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平台下案例教学法的适用要求


  【摘要】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方法,在高校课程中得到广泛适用,使用案例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弥补社会阅历不足等造成的理论理解上的不足,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案例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当然,这对案例的选择、教师以及学生都有特殊的要求,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网络平台下案例教学法的适用要求进行探讨。
  【关键词】案例教学 思维能力 实践能力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0.09.048
  
  案例教学真正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形成和运用,是在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医学院和法学院,随后哈佛大学商学院也采用案例教学法并列入主干课程。此后案例教学法从美国传播到了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有学者认为,案例教学法“是以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前沿性的案例为教材,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判断和决策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一、基于网络平台下的案例教学的优势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和网络频宽的改善,各种数字化资源质量的同步发展,为建立新的“网络教学资源中心”奠定了基础,网络教学系统也不断改进,基于网络平台下的案例教学就越来越成为必要,和传统的案例教学不同,它主要以数字资源比如视频音频文件为主,广泛借助于海量的网络资讯而不是传统的纸质资源,也不再是在课堂上的讲授,而是在网络上教和学,通过教师来引导学生学习。相比传统案例教学,基于网络平台下的案例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一)学生的参与程度高
  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由于没有授课时间的限制,任何学生都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发到讨论区,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且可有效解决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时间的冲突。
  (二)学习的灵活性强
  在传统案例教学中,由于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而网络案例教学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并且讨论的内容都会保留在网上,供学生反复观摩,对案例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继续深入讨论。
  (三)互动性好
  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在阿络上进行实时或非实时交流,交流会更充分。教师不仅可以回答每位学生的问题,而且能得到学生对案例课效果的及时反馈,不断改进教学。
  
  二、网络平台下案例教学的适用
  
  许多人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举例教学,只是在课堂讲授中举一些例子用来说明所讲的理论。其实不然。案例教学的一个关键是使用的教学材料是案例。案例是典型性事件,是不加入评论和分析的真实的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着需要考虑或者解决的疑难问题。故而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能够启发、引导学生对案例涉及的问题进行思考、辩论和推理。在分析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从交流、讨论过程中,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对问题的洞察力。
  基于网络平台的案例教学重在让学生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分析问题能力、与人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而不是让学生去找正确答案。现阶段,高校很多课程都广泛应用多媒体,并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教学,很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笔者在讲授演讲与口才课程及法律基础课程时,都深刻感受到了网络平台的强大优势。笔者了解到,很多高校课程的开设情况基本上是低年级开基础理论课,高年级开专业实践课。在学习基础课阶段,大学生普遍仅掌握着一些基本的知识,很多专业知识尚未涉及,同时因为社会阅历较少,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困难。如法学基础课上低年级学生相对较难以理解公司法人制度,新闻专业基础课上刚入学的大学生相对难以理解新闻专业主义等。因此,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效果不够理想的情况下,结合网络平台使用案例教学,能较好的达到效果。
  当前,基于网络平台的案例教学广受关注和讨论,但更多的是集中在不同专业、各门课程的讨论。事实上,笔者认为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方法,在高等教育课程中应该是各类学科专业皆可适用的。自然科学也好、社会科学也罢,都有理论基础课,也都有实践课程要求,都能从网络上找到帮助,专业的不同并不影响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一目的。基于网络平台的案例教学适用于理解并掌握某一理论的原理或基本概念案例;适用于了解实践中的典型事例;适用于扩大学生的想象力和视野,完全可以用来展示有关理论,解释为什么这个事件应该这样处理而不应那样处理。同时,网络强大的传播作用可以起到助推器的作用,让案例教学更好地介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
  
  三、网络平台下对案例教学的要求
  
  在网络平台下案例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效果,与案例的选择,教师的能力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都有很重要的关系。
  (一)对案例的要求
  选择经典的案例。案例是现实生活的剪影,相比枯燥的理论,当然是以鲜活生动见长。在教学当中,使用案例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最为有效的方法。但如果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势必会降低教学的质量,因而必须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另外,经典的案例在网络上也易于查询,分析讨论也较为广泛,各种观点的碰撞可以更好地引发思考。
  选择时效性强的案例。时效性也是网络追求的目标之一,选择时效性强的案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发生在日常的生活之中的案例,学生更能够了解情况,参与讨论。因为案例教学本身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弥补学生对现实社会不够了解而采用的教学方式。因而,选择时效性强的案例,必定更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
  成功的选用案例,是案例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除了选用具有典型性、时效性的案例之外,还可以考虑案例的前沿性、争议性、客观性、趣味性、实用性等因素。
  (二)对教师的要求
  分析研究能力。案例选择的过程也是教师对特定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典型案例有利于教师提高分析研究能力。案例越典型,揭示的问题就越具有研究价值,越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思考。网络的海量信息,对教师的分析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选择适合的案例,搜索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是首要的。
  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案例教学如果掌握不好、引导不利可能会导致教学效率较低的情况。案例教学常常是以学生参与讨论为主,讨论的时间长短、讨论的效果如何、讨论的内容是否准确,往往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如果在案例教学上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极可能造成学生局限于一大堆现象分析的杂乱中,因而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引导能力。尤其是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中,要能够适时利用网络的即时信息。如笔者曾经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时下热点案例进行讨论,讨论之后可以马上打开网络看最近的进展。此外,结合网络多媒体教学,不断进行创新等都是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三)对学生的要求
  分析能力。案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见长。开展案例教学,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但相对应的,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也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大学生可以通过对网络信息的分析,逐步培养思考分析能力。事实上,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知识、学习经历,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合作能力。案例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通过合作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讨论案例的阶段即是学生通过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阶段。在基于网络的前提下。信息共享阶段同样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主要以合作讨论的形式为主,分析过程也是学生增强合作意识,掌握合作技能、技巧的过程。
  此外,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个性化的学习能力等等,都是案例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
  当前大学生生活阅历少,同时由于很多方面条件的因素,实践锻炼的机会不多。掌握知识的程度受到制约。在网络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情况下,发挥其优势结合案例教学能让学生把很多与现实不相符合的想法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自觉地摒弃,从而促使学生扩大视野,思考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和途径,把理论和实际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责编 黄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