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联合检测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冠心病患者98例与健康体检者98例进行对比分析。结论:检测血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冠心病; 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119-01

冠心病(CHD)就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近年来大量前瞻性临床研究所证实的诊断和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及发展的极有意义的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炎症反应的标志物,而且还直接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CHD)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心肌梗死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人体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血管炎症反应的标记物,hs-CRP血清水平有助于区分血管疾病患者,而在CHD的发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98例(CHD)患者血清hs-CRP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资料综合分析,探讨hs-CRP、LDL-C与CHD关系。

1材料与方法

1.1对象:观察组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住院的冠心病患者,男性60例,女性38例,年龄43-76岁,所有入选患者均排除肿瘤、免疫性疾病、风湿、瓣膜病、糖尿病、贫血及其它炎性反应性疾病。对照组为我院98名健康体检者均排除冠心病,其中男性60名,女性38名,年龄45-69岁。试验组及对照组年龄和性别等方面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1.2方法:两组患者标本采集前分别于清晨空腹采血,分离血清后测定hs-CRP和LDL-C含量。

1.3仪器及试剂:仪器为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hs.CRP试剂为西班牙 BIOSYSTEMS原装进口试剂。LDL-C试剂为日本关东原装进口。试验检测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质控均在范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是血清hs-CRP和LDL-C比较显示,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表1

3讨论

Hs-CRP是炎症的一种敏感性指标,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报道hs-CRP可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并预测斑块破裂的可能性,即CHD、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s-CRP明显升高,其升高水平与冠状动脉梗阻程度、CHD终末事件的发生及预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程度等均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hs-CRP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演变和发展相关的促炎因子,hs-CRP在急性炎症反应导致的斑块不稳定性中起重要作用。说明hs-CRP水平可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对评估CHD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有大量的基础研究结果证实LDL颗粒小、可透过内膜、进入动脉内皮下层。潴留在内皮下的LDL被氧化修饰后可被巨噬细胞摄入,继而变成泡沫细胞,后者融合并破裂,释放出大量胆固醇,是构成粥样斑块核心(脂质池)的主要成分。所有已知的易损斑块特性均与斑块炎症机制有关。LDL颗粒水平升高及随后产生的氧化LDL水平升高可能是主要的炎症激活因子,进而导致脂质核心生长(在内皮下酶水解后);纤维帽变薄和全身炎症标志物水平升高。从而增加斑块易损性,导致AS,危及患者生命。从基础研究的结果支持,LDL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是CHD发病的重要基础。因此,在CHD的防治中降低LDL—C水平显得极为重要。虽然TC测定的研究资料也很有价值,且与测定LDL-C作为观察指标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是,由于TC水平同时受HDL-C水平的影响,所以LDL-C能更准确地反映个体患冠心病的危险程度。由此可见LDL-C与hs-CRP联合检测可以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海光,王海坡,付强,等.急性冠脉综合症诊断中检测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C反应蛋白的意义[J].河北医学,2006。12(1):1-3

[2]周吉祥 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脂检测对冠心病诊断价值分析 中国健康月刊2011年第9期

[3]阴彦龙.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2008,29(4):591-594

[4]胡大一.急性冠脉综合征.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5.1

[5]赵水平,胡大一.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M].第3版.北京:卫生出版社,2008.11

[6]罗梅芳. 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内蒙古中医药, 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