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国内汤亭亭研究述评

[摘要]国内汤亭亭研究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引介性的起步到21世纪前五年的初步发展,再到如今的争鸣状态,研究视角也从单一的女性视角和文化视角向后现代、阈界理论、禅学哲思等多视角发展。今后研究应该注意加强汤亭亭作品国外研究成果的翻译和引进,确立批评中的文本和本土意识,关注研究视野和观点的创新。

[关键词]汤亭亭;研究述评;华裔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292(2014)02-0109-03

[收稿日期]2014-01-10

[作者简介]2013年浙江省社科联立项课题“全球化语境下美籍华裔作家汤亭亭作品中的‘和’思想研究”(2013B113)

[作者简介]宋泽华,杭州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近三十年来,美国华裔英语文学发展迅猛。而汤亭亭(英文名为Maxine Hong Kingston)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汤亭亭于1976发表的第一部作品《女勇士》在美国华裔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似的意义。该书以独特的叙述视角和手法、丰富的文化形象和奇特的故事传说震撼了当代美国文坛,丰富了美国文学的内涵,并获得该年度非小说类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1980年,汤亭亭发表的《中国佬》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和普利策奖提名。1989年汤亭亭的第一部小说《孙行者》同样赢得批评界的高度赞赏,获得美国笔会小说奖。而继《第四和平书》手稿在火灾中被毁十二年之后发表的新作《第五和平书》依然好评如潮。在此期间,汤亭亭还出版了一部诗集《成为诗人》。2006年,汤亭亭出版了《战争的老兵,和平的老兵》,引起了广泛社会关注。1997年,克林顿总统给她颁发了国家人文奖章。汤亭亭也因此成功地获得了当代主要美国作家之一的荣誉,“作品被各种文选收录率最高、大学讲坛讲授得最多、大学生阅读得最多的作家之一。她的《女勇士》还被节选为中学和大学的教材”[1](总序P11)。

一、国内汤亭亭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对于这样一位重要的美籍华裔作家,国内的研究如何呢?据笔者所收集到的材料,到1999年,国内有关汤亭亭的研究有她的三部作品的中译本 , 9篇刊登于外国文学类期刊上的论文,没有专著问世。真正引起国内学术界的重视是从21世纪开始的。从2000年到2004年短短的五年里,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上有关汤亭亭的论文共41篇 ,专著有卫景宜的《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2002),部分涉及汤亭亭的专著有胡勇的《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和程爱民编著的《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等。2005年掀起了一个小高潮,仅这一年,发表在各类学术期刊上的有关汤亭亭的论文就达34篇之多,也是在这一年,以汤亭亭研究获得学位的论文有11篇之多,之后几年汤亭亭研究在量上逐年递增,专著和研究视角也有新的突破。

国内汤亭亭研究起步较晚,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末。这一阶段主要是一些介绍性的工作,研究没有形成规模。如20世纪80年代朱世达刊登在《瞭望》上的《对故土的眷恋:金斯敦与〈女战士〉》; 黄舍骄的《一部〈根〉式的美国华人血泪史——汤亭亭及〈中国男人〉》和范宝慈的《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 。发表在国内的最早的汤亭亭的研究性论文是由李素苗译的《修订美国文学名著录:马克辛•洪•金斯顿的〈中国人〉》和史安斌编译的《汤亭亭的〈女战士〉:自传体文学与文化多元化》 。前一篇文章认为《中国人》明确涉及名著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向名著中的民主民族问题提出挑战,此文提供了看待美国名著录与美国历史身份的新角度。而后者则从女权主义和多元文化的视角分析了《女勇士》一书的泛文化意义,并以这部作品为例说明了后现代文化对自传体文学这一体裁的影响和渗透。非翻译性质的作品介绍性文章则要算王立礼发表于1994年的《汤亭亭:〈第五和平书〉》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汤亭亭当时正在创作的一部新作《第五和平书》的写作缘由和创作背景。而国内第一篇非翻译性质的、也非介绍性质的汤亭亭的研究性论文要算陈旋波1995年发表的《从林语堂到汤亭亭:中心与边缘的文化叙事》 。此文通过林语堂与汤亭亭作品的比较,认为汤亭亭的叙事解构了西方殖民主义文化中心典律,确立了边缘文化的合理价值,为边缘在权威话语中的发声做出了贡献。20世纪90年代发表的文章还有滕守尧的《震撼美国文坛的〈中国男人〉》、由董文胜译的林瑛敏著的《评介三位美籍华裔女作家》、沈甫根的《神话世界的“离经叛道”者——解读金斯敦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华的《华裔美国女作家对中国传统的男权文化的解构——论汤亭亭的女权主义小说〈女勇士〉》和卫景宜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华人英语作品中的话语功能——解读汤亭亭的自传体小说〈女勇士〉》 。总的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经历了由作者作品介绍到运用相关理论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审视,主要是从文化的角度看神话移植,从解构和女权主义的视角看中国传统的男权文化等。但无论是论文的数量还是深度都还局限在比较狭小的范围内。在这一时期所有汤亭亭的研究中,张子清教授做了非常重要的引介工作。由他校译的汤亭亭的三部作品的中译本的陆续出版,为汤亭亭在国内的研究从英语机构向中文机构的扩展和深入提供了最基本的文本材料。在这套书题为“美国华裔文学”的总序中,他首次界定了华裔文学及其发展和被接受的原因,并在书后附录了他原载于《文艺报》1994年11月12日第6版对汤亭亭的访谈录《东西方神话的移植和变形——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汤亭亭谈创作》。此文对我们理解汤亭亭作品中变形的中国经典文本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个阶段是21世纪初前五年。从2000年到2004年短短的五年是国内汤亭亭研究的一个发展期。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上有关汤亭亭的论文共41篇,研究主要集中在汤亭亭的《女勇士》一书上,但比20世纪的研究有了量的飞跃和质的突破。首先,在这个时期出版专门研究汤亭亭作品的几部专著。《西方语境中的中国故事》一书以汤亭亭的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中的中国书写放在美国华裔英语文学史、美国华人史以及美国文化等三重背景下,借鉴西方文化理论、后殖民理论、后现代主义写作理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其进行互动性研究和跨文化审视,指出具有双重文化身份作家的文学创作与西方主流霸权话语之间的内在对抗性,并肯定了这种改写中国文学经典故事、建构新的华裔文化形象的价值[2]。《文化的乡愁》 一书研究的是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汤亭亭作为美国华裔作家的代表,其作品当仁不让地成为重点研究对象。《属性和历史: 解读美国华裔文学》 一书系统论述美国华裔文学的显现和发展。其次,出版了一本题为《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论文集,这其中收录了研究美国华裔文学的总体情况和其他华裔作家作品研究的论文,也收录了专门研究汤亭亭的5篇论文。再次,在短短的5年里,国内主要外国文学类期刊上发表的汤亭亭的研究性论文就有40多篇。从批评的视角看,探讨文化冲突与交融、文化对话、文化身份的重构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方面的论文占了近一半,其他的文章从女性主义、叙事策略、创作思想、东方主义批评视角等角度出发探讨汤亭亭的作品。从文本研究的角度看,分布十分不平衡。在这40多篇论文中,针对《女勇士》的研究论文为23篇,从文化、叙事、主题、女性主义等角度对汤亭亭的总体研究为16篇,而剩下的2篇是从创作手法和身份界定的角度专门针对《中国佬》的研究,至于汤亭亭的其他作品《孙行者》、《成为诗人》(To be the Poet)和《第五和平书》却没有专门的研究论文。

第三个阶段,从2005年至今,国内汤亭亭研究可谓百花齐放,向纵深发展。仅2005年一年发表在各类学术期刊上的有关汤亭亭的论文就达34篇之多,2004年以前以汤亭亭为研究对象的硕士论文总共9篇,而2005年这一年里以汤亭亭研究获得学位的论文有11篇之多。到12年底,有121篇硕士论文和17篇博士论文专门研究汤亭亭作品,可以说研究生成为汤亭亭研究的主力军。这一时期刊登在各类期刊上的有关汤亭亭作品研究的论文达400篇之多。从文本研究看,这一时期的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汤亭亭的第一部作品《女勇士》,研究视角开始向汤亭亭的其他作品延伸。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以《孙行者》、《第五和平书》以及汤亭亭的最新作品《战争的老兵,和平的老兵》为研究对象的文章。研究的视角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原先盛行的女性主义、文化批评和叙事策略,出现了从后现代主义视角探讨《孙行者》的论文,比如张龙海2005年发表于《外国文学》的《戏仿、语言游戏、神秘叙事者、拼贴——论汤亭亭〈引路人孙行者〉中的后现代派艺术技巧》一文分析探讨了戏仿、语言游戏、神秘叙事者和拼贴等后现代技巧的应用,从文化批评回归到文学作品本身的文学性研讨上。这一时期还涌现了《第五和平书》的五篇研究文章,这些文章基本以探讨和平、反战的主题思想为主,另有一篇文章研究汤亭亭以集体创作方式创作的最新作品《战争的老兵,和平的老兵》,探讨作品中的“禅学”思想以及和平意识。张子清从阈界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了汤亭亭的作品。在专著方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2005年出版了高鸿的《跨文化的中国叙事——以赛珍珠、林语堂、汤亭亭为中心的讨论》。复旦大学出版社引进了国外对汤亭亭的研究专著《语言的铁幕——汤亭亭与美国的东方主义》,此书作者林涧从其美国后现代小说研究的学术背景出发, 对汤亭亭小说展开了后现代小说的艺术形式分析, 从而跨越了批评界原有的种族与社会性别分类, 将汤亭亭置于西方元小说的传统中加以重新分析和评价[3]。《华裔经验与阈界艺术》由南开大学出版社于 2007年出版,作者方红从阈界艺术的视角对《孙行者》进行剖析。黄芙蓉的《记忆传承与重构》于2009年出版,将文化理论与媒介、历史、意识形态结合,分析汤亭亭的作品中华裔美国人的身份认证问题。探讨她的小说是如何通过人物关系、情节发展、写作手法等揭示文化系统对人物身份构建的意义和作用方式,进而推及美国社会中华裔族群的身份构建问题。

综上所述,汤亭亭国内研究经历了从20世纪的起步到21世纪初的初步发展,到如今的争鸣状态,其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为论文及部分专著。研究视角也从单一向多视角发展。目前已经有相当深入研究的为西方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书写、两种文化的冲突和交融、身份构建等方面。就作品而言,《女勇士》无疑被研究得最多,尤其是其中的女性主义思想被挖掘和研究得最透彻。

二、国内汤亭亭研究的不足及建议

如上所述,国内对汤的研究在某些方面有了相当的深度。但就作品译介来看,与汤亭亭这样一个“作品被选入文集最多、被美国大学生阅读得最多的至今仍在耕耘的美国作家”[4],并且是华裔作家的事实是不相符的。汤亭亭只有三部作品有中译本,并且每部中译本也只有一个版本,而《成为诗人》、《第五和平书》和《战争的老兵,和平的老兵》都没有中译本。因此,在作品译介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就研究文本而论,存在集中扎堆的现象,如一半以上的研究论文都集中在汤亭亭的第一部作品《女勇士》上;近几年才出现为数不多的《孙行者》、《第五和平书》和《战争的老兵,和平的老兵》这几部作品的研究性论文。就研究视角来看,虽然越来越多的批评者运用诸如文化、女性主义、东方主义、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阈界理论、禅学等理论作为支撑,使得国内对汤亭亭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但我们也发现目前还缺少其他理论对作品进行探讨。应该说汤亭亭的《女勇士》描写了一个华裔女孩的心理发展史,并且运用了大量的中国神话,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心理分析和神话原型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剖析?再比如,《中国佬》中插入了大量的历史和法律文本,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对作品进行观照?汤亭亭作品中出现的大量的中国经典故事和文本的改写和移位是否真的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形象的树立?汤亭亭的作品是否真的是自我殖民?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需要我们树立一种批评的本土意识和视角来继续深入探讨。此外,汤亭亭的作品对于全球化语境下的人类生存问题具有独到的见解,虽然有文章探讨汤亭亭的某部或者几部作品之间的主题联系,但缺乏将汤亭亭的所有作品作为一个整体对象来探讨的深层研究。在现有的汤亭亭作品研究中, 介绍性、描述性研究比较多, 对具体的题材演变、发展和风格变化等缺乏细致的研究, 更缺乏系统的理论提升性成果。由于文化批判方法的引入, 部分研究者忽略对文本的文学性阅读, 而将其作为文化载体进行社会学或人类学研究, 造对文学本身的偏离。我们相信随着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 必定会有更多的学者对这一领域感兴趣,届时国内汤亭亭作品的研究必定会得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子清.与亚裔美国文学共生共荣的华裔美国文学:汤亭亭《中国佬》[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卫景宜.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M].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3]盖建平. 揭开语言的铁幕[J]. 外国文学,2008(3)

[4]Skenazy, Paul and Tera Martin. ed. Conversations with Maxine Hong Kingston[M].Jacks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i, 1998: ⅶ

[责任编辑薄刚]2014年第2期(总第21期)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No2,2014Total No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