战的军事行动,有的积极发动民众支援抗战等,他们对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同盟者、合作者,在反帝反封建和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政治民主等方面与中国共产党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他们经过比较、自觉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成为了与中共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建国以后,各民主党派的爱国主义则表现为对社会主义的热爱。1949年6月15日,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必须召集一个包含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民主人士,国内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的代表人物的政治协商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选举代表这个共和国的联合政府,才能使我们的伟大的祖国脱离半殖民地的和半封建的命运,走上独立、自由、和平、统一和强盛的道路。”各民主党派和各族各界人士热烈响应了这一号召,并认真参与了相关的筹备工作。

各民主党派对新中国的各项建设工作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各民主党派直接参加了新政权的管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的政治领导核心地位更加巩固。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和执政地位表示了衷心的拥护和赞扬。在新时期,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框架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框架下,为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努力,他们和自己所联系的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祖国早日完全统一而不断努力着。

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的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出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紧紧围绕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等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广泛开展调研,为广大人民群众作出了许多实事。在民主党派文化建设上,各民主党派应继续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服从和服务于大局,为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做出贡献。

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参政党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这些物能使人们‘满足需要’这一属性”。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两会”期间,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深刻的哲学内涵,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准则和科学指南。

邓小平在1982年全国政协五届五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一切爱国的党外朋友们的合作,为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开创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而共同奋斗。”我国的民主党派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十六字方针”中的“荣辱与共”,是指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要成则共荣,败则共辱,彼此之间要披肝沥胆,分忧分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则,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因而也就使“荣辱与共”这一句话有了更加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以及更为具体的要求,这对于各民主党派更深刻地把握其本质要求,以及坚持十六字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建设性指导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讨论会上提出“八荣八耻”体现了对民主党派的信任和希望,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政治目标和共同的任务,在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它们的根本目标归根结底都是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各民主党派更应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社会前列,做出表率,切实发挥参政党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宗兴,参政党理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理论研究,2008(1):29。

[2]毛泽东书信选集,70。

[3]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6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405、406。

[5]邓小平论统一战线:第二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250。

编辑:国 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