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较的中职创业实践教育探析

【摘 要】创业实践教育在高校和中职校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双方创业教育目标、实施教育过程及途径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指导时,应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利用政府政策便利,鼓励学生从小项目做起,大力扶植小项目的发展。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6-0069-03

【作者简介】陈建明,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通,226011)商贸部主任,高级讲师,特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和营销策划。

一、中职校与高校学生创业实践现状比较

创业教育最早出现于美国,近年来国内的创业实践教育也逐步兴起。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在全国率先进行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创业实践教育在高等学校生根发芽。与此同时,大量的中等职业学校也积极响应号召,走上了“创业实践教育”的转型之路。但基于学校层次、学生类型、授课内容等不同,高校与中职校学生的创业实践现状存在着较大差异。

(一)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同

从自身定位以及所培养学生的类型来看,高校和中职校存在着很大不同。高校是以科研和理论学习为主要内容,利用专业知识与学科之间的相互碰撞培养综合知识型人才,而中职校则专注于专业性技术技能的培养,打造适合就业岗位的技术型人才。

定位不同,学生个人的发展方向自然不尽相同。《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全国2013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2.3%,其中本科毕业生1.5%,高职高专毕业生2.8%。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对近5年全国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统计显示,在直接就业的中职校学生中,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人数和比例逐年上升,人数由45.35万增加到70.24万,增幅达54.88%,2011年达到了毕业生总数的13.36%。从这个角度看,中职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要远高于同期的大学生。

(二)学生创业的形式不同

目前的创业形式主要有临时摊位、固定店面和公司运营三种。由于前两者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资源较少,创业启动资金可以维持在较低水平,对创业人员和团队的要求较低,相比大型公司的复杂运营,大大降低了准入门槛。因此,这两种创业方式是中职生创业的首要选择。

高校学生因年龄、心智、知识储备的不同,创业多选择公司的形式运营。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同专业知识的学生组成创业团队,充分发挥大学所学,不仅解决了个人就业,也为社会提供了一定的就业岗位。

二、中职校与高校学生创业实践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中职校与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目标不同

中职校的定位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懂技术、会应用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其传授的知识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学生在接受一定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需要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掌握能为整个社会发展所用的专业性技术技能,从而实现自我就业,在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上,再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进行创业。

高校的专长是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创新,长于知识的分析与整合,其创业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借用公司的形式将科技、专利等推向社会大众,创造社会财富并且帮助更多人就业。

(二)中职与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不同

高校和中职校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源于学生的知识储备、社会资源等方面的不同。

高校学生不仅接触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学到更多综合性的知识。相比而言,中职校学生学习的大多为专业化且实用性强的技术技能。比如,烹饪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了非常熟练的烹饪技术后,他们的自主创业可能就是开设餐馆,从事个体经营,但若要将其发展成大型的连锁餐饮机构,往往需要专业人士帮忙。

从社会资源方面看,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综合性的发展平台,而更高的实习平台也能让大学生近距离地了解不同领域的公司,积累职场人脉资源,为日后的创业创造条件。而在中职校,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以及下厂实习往往都是限制在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训场所、对口单位,日常交往的人也多为同专业同学、同行前辈,这样较为狭小但专业性极强的人际交往圈子,利于学生毕业后在专业技术领域内的发展,但也是学生选择临时摊位和固定店面来创业的原因。

(三)中职校与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途径不同

从2002年初教育部高教司在9所高校试点创业教育开始,高校的创业教育已初步形成了四种主要模式:1.强调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2.强调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完善学生的创业素质,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3.强调创建创业实践基地,以黑龙江大学为代表;4.综合式的创业教育,即不仅注重以创新教育为基础的创业理论教育,同时还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必要的技术支持,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从前期的知识技能的宣讲、培训到丰富学生的创业素质与能力,甚至切实地为学生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帮助,这四种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创业教育系统。

中职校的创业教育实施途径则有所不同。由于专业性较强,学生也都集中在一个共同的专业领域,因此与本领域内的公司机构的合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学校会与同专业领域内的公司建立用人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切实地体验工作环境,增进工作经验,为其日后的自主创业打下基础。此外,一些学校还设立了创业基金,利用公开比赛等方式,选拔技术出众的人,为其提供自主创业的资金,对个人的创业实践进行扶持。

三、中职校开展创业实践教育的建议

既然中职与高校的创业实践教育存在诸多差异,如何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地开展自身的创业实践活动呢?

(一)以生为本,加强中职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般来说,中职校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介于17岁到19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反叛阶段,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应对能力,自我情绪的控制和调节能力较低,盲目地追求个性与另类。这些个性上的特质不仅使学生难于被管教与沟通,更是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学校应该建立有专业知识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树立“因材施教”的观念,尽可能地了解不同学生的背景与心理状况,以尊重、理解、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让每个学生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鼓励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二)因地制宜,完善中职校学生创业实践机制

1.与同专业领域的单位密切合作,复制创业项目。由于经历和经验等原因,中职学生开创性地开展创业活动有一定难度。为此,中职校应积极与同领域内的创业项目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创业实践机会。一方面,让学生有机会结识同领域内的前辈,学习创业中所需要的技能,积累职业圈内的人脉资源,为以后创业奠定基础。另外,可指导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直接复制企业的创业项目,并结合自身特点加以创新,形成新的创业项目,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

2.发挥学生的“地利”和“人和”优势。创业很大程度上与地方经济社会环境、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有很大的关联。如果能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地理和人脉优势,对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可以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1)帮助学生寻找确立创业项目。中职校的学生基本上以本地生源为主,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更容易获得当地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特色产业发展趋势方面的信息。学校的创业教育应指导他们充分发挥“地利”优势,帮助其寻找和确立创业项目,学校可以开展创业计划书竞赛活动,通过开展具有本地特色、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创业计划书大赛活动,来帮助学生打开创业思路,寻找适合的创业项目、确立合理的创业计划。在举办竞赛活动的同时,开展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历程讲座、创业计划书设计制作讲座等配套活动。

(2)推进学生创业项目落地实施。首先要大力鼓励学生发挥“人和”优势,进行关联行业的创业。创业初期,自身拥有的资源和人脉关系对创业成功与否非常关键,所以,职业学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应指导学生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有一定资源积累的创业项目。如,在创业计划书大赛中,一位学生上交的计划书为“‘可移动的’家电维修店”。据了解,他之所以递交这个计划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家庭有从事电器维修的成员,所以他对该行业比较了解,而且有一定的资源和支撑。他的计划创意十足,且可操作性强,对于这样的创业项目学校应该在场地和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个案例充分反映,从事相同职业的家人能成为学生在职业发展上的有用资源,其家族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一些“回头客户”也成为他创业的宝贵财富。此外,对大赛中出现的有创意的优秀的创业计划书作品,学校应与学生一起分析创业项目确立的原因,论证其优势和可实施性,并为之提供场地和经费进行孵化。

(三)中等职校教育创业项目宜小不宜大

1.从“小”做起,发挥小项目的优势。中职学生实用技术技能强、综合应对能力稍弱这一特性,决定了他们在创业时应多采用个体经营的“小项目”模式。因为“小项目”经营规模较小、没有复杂的管理机制与服务流程,十分适合学生创业实践。如,电子商务专业二年级学生的创业实践,可以指导他们开设“淘宝小店”,并将经营业绩纳入专业考核。所以,学校的创业政策应该向“小项目”倾斜,重点扶持“小项目”,并适度控制创业资金的数额。另外,学校在创业教育引导时,要呼吁学生以个人为主体进行自我创业,即使是团队进行整体创业,也要控制规模,团队内部的分工不应过于复杂,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尽可能地提高工作的效率,从而创造经济收益。这样,即使创业失败,也不会因投入的资金过多而遭受到较大的经济损失,还可以相似的“小项目”创业方式再度崛起。学校要广泛宣传学生“小项目”创业的成功案例,有效激励具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开展创业活动。

2.充分利用政府政策优惠,扶植“小项目”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日趋严峻,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例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开展的SYB创业培训项目,对学生今后开展自主创业非常有帮助。职业学校可积极申请,用好、用足政府的这一培训政策。此外,政府对学生创业还有专项扶持经费,每个项目3000元。学校可以在学生中做广泛宣传,并利用好这一政策来帮助“小项目”创业,甚至安排专人协助“小项目”创业人领取政府创业基金。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柏景岚.高职院校推行创业教育的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1-2.

[3]李成虎,高云.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0(8):17-19.

[4]张湃,刘康生.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及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42-43.

[5]大学生创业故事之三:学生获专利,创办公司成功[EB/OL].http://sc.sina.com.cn/edu/zthd/2012-12-19/153926325.html,2012-12-19.

[6]韩晓琴.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45-47.

[7]吴光明.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问题与解决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4):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