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更育人,重视课外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补充作用

【摘 要】 军事医学课程教学为了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应重视课外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补充作用,开展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外课题实验设计,培养自主科研创新能力;建立学科网站,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举办主题辩论会与专题讲座,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

【关键词】 军事医学;本科教学;课外活动;教学效果;教书育人

随着我国战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以及载人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给国人带来骄傲的同时,航空航天医学也越来越倍受关注。系里开设的航空航天医学本科课程教育是目前我国唯一的航空航天医学专业课程,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飞行员、航天员的安全,因此也更显得责任重大。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是航空航天医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生物体在航空航天动力环境(如超重、失重、冲击等)中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及防护措施[1],属于医学与生物力学的交叉学科,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更新快的特点,但由于受到课程时数的限制,课堂能传授的知识有限,更无法传授他们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能力。课外活动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更发挥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性,使学生更加了解航空航天医学事业,增强了其实际工作能力。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形式,在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开展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促进航空航天医学知识的掌握,扩展同学们的知识面,我们还在课程教学期间开展了以专业知识为主体的知识竞赛。竞赛的选题不仅囊括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还添加了诸多结合部队实际的专业内容。题型设必答题、选答题、风险题、抢答题四种类型,赛程中间穿插未参赛人员的抢答,并辅以纪念品作为鼓励。这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创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深入理解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增强了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加强课外课题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科研创新能力

针对现阶段大学生“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结合航空航天医学专业的学科特点,为加强本科生对学科教学内容的理解,开拓他们的思路,提高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教学组在课程教学期间,积极开展“课外实验设计竞赛”活动。学生们分组准备,每组分配一名有经验的老师带教,在教员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自行查阅文献资料、选题,提出研究方案并论证课题的可行性。教研室组织实施课外实验设计报告会,请专家现场评价、打分,对于选题好、方法可行的课题给予奖励并予以一定的资助。目前已经成功举办9期,共收到课题设计计划书96份,在课外课题设计竞赛的基础上,教学组积极组织学员申请和参与课外科研课题,并获得了多项校级科研及教改课题立项,有力地促进了学员科研素质的提高。通过这项活动的实施,使同学们熟悉了科研工作的全部过程,培养了初步的科研实践能力,将教员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建立学科网站,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随着军队学科专业方向的不断调整以及适应部队的实际需要,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招收的本科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传统的师生课余交流已经无法对学生的疑问一一解答。为了勤与学生交流,主动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教学组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环境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在航医系内率先建立了学科专业网站,并结合《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对科室的课程进行了网络教学课程建设,在学校2010年的网络课程评比中,我们教研室的网络课程获学校“精品网络课程”称号。通过学科专业网站,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教研室学科概况、师资力量、教学信息和科研方向等信息,也可以在线观看课堂授课录像,还增设了教学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可以就教学过程中的疑惑在线提出问题,而相应章节的教师在24小时以内予以解答,如果涉及复杂问题,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个人信息找到该学生进行当面释疑。作为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依托此平台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并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举办主题辩论会与专题讲座,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

为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思想,增强学生服务部队、献身航空航天医学事业的信心,纠正空医专业学员在部队基层工作是“大材小用、浪费人才”的错误认识,教学组组织了系列教育活动,包括:1.组织学生与部队航空军医面对面座谈交流活动;2.邀请国内知名航空航天医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活动;3.“航空军医是否重要”、“医学专业本科生下基层是否大材小用”等主题辩论会活动。使学员通过直接与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及专家面对面对话的形式,了解了基层部队的实际,针对学员如分配到航空卫生部队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问题,大力开展“爱党、爱军、爱航空医学”的思想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坚持素质教育,做到教书育人。更新了以前道听途说的片面或者不真实的信息,激发了同学们为部队服务,献身航空航天医学事业的信心。

总之,在“十一五”期间,教学组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的教学面貌焕然一新。近年来,随着医学高等教育特别是军事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军事医学课程教学也不仅仅只承担着传承军事医学知识的责任,而且肩负着培养创新型军事医学人才的使命[2]。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积极的面对教学改革工作的挑战,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为培养适应部队需要的高素质航空航天医学人才而加倍努力。

【注 释】

[1] 孙喜庆主编.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M]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

[2] 石菲,孙喜庆.关于在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2): 281-283.

【作者简介】

王永春(1977-)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教研室工作,博士,主要从事航空航天医学教学与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