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基石哲学构建心火相对系统解剖实质科学理论研究

摘   要:世界的逻辑构造推出世界的基石构造。世界的基石构造本质上是实践物质基石体系。理论的产生分为客观实践、理论推理。理论的检验分为直接检验、间接检验。心脏系统的原创模型趋近心脏系统的原创原型,两者是中医临床的质的统一,都能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基石哲学、意象思维与旁推比类在中医心脏系统理论的构建中是关键。实践物质基石体系的自然物质层次结构基石的子系统的心脏系统基石实践,产生心脏系统的医学生物物质的理论:医学生物物质的心脏系统是红骨髓-心脏-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从实践物质基石体系的心脏基石推理的主血、藏神、识神的心脏系统功能到实践物质基石体系的自然物质层次结构基石的子系统的心脏系统基石实践的红骨髓-心脏-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医学生物物质的心脏系统功能,是从中医临床到医学物质的发展。

关键词:逻辑构造;基石构造;理论的产生与检验;心脏系统的原创模型;心脏系统的医学生物物质的理论

中图分类号:R2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24.034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24-0118-05

Abstract: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world introduces the cornerstone structure of the world. The cornerstone structure of the world is essentially a cornerstone of the material of practice. The generation of theory is divided into objective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reasoning. The theoretical test is divided into direct test and indirect test. The original model of the heart system approaches the original prototype of the heart system. Both are the qualitative unity of TCM clinical and can guide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TCM. The cornerstone philosophy, imagery thinking and parallelism are the ke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CM heart system theory. The practice of the basic material foundation of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system of the cornerstone of the heart system of the heart system, the theory of the medical biological substance that produces the heart system: the heart system of the medical biological substance is the red bone marrow-heart-neuro-endocrine-immune network. Red blood marrow-heart-neuro-endocrine practice from the heart system foundation of the heartstone of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stone system,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blood, the gods, the function of the heart system, and the subsystem of the natural material hierarchy of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system. The immune system of the heart system function of medical biological substances is from the clinical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ubstances.

Key words:Logical structure;Foundation structure;Generation and testing of theory;Original model of cardiac system;Theory of medical biological matter of cardiac system

由于目前為止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两大医学理论体系难以融合:中医理论注重功能,忽视解剖,重视概念,忽视实质;西医理论不仅重视解剖,而且重视功能,不仅重视概念,而且重视实质。中医理论从基础理论的创立到辨证诊治的成熟,再到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完善,已经历经3000多年,而西医理论的发展到如今,仅仅才400多年,但是西医学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这一翅膀,从伦琴射线到核磁共振,从全切手术到微创手术等等诊治手段,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这一快速发展的势头,西医学渐渐取代中医学,导致中西医并重转化为西医优势的事实局面。中医理论可以概括为辨证论治、整体观、博大精深,所以选题从五脏之一:心火开始。清代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认为“脑主神明”,但是《黄帝内经》等医家经典认为“心主神明”。运用《相对基石哲学》构建心火相对系统解剖实质,提出新的观点:心脏系统(心火)自然物体“主神明”,奇恒之府脑自然系统也“主神明”,脑系统自然物体是心系统自然物体的子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大都停留在“脑主神明”与“心主神明”的争论的对立统一上,也有学者提出“心主神明”的“心”是一个概念,不是实体,强调了主神明的功能属性,也有“心脑共主神明”之微鸣。

1心脏系统的原创模型

1.1心脏系统的原创模型与原型的矛盾  模型是指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描述、模仿、映象或抽象。一个模型一般具有如下三个特征:①它是客观对象(实体或现实系统)的抽象,或者模仿;②它是由说明客体对象本质或特征的主要因素(要素或组成单元)构成;③它集中说明这些组成因素间的关系。原型是首先形成的原始的形态或类,原型纠正模型,模型趋近原型。

心脏系统的原创原型与心脏系统的原创模型是矛盾,两者具有根本的质的指导中医临床的统一,“根本的质”是患者的阴阳失衡转化常人的阴阳平衡的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心脏系统的原创模型趋近心脏系统的原创原型[1]。

1.2意象思维的基石哲学解释  意象思维是以意象来认识、表现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抽像思维与具像思维的高度融合。意象包括主观抽像的“意”与客观具体的“像”两个方面,意象是客观物体在人脑中形成的具有美感的图像,这种图像看似客观、自然,实际上却寓有浓郁的主观倾向,主体的思想观念、志趣情感等溶入了图像所呈现的客观物像之中。单元意象、复元意象、群体意象和整体意象逐层包涵,共同组成意象表现体系。和谐、融洽、典型是意象思维的基本规律。意象思维过程一般要经历直感意象、情感意象和审美意象三次形态变化,真、新、诚、蕴是意象思维产生美感的效应的客观标准[2]。

基石是实践物质基石体系结构的单位,分为元素、概括、集合,元素属性感觉形成元素属性感知。具象是感觉实践物质基石体系结构的一个基石元素属性感知,“象”。抽象是抽出实践物质基石体系结构的其他基石元素属性感知,“意”。主观作用是具象、抽象形成图像的酶促条件。在主观作用下具象、抽象构成图像,形成意象。具象、抽象、映像、意象(“图像”)、忘象构成了中国哲学与中医哲学特有的“象思维”。

本体是元素,是两个及其两个以上属性的自由组合,非属性或属性集的实践物质,元素的结构单位是属性。基石是元素、概括、集合的有机构成的实践物质。

在属性范围,属性是无穷的。在本体范围,“取象运数”,图像至少存在属性数量:图像与无穷属性组合,形成无穷图像本体,图像本体是无穷的。在基石范围,无穷的图像本体可以归入实践物质基石体系的无穷基石。

在基石范围,实践物质基石体系存在自然物质层次结构基石子体系。图像分为抽象、具象。具象属性必然有对应物体,抽象属性必然有对应物体,图像属性必然有对应物体,具象属性+抽象属性=图像属性,具象属性的对应物体+抽象属性的对应物体=图像属性的对应物体。具象属性的对应物体构建具像基石,抽象属性的对应物体构建抽象基石,图像属性的对应物体构建图像基石。可见,抽象基石与具像基石是等位基石,图像基石是临近的上位基石。以上是形式逻辑的产物,是主观存在,在图像基石、抽象基石实践前“可以在想像中存在”。

1.3心脏系统的原创模型的产生的基石哲学解释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血者皆属于心。”“从上古始直至《内经》成书时代,‘心’就是指位于胸腔之内、两肺之间并与血脉相连的器官。”《医学入门·脏腑》说:“心乃内运行血,是心主血也。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心重十二两,不论大小皆然,以同身寸法秤量故也。”《医宗必读》说:“心像尖圆形,如莲蕊。”《难经·四十二难》说:“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类经·经络类》说:“心当五椎之下,上系连肺,肺下系心”[3]。

一个心脏物体的“位于胸腔内、两肺间”“与血脉相连”“推动血液运行、流动”“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尖圆形”“五锥之下,上系连肺,肺下系心”的属性是具象,与“红色”“跳动”属性紧密相关。

一个火焰物体的“光明”“化红”属性与火焰物体的“红色”“跳动”属性紧密相关,抽出一个火焰物体的属性,形成抽象,与“红色”“跳动”属性紧密相关。神是藏于物质的内部的本质属性,是主宰事物的自由运动变化、兴衰存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不测谓之神。”因为“明”属性有亮主、暗从之分,所以“神”属性也有主神、从神之别。中国哲学的“神明”理论认为,“神”藏于内,“明”见于外。一个火焰物体的“光明”属性衍生出“元神”属性。

“得意而忘象”,“光明”属性与“元神”属性内外相应,“光明”是“元神”的现象,在人体内“‘元神’的现象”是“识神”,“光明”突变为“识神”。“化红”本意是使物体化为火焰的红色,在人体“化红”狭义是使血液化成红色,化红本意突变为化红狭义。

“在主观作用下具象、抽象构成图像”“位于胸腔内、两肺间”“与血脉相连”、“推动血液运行、流动”“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尖圆形”“五锥之下,上系连肺,肺下系心” 的具象、“识神”“化红”“元神” 的抽象、“与‘红色’‘跳动’属性紧密相关”的主观作用,构成“位于胸腔内、两肺间”“与血脉相连”“推动血液运行、流动”“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尖圆形”“五锥之下,上系连肺,肺下系心”“识神”“化红”“元神”的图像。

“具象属性必然有对应物体,抽象属性可能有对应物体,图像属性可能有对应物体,具象属性+抽象属性=图像属性,具象属性的对应物体+抽象属性的对应物体=图像属性的对应物体。具象属性的对应物体构建具像基石,抽象属性的对应物体构建抽象基石,图像属性的对应物体构建图像基石”“位于胸腔内、两肺间”“与血脉相连”“推动血液运行、流动”“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尖圆形”“五锥之下,上系连肺,肺下系心”的属性对应一个心脏物体,“識神”“化红”“元神”的属性对应一个体内物体,“与‘红色’‘跳动’属性紧密相关”的主观作用,构成“位于胸腔内、两肺间”“与血脉相连”“推动血液运行、流动”“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尖圆形”“五锥之下,上系连肺,肺下系心”“识神”“化红”“元神”的属性对应一个心脏系统物体[4]。

“具象属性的对应物体构建具像基石,抽象属性的对应物体构建抽象基石,图像属性的对应物体构建图像基石”,“一个心脏物体”构建心脏基石,“一个体内物体”构建体内物体基石,“一个心脏系统物体”构建“心脏系统”基石。依据“理论的产生:客观实践、客观推理”,心脏系统功能分为主血、藏神、识神,主血功能分为化血为赤、助血循行[5]。

在“心脏系统”基石,依据理论的检验的间接检验:实践物质基石体系形成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A,推出新的判断B,实践物质基石体系实践无法检验实践物质基石体系推理的理论,新的判断B推出新的判断C,实践物质基石体系实践直接肯定或否定检验新的判断C,间接肯定或否定检验新的判断B,心脏基石形成心脏的“位于胸腔内、两肺间”“与血脉相连”“推动血液运行、流动”“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尖圆形”“五锥之下,上系连肺,肺下系心”的判断,推出心脏系统的主血、藏神、识神,心脏系统基石实践无法检验心脏系统的主血、藏神、识神,依据中医理论的“理法方药”推出常人的体征、体症的推论,体征、体症的患者基石的患者集合服用方剂,体征、体症的患者基石实践,产生常人的体征、体症的检验理论,检验理论直接肯定推论,间接肯定心脏系统的主血、藏神、识神[6]。

元神的心脏系统的“明”或者现象是识神[4]。识神不仅具有精神活动,例如感知、记忆、思维、决断、情感、想象等心理内容,而且具有信息接受。识神的意识与信息反馈给元神,元神调节并决定识神发展,识神影响并服从元神,心识神的反馈作用是元神发展的重要条件,气物质的调节作用是元神发展的决定因素。

元神调节五脏六腑是以心气为物质基础的。心气出心,循行经络,入五脏,元神调节诸脏神,出五脏,循行经络,心气入心,识神接受“元神调节诸脏神的信息”,向元神反馈“元神调节诸脏神的信息”,引起心气的气物质发生变化,气物质调节心气,最终心气的元神作出调整,继而心气出心,循行经络,入五脏,元神调节诸脏神,出五脏,循行经络,心气入心,识神接受“元神调节诸脏神的信息”,向元神反馈“元神调节诸脏神的信息”,引起心气的气物质发生变化,气物质调节心气,最终心气的元神作出调整,不断出入循环的生理现象,这是元神的整体主宰调节[7]。

元神是心气的属性,识神是心脏系统的属性。“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神”,元神;“明”,心脏系统能感知的现象,特指识神。“识神”不仅指精神意识活动,而且指接受反馈信息[8]。

在正常健康状态下,识神接受信息,意识没有感知。当机体发生疾病时,某些病理信息强烈地反映到“识神”中来,人才会有所觉知。这就是所谓“善者不可见,恶乃可见”的道理[9]。

心脏系统的识神在精神意识活动方面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决断、情感、想象等心理内容,心脏系统的识神在接受反馈信息方面包括接受反馈“元神调节诸脏神的信息”。《内经》为什么说“心藏神”[10]?因为真正的元神是潜藏于心内的,所以识神仅仅是元神表现出的“明”之一。如果元神要发挥作用,就必须有一个“明出”的作用方式,也就是识神的精神意识活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至于奇恒之腑的脑与心脏系统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心脏系统整体的外部结构部分的脑腑与心脏系统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可分而不可分割”,是矛盾关系,元神藏于心,而识神是心整体与脑部分的一个现象。在元神的基础上产生出来识神,元神在识神的辅助下获得主宰生命的整体,识神反馈元神,引起心气内部的气物质变化,决定并调节心气的元神发展,使元神处于不断完善并趋于稳定的状态[11]。

元神调节心气的隐性心神,心气的隐性心神转化为心气的显性心神,心气的显性心神形成标志着心脏系统功能调节显现。

2心脏系统的医学生物物质的理论基石哲学解释

“在基石范围,实践物质基石体系存在自然物质层次结构基石子体系”, 心脏系统基石下位等位基石分别是心脏基石、体内物体基石。心脏基石内的物体是心脏器官。体内物体基石的概括是“识神”“化红”“元神”,分为识神基石、化红基石、元神基石[12]。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本神》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类经》说:“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兼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13]。”

心脏系统调节五脏六腑功能。五脏六腑的具体功能是运化水谷、化赤为血、生发或疏泄(兴奋)、降下或郁滞(抑制)、运行血液、肝藏血液、生殖泌尿、六腑通降、肺主治节、精神意识、谋略决断等[14]。

“具象属性必然有对应物体,抽象属性可能有对应物体,具象属性的对应物体构建具像基石,抽象属性的对应物体构建抽象基石”,抽出心脏系统的属性,“运化水谷调节、化赤为血调节、生发或疏泄(兴奋)调节、降下或郁滞(抑制)调节、运行血液调节、肝藏血液调节、生殖泌尿调节、六腑通降调节、肺主治节调节、精神意识调节、谋略决断调节等”,实践物质基石体系的自然物质层次结构基石子体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IM)基石的NIM元素具有“运化水谷调节属性、化赤为血调节属性、生发或疏泄(兴奋)调节属性、降下或郁滞(抑制)调节属性、运行血液调节属性、肝藏血液调节属性、生殖泌尿调节属性、六腑通降调节属性、肺主治节调节属性、精神意识调节属性、谋略决断调节的属性”。

“在基石范围,实践物质基石体系存在自然物质层次结构基石子体系”的器官基石为参照,构建NIM系统基石[15]。

“化紅”,“在基石范围,实践物质基石体系存在自然物质层次结构基石子体系”的器官基石为参照,构建骨髓基石。骨髓基石内的物体是红骨髓器官。

心器官基石与红骨髓基石是等位基石,NIM系统基石是上位基石,心脏系统基石是超系统基石。心脏系统基石的超系统物体是红骨髓-心脏-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在“实践物质基石体系存在自然物质层次结构基石子体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IM)”基石,依据理论检验的直接检验:实践物质基石体系实践检验实践物质基石体系实践的理论,红骨髓-心脏-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物体否定心脏系统物体。

心脏系统的医学生物物质的理论:医学生物物质的心脏系统是红骨髓-心脏-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16]。

3原创模型的心脏系统与医学生物物质的心脏系统的理论产生、检验的比较

原创模型的心脏系统的理论产生不仅有客观实践,而且有客观推理;医学生物物质的心脏系统的理论产生有且仅有“基石范围的实践物质基石体系存在自然物质层次结构基石子体系”的心脏系统基石的客观实践[17]。

原创模型的心脏系统的理论检验是心脏基石推理的心脏系统的主血、藏神、识神理论的中医临床的间接检验;医学生物物质的心脏系统的理论检验是“基石范围的实践物质基石体系存在自然物质层次结构基石子体系”的心脏系统基石实践的直接检验[18]。

《心脏系统的原创模型的医学生物物质的一元理论》是认识,是内因,需要在实践物质基石体系不断实践中“否定之否定”。

参考文献:

[1]王立吾.形式逻辑初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

[2]王琦.关于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3):160-164.

[3]蒲志兰.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蒲辅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210-211.

[4]王琦.形神一体的形神观[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55(5):199-201.

[5]蔡向红.“心脑共主神明”新释[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2(6):75-77.

[6]张云云.从中西医学角度认识“心主神明” [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75(11):54-57.

[7]林一峰.中医神明辩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75(1):75-78.

[8]李斌.《黄帝内经》“神明”钩玄[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8(6):65-67.

[9]黄洁.“心主神明”的内涵及现代科学依据[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15(3):78-80.

[10]纪宇.“心主神明”的内涵与外延浅析[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85(8):22-25.

[11]郑玉娇.论“脑主神明”与经络的相关性[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92(12):97-101.

[12]朱寒阳.《内经》脑心神明离合论[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08(12):76-78.

[13]蒋俊.论心脑共主神明[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63(1):75-79.

[14]刘兴仁.再论“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83(7):34-37.

[15]李展.对《黄帝内经》心与神明关系的理解[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2(6):56-60.

[16]李捎.再论“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89(6):67-69.

[17]王鸿.“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再认识[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1(3):91-94.

[18]董二彬.中医心理学视角下对“心”概念的界定[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6(2):85-88.

收稿日期:2018-10-11;修回日期:2018-10-20

編辑/杨倩

31.67%,但胸膜炎样胸痛、咳嗽发生率均<10%,8.33%患者无临床症状。这类小肺栓塞临床表现轻微,不具有特异性,加大了对其的漏诊误诊概率[8]。同时,肺栓塞的症状轻重虽然与栓子大小、栓塞范围有关,但不一定成正比,往往与心肺基础疾病及代偿能力有关[9,10]。本研究发现,对于单一段和亚段肺栓塞,血浆D-二聚体敏感性不高,可能与栓塞时间较长或栓子较小有关,此类肺栓塞D-二聚体阴性也是导致误诊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累及亚段或单一段的肺栓塞临床表现多样,多发生于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易被基础疾病的症状所掩盖,血浆D-二聚体敏感性不高,不能作为排除的依据。累及亚段或单一段的肺栓塞抗凝治疗预后良好,亚段和单一段之间预后无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1]任玉君,袁代清.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栓塞中的应用[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s2):25-26.

[2]黎秀文,林艺,王力鹏,等.CT肺动脉栓塞指数在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J].疑难病杂志,2016,15(2):150-153.

[3]王海丽,彭如臣.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6,32(6):923-925.

[4]齐文彦,李振坤,侯凤,等.亚段肺栓塞的诊治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3):566-569.

[5]韩洁,孟晶晶,米宏志,等.肺通气/灌注SPECT显像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7,37(2):81-85.

[6]毛锡金,王山山,张林,等.双源CT肺栓塞探测软件及能量灌注成像对外周型肺栓塞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6,32(4):527-530.

[7]柴华,黄榕,韩丹,等.双能CT肺灌注成像评价肺栓塞栓子形态与功能改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17):113-118.

[8]胡杰,李彩英,潘彤,等.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急性肺栓塞右心功能相关参数的可重复性研究[J].河北医药,2016,38(20):3063-3067.

[9]王立宗.急性肺栓塞双能CT肺灌注影像表现与CT肺动脉造影的比较[J].中外医疗,2017,36(21):180-182.

[10]顾志强,李楠,郭君武,等.CT肺动脉三维成像诊断肺栓塞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7(8):25-26.

收稿日期:2018-11-16;修回日期:2018-11-26

编辑/王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