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的乐观水平现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摘要〕为探寻大学新生乐观水平现状及其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的归因风格问卷和伯恩斯的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同时对300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测查。研究发现:大学新生对生活事件的归因风格多呈悲观的倾向,整体乐观水平较低;性别差异对于该群体的归因风格存在显著性影响;该群体的认知功能总体上较为协调,但存在一定的完美倾向和较强的资格感;该群体的归因风格综合得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认知功能的诸多因子之间存在多对相关关系。可通过调整大学新生的价值观念来培养其乐观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乐观;归因风格;认知功能;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7)01-0110-08

(一) 乐观的概念与研究焦点

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自20世纪中叶以来,心理学主要关注对心理疾病的理解和治疗,存在一定的病态心理学取向,在Seligman等一些心理学家的努力下,“积极心理学”终于在世纪之交建立,它关注人类的优势及其积极机能的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由消极向积极的转向。[1](4-9)而乐观作为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在积极心理学运动的推动下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学界关于乐观的定义尚不统一,广受认可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Scheier和Carver(1985)提出的乐观人格倾向理论(气质性乐观),即认为乐观是对未来积极事件发生的稳定预期[1](171),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乐观测量的单维模型。此后,Marshal、Schweitzer等又分别发展了二维模型和多维模型。[2]另一类是以Seligman(1998)为代表的乐观归因(解释)风格理论。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对成功或失败归因时表现出的一种稳定倾向。[3]Seligman从“习得性无助”出发,将乐观与悲观看作一种相对稳定的归因风格。他认为,乐观者会认为坏事是由暂时性、偶然性、非人格化的因素所引发的,而好事是由永久性、普遍性、人格化的因素所引发的,从而形成乐观归因风格;相反,悲观者会将坏事视作永久的、普遍的和人格化的,而将好事视作暂时的、偶然的和非人格化的,并形成悲观归因风格。[4]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三因素的归因风格模型。本文依据后者对于乐观的定义而展开。

近年来,学界关于乐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乐观与个体的人格特质、身心健康、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等的关系研究以及乐观水平的测量等方面。[5]具体到大学生群体,在Seligman提出乐观的归因风格理论之后,国外一些学者针对该群体的乐观与归因方式展开了研究,再次印证了这一理论——大学生的乐观水平与归因方式不但高度相关,而且可以相互预测,即个体的乐观水平越高,在消极事件中越能够采取积极的归因方式,并接纳现实;反之,个体对消极事件进行暂时的、偶然的和非人格化的归因时,其乐观水平也较高。[6]此外,Schweitzer、Kelly等多位学者的研究均表明,大学生的乐观水平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生活满意度越高,或抑郁程度越低,其乐观水平越高。国内的研究现状大抵相仿,主要聚焦于该群体的乐观水平现状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马元广等[7]探讨了归因风格对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影响,发现归因风格是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间的部分中间变量。而袁莉敏等[8]通过问卷调查再次证明了归因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呈負相关,与抑郁呈正相关,悲观者的归因方式比乐观者更悲观。与之相近,积极归因风格更强的大学生,其主观幸福感往往更高。[9]此外,张彩霞[10]从自我意识、学业成就、情绪表达、人际关系、择业心理等方面全面分析了不同归因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并认为乐观的归因风格有助于其学习、生活和择业的全方位发展。

(二) 认知功能及其与乐观的关系

认知功能是个体感知事物、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隐含着多种价值倾向。“功能失调性态度”(Dysfunctional Attitudes)是Beck于20世纪60年代所提出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中的概念,意指认知功能失调者倾向于以严格和完美的标准去评价自己及他人,是一套非现实和完美主义的信念系统。[11]而Burns将这一概念应用到探寻抑郁症的根源中去,深入挖掘情绪波动的“隐性假设”。他指出,隐性假设是个人定义自身价值的“公式”,决定其理念和自尊的建立,并影响其情绪状态的转变。即,人们之所以会产生情绪波动,是因为过度追求赞美、爱情、名利或完美,而找出并反驳这一自挫式的思维体系则可以实现由抑郁情绪向积极情绪的过渡,从而提升自我,收获快乐的生活。[12](214-216)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功能失调性态度的关注不多,主要集中于量表适用性[13]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4]等方面,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也有部分学者注意到了归因风格与认知功能所蕴含的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在“运气归因”的维度上与“注重人际关系和谐”的价值观呈显著的正相关。[15]事实上,乐观、认知功能均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并且从两个不同层面分别指向积极情绪的内在心理机制,因而探究二者之间的潜在关系对于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另一方面,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机构,尤其要时刻关注学生(特别是新生)的心理健康,通过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其乐观水平,促使其认知功能协调发展。基于此,本研究聚焦于大学新生的归因风格和功能失调性态度,试图探究该群体乐观水平与认知功能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某高校的大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3月向其发放归因风格调查问卷和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各300份,分别回收有效问卷244份,有效率为81.3%。其中,男生126人,女生118人,男女比例63:59;被调查者年龄为19±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