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预防PICC置管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观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对性护理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74例PICC治疗的肿瘤患者, 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 各37例。参照组采用一般护理, 干预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干预后, 干预组患者SAS评分(39.68±3.27)分、SDS评分(34.23±2.68)分均低于参照组的(45.46±3.25)分、(42.16±3.0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8.11%低于参照组的29.7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患者满意度97.3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8.3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肿瘤患者PICC溶栓治疗中, 采用针对性护理, 能够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 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满意度。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6.107

肿瘤化疗、放疗期间, 因PICC靜脉穿刺置管治疗, 化疗药物往往直接与患者的外周静脉接触, 虽然可减轻患者的穿刺痛苦, 减少炎性反应, 但因PICC治疗容易受到临床多种因素的影响, 使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增高, 甚至严重时易引起肺栓塞等疾病, 致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1]。因此, 早期确诊PICC并发深静脉血栓并予以对症治疗及护理对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和保证生存质量具有促进作用。故本研究以收治的74例肿瘤患者为对象, 给予一般护理与针对性护理,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2月于本院收治的74例PICC溶栓治疗的肿瘤患者, 纳入标准:经病理学诊断, 均确诊;患者家属对本研究内容全部知情, 并在知情书上签字。排除标准:合并重度器官病变、恶性肿瘤疾病、精神与认知功能障碍者;家属与患者本人对研究内容一无所知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 各37例。参照组年龄35~65岁, 平均年龄(50.09±5.03)岁;病程3~12个月, 平均病程(7.58±1.57)个月。干预组年龄36~65岁, 平均年龄(50.54±4.90)岁;病程4~12个月, 平均病程(8.06±1.62)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参照组 采用一般护理, 置管后严密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观察, 检查PICC是否漏液, 封管, 冲洗管内液体, 静脉输液器采用胶布固定。

1. 2. 2 干预组 采用针对性护理:①急性期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患肢提高位于心脏水平以上, 弹力绷带正确使用, 以防止血流回流;同时对患者的肢体、皮肤颜色进行观察, 测量患肢周长、直径, 叮嘱患者注意患肢禁止输液、剧烈运动[2]。②用药期间, 合理控制药物剂量、控制输注速度, 药物配比要求现配现用;病情观察做好记录, 而溶栓治疗期间定期抽取血液样本, 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出血、意识改变等现象。③深静脉血栓形成前期, 栓子稳定性发生变化, 容易出现脱落等现象, 故根据特征, 责任护士给予肺动脉栓塞预防措施;同时对患者的生命指标、体征变化加强监护, 期间出现血压下降等变化, 及时上报并给予患者高流量氧气吸入[3]。④护理期间对患者饮食进行调整, 合理给予易消化的高蛋白、纤维素饮食, 以防止排便艰难;对患者穿刺部位及身体按时清洁, 清洁过程中注意水温, 以防止冷热刺激引起静脉收缩, 阻碍血循环。⑤因病情的影响, 患者往往产生焦虑、抑郁情绪, 不愿再配合护理服务, 故护理期间结合临床实际情况, 制定专项护理措施, 适量放置书籍、播放音乐和娱乐节目, 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 减轻家人的心理负担, 提高护理配合度[4]。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其中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SAS、SDS进行评价, 每项1~4分, 共20条目, 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情绪越差;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患者满意度采用科室自拟满意度评定表进行评价, 总分100分, 90~100分表示满意, 70~89分表示一般, ≤69分表示差[5]。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 干预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干预后,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是PICC溶栓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 临床对该并发症经过调查, 发现PICC置管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为5%~30%, 且诱发因素包括:接受PICC溶栓治疗血管内空间占据、血流速度等, 另外穿刺期间因操作失误会引起的血管内膜损伤继而引起深静脉血栓的发生[6]。因此, 针对PICC溶栓治疗期间, 为预防PICC并发深静脉血栓, 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 针对性护理根据临床实际情况, 结合病情, 给予患者患肢护理, 确保血液循环, 按时测量患者的患肢周径, 以防止发生水肿现象, 进而减少诱发血栓形成的因素;另外护理期间, 根据血栓形成前特征, 观察栓子是否存在脱落, 如果存在异常, 说明患者存在肺栓塞风险, 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减少患肢剧烈运动, 尽量防止患肢血管挤压、清洁水温冷热刺激等事件;PICC置管后, 向家属患者详细分析血管内壁机械刺激与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 叮嘱患者按时服用药物, 合理调整饮食营养方案, 确保身体状态符合临床治疗标准;对患肢是否出现水肿、穿刺时是否渗液、出血等现象进行观察, 以防止静脉血栓发生;最后给予心理疏导, 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与护理, 减少焦虑、抑郁情绪, 提高其护理服务配合度[7, 8]。

综上所述, 对PICC溶栓治疗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不仅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 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态, 使其更加满意护理服务,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新娟, 郭杰, 田素斋. 精细化护理预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研究.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9(5):594-597.

[2] 徐慧琳. 安全管理路径在儿科PICC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A2):327-328.

[3] 马超慧, 蔺亚莉. 护理干预冠脉搭桥术后患者PICC后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血栓与止血学, 2017, 23(5):850-851.

[4] 刘芬, 刘德军, 徐月, 等. 老年住院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7, 20(2):142-146.

[5] 李华春, 江庆华, 王小雪, 等.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继续保留导管的护理对策.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7, 30(3):238-241.

[6] 陈娟婷. PICC置管在食道癌患者术后的应用及临床护理. 西部中医药, 2017, 30(12):126-128.

[7] 杨少军, 晏维荣. PICC置管在食管癌78例术后胃肠外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20):4951.

[8] 陈娟婷. PICC置管在食道癌患者术后的应用及临床护理. 西部中医药, 2017, 30(12):128.

[收稿日期:2019-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