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荑的本草考证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芜荑是自《神农本草经》以来历代本草和方书均有记载的药物,直至现代仍作为重要的杀虫消积药物应用于临床,但现行药典不载,对芜荑的基原植物考证尚缺。该文通过本草考证的方法,对芜荑的古今文献记载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芜荑的基原植物品种进行了考证,认为自汉代以来芜荑的基原植物包括榆科大果榆UlmusmacrocarpaHance和刺榆Hemipteleadavidii(Hance)Planch2种,其中以大果榆为自古至今临床采用的主流正品,U.pumilaL作为混淆品,不应采用。芜荑是大果榆或刺榆的果实荚仁,通过加入榆树皮面等辅料,发酵并干燥而制成。

[关键词]芜荑;原植物;大果榆;刺榆;本草考证

芜荑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著作和方书中均有记载,直到现在仍作为杀虫消积药应用于临床[1],比如应用于治疗钩虫病[2]、肠道蛔虫病[3]、胆道蛔虫病[4]、脑囊虫病[5-6]、小儿食积腹泻[7]等,近年来还研究发现芜荑制剂具有抗疟作用[8-11],并且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内皮炎具有治疗作用[12-13],而有望应用于眼科,这是对芜荑药效的进一步拓展。但现行《中国药典》却没有收录芜荑,缺乏对该药系统的本草考证工作,为了临床和研发新药的需要,有必要从历代文献中进行考证,梳理一下该药的基原、炮制、药性和用法等内容,为进一步继承和发挥其药用价值奠定基础。

1芜荑的基原植物

本草著作中芜荑最先记载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列入中品:“芜荑,味辛,主五内邪气,散皮肤骨节中淫淫温行毒,去三虫,化食。一名无姑,一名,生晋山山谷。”[14]。《神农本草经》并未说明芜荑的基原植物特征。成书于西汉的《范子计然》云[15]:“芜荑出?(注:原字残缺)地,赤心者善。”说明在汉代芜荑已经广泛使用了。

同时代的其他文献典籍中也保存着一些对芜荑的记载,但各种文献记载并不完全一致,经过梳理分析,可以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种观点。

1.1大果榆UlmusmacrocarpaHance《尔雅·释木》云:“无姑,其实夷。”郭璞注曰:“无姑,姑榆也,生山中,叶圆而厚,剥取皮,合渍之,其味辛香,所谓芜荑。”[16]郭注“叶圆而厚”有误,据史游《急就篇》卷二“芜荑”颜师古注:“芜荑,无姑之实也。无姑,一名橭榆,生于山中,其荚圆厚,剥取树皮,合渍而干之,成其辛味也(橭音姑,山榆也)。”[17]据《本草衍义》记载的芜荑炮制方法:“揉取仁,酝为酱,味尤辛。”[18]可见芜荑的炮制方法是从荚中取仁,然后进行加工。因此,《急就篇》颜师古注作“荚圆而厚”为是,《尔雅》郭注“叶”是“荚”之误。

姑榆即《周礼》之橭,杜子春作枯榆。郑注《周易·大过》曰:枯音姑,谓无姑,山榆。《广雅》:山榆,母估也。《类篇》:“牡橭,山榆也。”

因此,无姑、姑榆、橭榆、牡橭、橭、枯榆、母估、山榆均是同一种植物的异名,为芜荑的基原植物,芜荑是其荚果仁经过加工炮制而成的加工品。

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将榆类分为刺榆、梜榆和山榆3种:“按今世有刺榆,木甚牢肕,可以为犊车材;梜榆,可以为车毂及器物;山榆人可以为芜荑。凡种榆者,宜种刺、梜两种,利益为多;其余软弱,例非佳木也。”[19]贾思勰认为芜荑是山榆的果仁加工而成。

《名医别录》记载其采摘时月为“三月采实,阴干。”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称:“今唯出高丽,状如榆荚,气臭如,彼人皆以作酱食之。性杀虫,以置物中,亦辟蛀。但患其臭尔。”[20]

宋代《本草图经》补充了芜荑基原植物的特征:“生晋山川谷,今近道山川谷,今近道亦有之,大抵榆类而差小,其实亦早成,比榆乃大,气臭如。三月采实,阴干。杀虫方中多用之。”[21]

根据《尔雅》、《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本草图经》的记载,芜荑基原植物山榆的特征是:属于榆类植物,果实和榆荚类似,三月成实,树木比榆树略小,果实比榆荚要大,有特殊气味,可以避虫。这些特征与榆科植物大果榆U.macrocarpa符合。大果榆身高达20m,胸径可达40cm;榆树U.pumila高达25m,胸径1m,大果榆的树身较榆树略小。大果榆翅果宽倒卵状圆形、近圆形或宽椭圆形,长1.5~4.7(常2.5~3.5)cm,宽1~3.9(常2~3)cm;榆树翅果近圆形,稀倒卵状圆形,长1.2~2cm,大果榆果实比榆树果实明显要大。大果榆花期为4~5月,与本草记载农历三月采实相符[22]。《本草图经》所附芜荑植物图体现了大果榆果实较大的鲜明特征,见图1。

现代出版的本草文献如《全国中草药汇编》[23]、《中草药学》[24]等皆以大果榆为芜荑基原植物的正品。

1.2刺榆Hemipteleadavidii(Hance)Planch同在汉代,关于芜荑基原植物还有另一种不同的记载。汉·许慎《说文解字》云:“梗,山枌榆,有朿,荚可爲芜夷者。”段玉裁注曰:“山

s

枌榆,又枌榆之一种也,有朿,故名梗榆,即《齐民要术》所谓刺榆者也。”并且段氏认为“山枌榆即《尔雅》无姑”。[25]

根据《说文解字》记载,山枌榆即今之榆科刺榆H.davidii,具粗而硬的棘刺,这是刺榆植物的典型特征。刺榆植株较小,果实也较小,长5~7mm,在背侧具窄翅,形似鸡头,翅端渐狭呈缘状。

明代吴其濬在《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榆有多种[26],认为芜荑即是榆荚仁酝为酱者,而所附的榆木植物图就是刺榆见图2,枝上生棘刺的特征非常明显,可见吴其濬认为芜荑的基原植物是刺榆。但从吴其濬的语气可知他对此并不是非常有把握。其原因是榆和大果榆等种类主要分布在北方,刺榆除了在北方之外,在南方的江浙和湖广地区也有分布,陈藏器云:“江东有刺榆,无大榆(榆树)。皮入用,不滑。刺榆,秋实。”可见在明代南方仍然没有榆和大果榆,而只有刺榆。所以吴其濬可能只见过刺榆,而对榆、刺榆和大果榆皆不能分辨。

1.3大果榆U.macrocarpa和榆树U.pumila陈藏器《本草拾遗》云:“榆荚,主妇人带下,和牛肉作羹食之。四月收实作酱,似芜荑杀虫,以陈者良。”[27]由此可知,在唐代榆树荚仁可以做糜羹和酱供给食用,具有类似芜荑的杀虫功效,或可做芜荑替代品,但并非正品。

《本草经集注》陶氏云:“(芜荑)彼人皆以作酱食之。”唐代《食疗本草》云:“(芜荑)作酱食之,甚香美,其功尤胜于榆人,唯陈久者更良。”可见自古以来芜荑也可以作酱食用。

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提到两种不同的芜荑品种[18]:“芜荑有大小两种,小芜荑即榆荚也。揉取仁,酝为酱,味尤辛。入药当用大芜荑,别有种。然小芜荑酝造,多假以外物相和,切须择取也。”可见宋代芜荑包括大小2个品种,一种是小芜荑,果实较小者,即榆树荚仁的加工品,一个是大芜

荑,果实比较大,应为大果榆荚仁的加工品。其中大芜荑是正品,入药须用,而小芜荑非正品,主要用作食用。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沿袭了寇宗奭的观点:“芜荑有大小两种:小者即榆荚也,揉取仁,醖为酱,味尤辛。人多以外物相和,不可不择去之。入药皆用大芜荑。”明代《医学入门》指出:“小者即榆荚仁,止堪为酱及治鸡病,入药当用大者。”《本草蒙诠》:“(芜荑)有种大种小。大芜荑比榆荚大甚,气臭如难闻;小芜荑较榆荚小差(一说此即榆荚也),味辛酝酱堪用。凡资治疗,取大宜陈。但市收藏,多以盐渍,殊失气味,入药无功。故求买,必择气腥者为良。”清代《顾松园医镜》:“辛苦平,小者不可入药。”

可见在明清时代仍然存在大芜荑(大果榆)和小芜荑之分,大芜荑为正品,小芜荑为混淆品,不可入药。

1.4莁荑《本草图经》提到了另一种草本植物莁荑:“又《释草》云:莁荑,蔱蘠。注云:一名白蒉,而与《本经》一名相近。苏恭云:蔱蘠,,字之误也。然莁荑草类,无荑乃木也。明是二物,或气类之相近欤。”由于莁荑与芜荑同音,而被认为与芜荑有关,并牵强地认为蔱蘠乃的误写。

考莁荑列于《尔雅·释草》,而无姑、芜荑列于《尔雅·释木》。并且莁荑“一名白蒉”,《尔雅·释草》曰:“蒉,赤苋。注:今苋菜之有赤茎者。”可见莁荑是苋菜一类的草本植物,而芜荑乃榆科的木本植物,不应将两者混淆。

综上所述,在汉代芜荑的基原植物主要包括大果榆和刺榆,乃是两者荚果仁经过一定工序的加工品。之后大果榆成为芜荑来源的主流和正品,刺榆应用渐少。同时历代还存在采用榆树荚仁加工的小芜荑,主要作为糜羹或酱以供食用,也可以用于兽医,不能作为芜荑正品入药使用。

2芜荑的命名

芜荑别名众多,根据《尔雅》“无姑,其实夷”,可知“无姑”是植物名,“夷”是其果实之名,后来“夷”写作“荑”,“无”写作“芜”,“芜荑”即“无姑之实”之义。故《神农本草经》云:“(芜荑)一名无姑。”以植物名为其别名。《医学入门》对芜荑名义解释为:“芜,秽也;荑,伤也,其气臭如伤败之物也。”这是比较牵强的。芜荑的别名还有、臭无荑、白芜荑、黄榆、毛榆、无姑、姑榆、橭榆、牡橭、橭、枯榆、母估、山榆等。应以芜荑为其正名。

3芜荑的产地

根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芜荑的产地在晋山山谷,即今山西境内太行山脉一带。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郊语第六十五》曰[28]:“芜荑生于燕,橘枳死于荆。”说明汉代芜荑产地在华北。陶弘景提到产于高丽,唐代苏恭指出延州(今陕西延安市)、同州(今陕西大荔县)者甚好。河东(今山西)、河西(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地区)处处有之。苏颂补充“近道(即中原一带)亦有之,以太原者良”。可见自古以来芜荑的产地主要包括华北、东北、西北等地,这与大果榆的现代产地分布一致。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在榆皮项下云:“二月采皮,取白曝干,八月采实。”并认为“此即今榆树尔”。唐本注云∶“榆,三月实熟,寻即落矣。今称八月采实,恐《本经》误也。”《本草拾遗》朗榆皮条下提到了南方有朗榆[27]:“(朗榆)秋生荚如北榆。陶公只见榆作注,为南土无榆也。”《植物名实图考》:“南方榆秋深始结荚,不可食,即《本草拾遗》之榔榆也。”可见陶弘景所言“八月采实”的榆树实际是《本草拾遗》和《植物名实图考》所指的朗榆,直到明代南方仍只有这种朗榆分布,即今榆科榔榆U.parvifoliaJacq.,其花果期为8~10月;而没有春季结实的榆树和大果榆分布,故吴其濬引用李时珍之言称:“有大芜荑,别有种,不知何物。”因此南方不产芜荑。

关于芜荑的另一个基原植物刺榆,是在南方有分布的,如陈藏器云:“江东(今南京一带)有刺榆”,这种芜荑有可能在南方出产,但不是药材来源的主流。

4芜荑的加工方法

颜师古注《急就篇》提到了芜荑的加工方法:“其荚圆厚,剥取树皮,合渍而干之,成其辛味也。”是将山榆的荚与树皮一起浸渍,然后干燥而成。《本草经集注》陶氏云:“彼人皆以作酱食之。”《本草衍义》云:“揉取仁,酝为酱,味尤辛。”是揉取荚仁,发酵而为酱。

《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了更加具体的芜荑加工方法[23]:夏季果实成熟采下,晒干,搓去膜翅取出种子。取种子55斤浸入温水中,待发酵后,加入榆树皮面10斤,红土30斤,菊花末5斤,加适量温开水混合均匀,如糊状,摊平约4分厚,切约2寸方块,晒干,即为成品。另一用法是在5月间采果,阴干。《广东省中药材饮片加工炮制手册》记载采用大果榆的果实及花叶混合,经数日腐烂发酵,加工而成[29]。

5芜荑的功效和应用

历代本草典籍记载的芜荑功效比较一致,在延续《神农本草经》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扩充,其性味辛平,功能主治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散皮肤骨节中邪气;消积化食、心腹冷痛;杀虫。

历代临床应用多数围绕着上述3种功效,如《千金方》用芜荑治疗脾胃有虫,食即作痛;《食疗本草》芜荑外用治疗热疮、疥疮;《普济本事方》用芜荑治诸虫病;《奇效良方》芜荑丸治蛔痛不可忍,吐黄水涎沫或蛔虫;《仁斋直指方》芜荑散治肠中诸虫;《太平圣惠方》芜荑丸治久痢不瘥,有虫而兼脱肛;《证治准绳》芜荑散治虫牙作痛;《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化虫丸用芜荑治小儿虫痫等。

而近代研究芜荑制剂还具有抗疟作用,并且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内皮炎具有治疗作用,进一步拓展了芜荑的药用范围。

6结论

芜荑最早记载始于汉代,在汉代就有了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其来源主要为榆科大果榆的荚仁的加工品,古代也有采用刺榆荚仁的,但并非主流品种,还有榆荚仁作为混淆品,则不能入药用,建议以大果榆为正品。其加工方法乃是取大果榆荚仁,通过加入榆树皮面等辅料,发酵并干燥而制成。

[参考文献]

[1]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53.

[2]中共湖南省汉寿县委除害灭病领导小组办公室.雄蒜芜荑丸治疗钩虫病94例研究报告[J].中医杂志,1959(3):10.

[3]黄坚白,俞荣青.化虫汤治疗蛔虫病十例疗效介绍[J].中医杂志,1959(4):51.

[4]张丽珍.胆蛔冲剂治疗胆道蛔虫症23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7(5):23.

[5]孙以渭,周翠英.消囊散治疗囊虫病[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3):66.

[6]柳吉忱,袁大仲,柳少逸.自拟加味二陈汤治疗脑囊虫病[J].山东中医杂志,1985(6):13.

[7]姚芳,杨维华.芜荑消积膏敷脐治疗小儿食积性腹泻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2(5):408.

[8]赵灿熙.芜荑醇提取物的抗疟作用[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89(5):347.

[9]赵灿熙,雷颖,阮和球,等.芜荑亲脂性提取物对三种疟原虫的效应[J].海南医学,1992(4):1.

[10]赵灿熙,雷颖,吴艳,等.芜荑抗疟作用实验研究一、对疟原虫配子体的效应[J].海南医学,1993(2):1.

[11]赵灿熙,雷颖,吴艳,等.芜荑抗疟作用实验研究二、对抗药虫珠的效应[J].海南医学,1993(4):1.

[12]罗容,张贵君,张莉,等.复方芜荑水和醇提取物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的体外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6(6):27.

[13]李光磊.复方芜荑制剂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临床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

[14]尚志钧.本草经校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143.

[15]唐廷猷.《范子计然》研究——西汉时以药材为主的商品学[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2):56.

[16]中华书局编辑部.汉魏古注十三经[M].北京:中华书局,1998:87.

[17]史游.急就篇[M].长沙:岳麓书社,1989:135.

[18]寇宗奭.本草衍义:历代中医珍本集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6.

[19]贾思勰.齐民要术校释[M].缪启愉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338.

[20]陶弘景.名医别录[M].尚志钧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47.

[21]苏颂.本草图经[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78.

[2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2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45.

[23]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299.

[24]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75:621.

[25]许慎.说文解字注[M].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47.

[26]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校释[M].张瑞贤,王家葵,张卫校注.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560.

[27]陈藏器.本草拾遗[M].尚志钧辑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43.

[28]董仲舒.春秋繁露[M].清凌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498.

[29]广东省药品公司.广东省中药材饮片加工炮制手册[M].惠阳:广东省惠阳地区卫生局,1977:244.

[责任编辑曹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