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形态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

【摘要】 我国本科医学教育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部分,医学实验等实践教学改革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医学教育应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淡化学科界限,促进各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是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就医学形态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探索,引导实验教学模式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器官和系统为中心,从而创建一个以传授系统性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科研能力为目的的实验课程体系。

【关键词】 医学形态学; 实验课程体系; 改革

我国本科医学教育迅速发展,办学规模逐步扩大,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迈入大众化时代,其质量问题始终是值得关注的焦点[1]。医学教育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基础医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临床医学教育的进一步完善,从而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医学人才。医学实验等实践教学改革是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2]。

1 医学教育的三种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有如下三种模式:(1)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欧美多数医学院及受欧美影响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医学院多采用这种教学模式。(2)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北美一些医学院开发出该教学模式,强调基础医学与临床结合,以淡化学科的界限,我国个别医学院曾进行过试点。(3)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前苏联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医学教育以学科为中心进行,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部分,其中基础医学又分为形态学与机能学,形态学课程包括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和病原生物学等。每门课程都有独立的教研室,其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国家有统一或规划教材)和实验课(多为本教研室自编或协编实验讲义),由该教研室的教师负责理论和实验教学,一般先上理论课,后上实验课,先后同步进行[3]。

由于医学需要记忆的东西多、学生课业压力大,我国的医学教学仍延续着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4],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系统的完整的知识被人为分成的诸多学科所分割。机体是由多个系统构成的,生命的意义在于机体内各系统功能有机结合形成的“整体性”,健康的机体一定能够在神经体液调节下,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互相协调,保持内环境稳定,而且内环境一定能够与外界环境相协调。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系统性的完整知识被人为分成的独立课程所分割,例如“肺结核”这一疾病,解剖课讲解肺脏的正常形态,组胚课讲解其组织结构,一年后微生物课讲解肺结核发生的原因,病理课程讲解肺结核的病理变化。这样“肺结核”这一完整知识的学习就在两年多的时间内,由四个教研室分割成四段完成,而每讲一门课时必须有一定的重复,同时又都不是一个完整的知识。

医学教育应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淡化学科界限,促进各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是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

(2)实验教学投入效益差和对实验课重视不够。以四个形态学教研室为例,原来每个教研室分别独立地进行实验教学。但由于同属于医学形态学范畴,实验方法相近,部分实验内容重复,许多实验仪器和设备相同,因此,学校有限的教学经费只能分散投资到各个教研室,造成一定程度的重复投资。这不仅对各教研室的实验教学经费投入不足,还降低了各教研室的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

实验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各种基本实验方法,进而综合运用多学科的融合知识,培养其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是按照课本设定的内容进行验证性实验,实验教学内容根据各教研室条件可多可少,没有全国统一要求。学生实验主要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技术路线进行操作,以保证成功率,这样培养的学生很少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甚至很少向老师提出问题,缺乏探究真谛的热情,其结果表现为学生知识面狭窄,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5]。实验过程中,仪器太少时就采用示教方式,减少了学生的动手机会。每次实验为3~4个学时,除了进行实验操作外,还要完成实验报告,所以实验内容较简单。最后在期末成绩中实验课成绩只占10~15分。这种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方式决定其难以得到师生的高度重视。验证课堂讲授的理论是传统实验课的主要目的,近年来理论教学内容愈来愈深入,在教学实验室里验证课堂教学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

2 医学形态学实验课程改革的设想和做法

医学教育应尽量淡化学科界限,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教学,可以设想在课堂上按系统进行理论课教学。但对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将打乱整个教学秩序,需要重新编写所有的教材,教师知识结构也不适应。在当前进行系统性理论教学改革,难度太大。按学科分段进行教学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有了成熟的经验,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医学专业优秀人才,绝非一无是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亦非完美无缺。所以按系统进行理论课教学改革可行性差。

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理解,且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综合创新能力以及职业意识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6]。另外,改革实验教学模式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7]。笔者所在学校将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等合并成为医学形态学实验室,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优化组合和共享。同时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显著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为进行深层次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平台。

实验课教学应该能够达到如下的目的:(1)传授知识:通过实验课学到“系统性”、“整体性”的医学知识,而且学到的知识与理论课知识不一样,是“看的见,摸的着”的知识。(2)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前进永不衰竭的动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应该是教育的核心任务。创新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因为实验课就是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中学习知识,所以在实验教学的实践中最可能发现问题,因此,实验课就可能成为培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能够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提高整体素质和能力。(3)培养学生一定的科研能力:实验课教学的特点是“办实事”(实践),例如在实验课上学生自己动手做细菌的革兰染色,亲眼看见不同的细菌被同样的染料和染色过程染成不同的颜色,由此验证了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差异的理论。这只是验证已知,不是科学研究。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应该是探索未知。实验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应该是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实验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一定科学研究的能力。

对于临床专业七年制学生的实验课程,在系统实验教学法的基础上引入研究型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设计能力。首先通过系统实验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术,在完成了形态学所有基础课程实验课后,又将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等6门课程的实验课联合起来,独立开设了《基础医学形态学》这门课程。学生在已掌握的以生物学和组织器官为分类的形态学实验及仪器应用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建立病原生物和肿瘤实验动物模型,通过模型制作技能训练,系统地掌握正常组织、病理学、病原学和肿瘤学形态,在学科间实现交叉性融合,围绕病案进行实验设计。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学科的兴起,大量新的实验技术已经应用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研究,因此现代病理学应该在保留传统的细胞形态观察(肉眼、光镜和电镜)的同时,更注重机能、代谢改变和形态学改变的内在联系,才能更全面地、系统地和完整地阐明疾病的发生机制。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病案分析、进行实验设计并检测、分析实验结果,最后以书面报告给出结论,由教师组织讨论和总结。通过训练,学生可基本掌握医学形态实验学内容以及多学科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有一位同学在课程小结中写道:“实验过程生动有趣,比看固定、静态的组织切片深刻的多。当我在显微镜下看到徐徐摆动的上皮纤毛、看到流动着血液的毛细血管、解剖我亲自制作的实验动物模型时,心里特别激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察、解剖奇妙的生命。通过本课程使我学习到了生动的医学知识,感觉到了与以往教学方法不同的学习方式,收获到了自我操作的本领”。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育与科研的互补作用愈加突出,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显得更为重要[8]。应鼓励学生加入教师的科研队伍。通过参与科研课题,学生经常和导师探讨实验内容,可以培养科研思路、创造性思维、逻辑能力和实践能力,正确认识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

总之,实验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10],通过融合性的实验课程把学生在理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引导实验教学模式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器官和系统为中心,从而创建一个以传授系统性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科研能力为目的的实验课程体系。医学形态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不仅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培养实用型人才开辟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孙艳,刘继鑫,姚淑娟,等.开展“问题式教学法” 促进实验教学发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97-98.

[2]高志祥,刘铮然.改革实践教学 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52,58.

[3]苏红星,宋爱利,董小黎,等.形态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医学教育杂志,2006,26(6):85-86.

[4]王方岩,王万铁,金可可,等.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的本科生科研创新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2012,(3):231-232.

[5]贾雪梅,王盛花,吴继峰,等.医学形态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J].解剖科学进展,2012,18(3):300-302.

[6]姚敏,吕欣,杨敬,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4):383-384.

[7]李显成.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实践[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4):181-182.

[8]褚薇薇,和新盈,聂蕾,等.浅谈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J].求医问药,2011,9(3):39-40.

[9]李嫄渊,吴淑燕,黄瑞.《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18):260-261.

[10]胡晓松,张晓,羊惠君,等.医学形态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8,3(3):219-222.

(收稿日期:2013-03-11) (本文编辑: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