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壮汉双语教学出现的新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实现“两基”,义务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是,随着壮族聚居区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壮族人越来越多,壮族聚居区的壮语交际强势地位逐步减弱,壮汉双语教学碰到了新问题、新困难。正确认识当前壮语强势地位减弱的问题,进一步思考壮汉双语教学目标、任务、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是我们目前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壮语强势地位减弱的交际用语现象。

(一)汉语逐步成为壮族农村儿童在家庭里的主要交际用语。能说普通话是壮族农村群众文化素质提高的体现,说好普通话才能走天下的思想观念,促使壮族农村家庭的主要交际用语从壮语逐步转向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因此,目前在较发达地区的壮族农村家庭主要交际用语已经是普通话,特别是70后、80后这些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年轻人组成的家庭更是如此。普通话已经逐步成为壮族儿童在家庭里的主要交际用语。

(二)汉语逐步成为壮族农村儿童在学校中的主要交际用语。受家庭语言环境及学校教学语言环境的影响,学生在学校已经自觉地运用普通话作为主要的交际用语,在较发达地区的壮族农村学校,不仅中高年级的壮族学生用普通话交流,就连刚刚进入学前班的幼儿都能用普通话流利地与教师、同学及到学校参观访问的领导专家进行交流。普通话已经逐步成为壮族儿童在学校的主要交际用语。

(三)汉语逐步成为壮族农村儿童在社会上的主要交际用语。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改革发展,农村家庭发家致富已经成为现实。富足的生活使人们的活动范围更加宽广。壮族农村儿童到市场购买自己心仪货物需要用普通话同其他人交流;跟随父母到城市旅行需要用普通话同商人、服务员交流;跟随父母到县外、区外非壮语区走亲戚需要用普通话与亲人交流。由此,普通话已经逐步成为壮族儿童在社会上的主要交际用语。

二、壮语强势地位减弱是改革开放的结果。

(一)国家经济社会改革的结果。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壮族农村家庭普及了电视、电脑,外出务工、学习交流人员不断增多,这就要求壮族农村群众必须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以满足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导致壮族农村常用语言形成多元化格局,壮语强势地位逐步减弱。

(二)广西教育改革开放的结果。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事业得到大发展,一是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跨入免费教育阶段。全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提高,初中毛入学率达到了100%。二是中等教育结构大幅调整,中等职业教育跨入与普通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大幅度提高。三是高等教育快速扩大规模,跨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四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跨入“应助尽助”阶段。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各阶段学生的资助工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特别是近年来,启动高中阶段资助工作以后,全区形成了全链条的资助体系,实现了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这些成就,使壮族农村孩子享受了良好的教育,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机会越来越多,汉语词汇越来越丰富,汉语表达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等之间的交流逐步趋于普通话,壮语强势地位逐步减弱。

(三)广西开展壮汉双语教学的结果。壮汉双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壮汉兼通的人才。一直以来,广西经过不懈的努力,探索出很多行之有效的壮汉双语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了很多壮汉兼通的壮族农村学生,使壮族聚居的农村交际用语更加多元化,壮语强势地位逐步减弱也是开展壮汉双语教学的成果体现。

三、壮语强势地位减弱给现行的壮汉双语教学带来的影响。

(一)学生主要交际用语的转变削弱了学生学习壮文的兴趣。一是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的交流活动中壮语的运用范围逐步缩小、壮语的功能逐步减少。二是国家实施推广国家通用普通话的政策,使普通话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通用语言。三是当前学校、社会评价学生文化、交际能力的方式是以汉语测试、考查来完成。所有这些,都会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壮文的前程渺茫,学习壮文的兴趣不浓。

(二)“以壮为主,以壮促汉”的教学策略實施困难。“以壮为主,以壮促汉,壮汉结合,壮汉兼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壮文进校教学策略,是以当时壮族农村壮语是强势交际语的条件下,根据语言与思维发展规律,人用母语思维的习惯提出的,目的是让在壮语环境下长大的壮族农村儿童通过壮文的学习,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能力,从而开发学生智力。在当时的条件下,“以壮为主,以壮促汉,壮汉结合,壮汉兼通”教学策略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有的一年级学生就能用壮文来写文章,并发表在《广西民族报》上。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壮族农村地区语言环境的变化,实施“以壮为主,以壮促汉,壮汉结合,壮汉兼通”遇到了困难。首先,学前班壮文声、韵、调、拼“四会”难过关,原因是学前班的大部分孩子仅会讲简单壮语或一点也不会壮语。现在使用的学前班壮文语音教材的编写是按照农村常见的动物、植物等图片来帮助学前儿童学习壮文声、韵、调、拼,但是由于学生不认识这些动物、植物的壮语名称,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造成声、韵、调、拼“四会”过关难。其次,壮汉同步教学难,学前儿童壮文基础的不牢固,使一、二年级的学生壮文水平发展不平衡。学生汉语水平强于壮文水平,打乱了“以壮为主,以壮促汉”教学方式,造成课堂教学中壮汉同步教学实施困难重重。

(三)壮族儿童壮语词汇贫乏造成壮文阅读理解困难。壮语强势地位减弱,使农村地区的壮族人用壮语来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加之壮语借用汉语越来越普遍,使得壮语原始词汇丢失严重,壮族儿童接触、学习和掌握的壮语词汇大大减少,学生壮语词汇贫乏,导致学生在阅读原始壮语词汇较多的壮文教材和读物时,碰到的生字、生词很多,造成学生壮文阅读理解困难,削弱了壮文利于培养学生提前读、写的功能。

四、壮语强势地位减弱下的壮汉双语教学新思考。

我们应该认识到,壮语强势地位减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如何正视壮语强势地位减弱的现象,正确有效地开展壮汉双语教学,是我们民族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进一步思考壮汉双语教学目标、任务。今天,在壮语强势地位减弱的环境下,壮汉双语教学的目标、任务又如何制定呢?笔者认为壮汉双语教学的目标、任务应该包含有:一是利用母语优势开发壮族儿童优势;二是培养壮汉文读、写优秀的学生;三是促进壮族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

(二)进一步探索壮汉双语教学模式。30年来,我区壮汉双语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地探索有效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1980—1990年,学习其他省区经验,壮汉双语教学模式是一至二年级各学科全部以壮文授课,三至六年级以壮文为主,三年级开始学习汉文;1991年至今,学前班开始壮文声母、韵母、声调、拼音等壮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一至六年级实行壮汉双语文同步教学,壮文教材是利用从相应年级的汉文教材编译的教材。这些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教学模式基本符合当时壮语强势地位的语言环境,对当时壮汉双语教学指导是有效的。

在壮语强势地位减弱的背景下,必须重新思考壮汉双语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壮语新环境下壮汉双语教学模式要达到: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壮文的兴趣。第二,强化壮文基础知识学习和积累。第三,利于学生壮文实践。

模式的基本框架为:一是教材。教材由教育厅编写,内容要适应学生积累和掌握壮语文知识,要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等。二是教师。由专职教师担任。三是时间。学生学习时间要有保障,学前班一周不少于10课时,低年级段一周不少于4课时,中高年级不少于一周2课时。四是介入。学前班开始学习壮文声母、韵母、声调、拼音。五是性质。壮文作为一至六年级必修课程。

(三)进一步完善壮汉双语教学评价体系。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壮汉双语教学工作科学、规范、持续、有效推进的有力措施之一。壮汉双语教学评价体系要根据壮汉双语教学目标构建。

⒈确定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标准。主要是从对壮汉双语教学工作重视程度,管理措施方面来衡量,包括是否安排有主管领导、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师、保障机制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

⒉确定学校的评价标准。主要是从壮汉双语教学环境营造、课程实施、专任教师安排和待遇、学生壮文水平测定等方面来制定评价标准。

⒊确定教师的评价标准。主要从壮文教学资格、能力、效果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

⒋确定学生的评价标准。主要从学生壮文学习态度、壮文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弘扬等方面进行评价。

⒌确定激励的标准。主要从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方面确定激励的主要标准。精神奖励方面:一是定期对表现突出的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学生评优、評先。二是搭建壮汉双语教学科研平台,给予优秀教师诸如省、市级专家、骨干等荣誉,选送优秀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和考察。物质奖励方面:要给开展壮汉双语教学工作优秀的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发放奖金,在教学设备设施、项目建设等方面适当给予倾斜。

(作者单位:广西武鸣县教育局语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