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益实践向社会创业转化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文章以“社会组织演进趋势模型”为基础,结合国内案例与项目实践,构建“大学生公益实践向社会创业转化模型”,从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商业模式,制定满足受众需求且发挥团队特长的方案,采用内部招募与定向培养的人才管理机制三方面可持续战略入手,引导大学生公益实践项目实现向社会创业项目的转化。

[关键词]社会创业;公益实践;模型构建;大学生

[DOI]10.13939/j.cnki.zgsc.2018.20.182

1 引言

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的《2016年度大学生公益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九成以上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曾参与过捐款、支教、慰问困难群体等公益活動,然而,此类活动具有临时性、间断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公益实践行为难以产生可持续的影响。与此同时,以“追求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和双重价值目标”为核心理念的社会创业为大学生公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国内外研究大多以创业教育为着眼点,站在教育者的立场上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公益活动或创新创业,缺乏学生实践者的理论验证。

本文站在大学生实践者的角度,综合分析大学生公益实践向公益创业转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在格里高利·狄兹(J.Gregory Dees)所提出的“社会企业光谱”理论与学者Kim Alter绘制的“社会组织演进趋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公益实践向社会创业转化模型”,旨在实现公益活动经济、社会、人才可持续的基础上满足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团队建设的需要,为后续实践者提供相应理论框架。

2 社会组织演进趋势模型研究回顾与分析

美国杜克大学Fuqua商学院教授、社会企业发展中心联合创始人格里高利·狄兹(J.Gregory Dees)提出,社会创业是一种多元结合体,并提出“社会企业光谱”理论,将社会企业描述为处于公益慈善组织与纯营利企业之间的连续体。学者Kim Alter在该理论的基础上绘制了“社会组织演进趋势模型”。

在该模型中,社会创业是介于传统非营利组织所进行的公益实践活动与纯营利性企业所进行的商业活动之间的行为。在公益实践行为向社会创业行为的演进中,创造社会价值的核心目标是不变的,但经济可持续战略的引入,使得行为的社会与经济可持续性得到平衡,以保证长期稳定的运营。“社会企业光谱理论”与“演进趋势模型”指导社会创新者应当保有在公益实践中的同理心,以社会问题与受众需求为出发点。但相比于简单的公益实践者,社会创业者更应学会以市场的途径和企业的方法来实现持续解决社会问题的目标,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与合作模式,实现“自给自足”,以达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性的平衡。社会组织演进趋势模型见图l。

3 大学生公益实践向社会创业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1 大学生公益实践向社会创业转化的必要性

3.1.1 缓解公益人才短缺与大学生就业难之间的矛盾

据人社部统计,2018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820万人,但与毕业生巨大就业压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公益人才的严重短缺。ABC美好社会咨询社发布的《2017年度公益行业薪酬与人才实践调研报告》显示,68.4%的参与调研机构有难以招聘的岗位,其中三成左右为管理岗位,人才短缺成为限制我国公益组织持续活动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引导大学生公益实践者进入社会创业领域是既能够填补公益人才缺口,且能够改善大学生就业严峻形势的有效途径。

3.1.2 弥补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自身存在的缺陷

当前大学生公益实践项目普遍内容单一,难以产生持续影响。如针对偏远地区儿童教育问题,即想到寒暑期支教,针对孤寡老人关怀需求,即进行节日慰问或歌舞表演等。此类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受众需求,持续改变受众现状,也难以保证志愿者参与的获得感与积极性。另外,大学生公益实践项目多以一次性赞助为资金来源,由社会组织、企业或政府给予团队活动一定资金或物料支持,从而获得活动的校内冠名宣传等权益。这种运营方式资金有限且不稳定,难以保证项目资金、资源的长期运转。

3.2 大学生公益实践向社会创业转化的可行性

3.2.1 政府、高校与企业的联合支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政府、高校与企业联合搭建了服务于青年创新创业的金融扶持与项目孵化平台。以天津市为例,本市院校或本市户籍的在校大学生及毕业生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可获得免费办公工位、税务减免等多项优惠政策。同时,高校内部也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为大学生创业者打下知识基础。此外,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中国扶贫基金会青年责任梦想大赛等由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支持的创新创业比赛也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了更多获取启动资金与社会资源的渠道。

3.2.2 大学生公益实践者自身优势

其一,在校学习经历使得大学生在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同时,公益实践经历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从自身素质来看,具有公益实践经历的大学生比传统社会创业者更具备优势。

其二,大学生在进行公益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对受众需求进行深度了解。在公益实践向社会创业的转型中,针对前期调研中所得受众需求进行深度分析,即可将需求转变为市场机会,节省了传统社会创业者在市场调研中所需花费的大量时间与人力成本。

其三,传统创业团队的组建需经历明确目标、制订计划、招募人员、划分权责,才能最终趋于实现团队融合,但在学生公益实践活动中,核心成员间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已经形成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能力互补的公益团队,有利于快速高效地组建稳定可靠的创业团队。

4 大学生公益实践向社会创业转化模型与方法

当前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为寒暑期支教、筹款募捐、慰问困难人群等,此类活动性质与“社会组织演进趋势”模型中传统非营利组织所从事的活动相类似,以“助人”为出发点,以社会价值创造为目标。因而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向社会创业转化的过程可与传统非营利组织向社会企业、社会负责性企业转化的过程类比,其转化战略的核心为“以商业操作支持社会项目”。综合国内外研究、相关案例与个人实践经历,本文提出“大学生公益实践向社会创业转化模型”,从经济、社会、人才三方面人手,简析大学生公益实践向社会创业转型中以商业操作支持社会项目的方法,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性的平衡。大学生公益实践向社会创业转化模型见图2。

4.1 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商业模式,实现经济可持续

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向社会创业转化的首要条件是整合创业资源。内部资源包括创业者知识技能、所有生产资料等;外部资源包括市场环境、创业融资、政府政策等。相较于传统社会创业者,学生自身创业资本与市场环境资源的不足是公益实践向社会创业转型中的一大障碍。因而,在公益实践转化为公益创业的过程中,需要依靠学校、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多方的协同发展,建立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与合作模式,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

以2016“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项目电子科技大学“融冰行动”为例,项目成员发挥专业特长,为渐冻症患者设计出可以戴在手指上的特殊体感鼠标,使前期患者可以利用手指的小幅度运动,控制光标在屏幕上移动,实现文字输入功能。同时,针对病情严重手指不够灵活的患者,团队设计了一种三维空间中的简化眼球模型,通过相关运算对鼠标的空间进行定位,实现鼠标的移动。项目初期团队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多项创新创业计划资金支持,并积极寻找企业投资。在产品研发成功后,以支持企业联名的方式进行生产,并以成本价格销售或直接捐赠给受助者,使受助者可以通过鼠标进行网络活动,如建立自己的淘宝店等,在使用者获得收益后,分期偿还设备成本款。同时,随着游戏产业中体感设备的兴起,团队计划开发面向普通消费者的“眼控仪”产品,通过市场化运营获取利润,以持续支持公益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在此案例中,大学生社会创业者所获取的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金支持,高校教师研究团队的技术支持,企业的资源支持为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外部资源,同时,已经形成规模的社会组织与社区的紧密联系也为项目推广创造有利条件。经过进一步资源整合,项目逐步形成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实现“自我造血”。

4.2 制定满足受众需求且发挥团队特长的方案,实现社会价值可持续

大学生公益实践向社会创新项目的转化中,无须改变所关注社会问题的领域,前期公益实践中所发现的问题与积累的经验,为后续创业项目开展中受众需求分析与市场机会识别的过程打下坚实基础。但在转型中,社会创业者应当进一步深度评估需求,结合需求以制定满足市场需要且能够发挥个体优势的创新解决方案。

以独居老年群体为项目受众的项目为例,我们以KAN0模型对该群体进行深层次的需求分析,以确定合适的社会创业方向。

首先,从基本型需求人手。在公益实践中我们发现,老年人由于臂力不足,难以采用曲臂后撑的姿势起床,由于血液循环缓慢,在如厕起立过程中容易出现眩晕等症状,增加摔倒风险。此类由于个体衰老、身体机能下降而引起的独自处理日常生活简单事务的困难,即产生了独居老人的基本需求。针对此类需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宜室宜家”项目组采用垂直式家居环境改造的方案,通过在床头增加扶手,在洗手间设计可借力洗漱架,铺装防滑垫等行为,设计适应老年人生活状况的无障碍居所,保障老年人独居生活的安全与便利,解决基本型需求。

其次,独居老人除基本生活需求之外,也存在对亲人关怀的心理需求,即为期望型需求。由于中青年子女工作与学业繁忙,难以长时间陪伴老人,大多数老年人又没有能力独自使用手机、互联网等现代通信工具与家人建立联系,导致老年人情感需求难以满足。针对该需求,国际关系学院创行团队成员开展“百老惠互联网课堂”项目,建立020老年课堂,采用线上视频课程与线下社区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授老年人基础的智能手机使用技能与计算机操作,使老人可以独立使用微信与亲人进行视频通话,浏览朋友圈以实时获取儿女的动态,增强情感沟通。

最后,在基本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后,老年群体需求走向高层次化,希望能够发挥个人所长,提升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针对此类兴奋型需求,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李靖慧同学带领团队创建“银巢养老”公益项目,成立老年文学社、书画社等,并组织老人作为志愿者,教授儿童简笔画等技能。在该项目中,老年人由传统的“受助者”转换为“助人者”,实现自我价值,丰富精神生活,实现积极养老。

在以上三个案例中,大学生将在公益实践活动中所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模型化的需求分析,结合自身优势与特长,设计出基于不同层次需求的公益创业方案,提升受众的接受度与满意度,实现了社会价值的可持续。

4.3 采用内部招募与定向培养的人才管理机制,实现人才可持续

社会创业团队与公益实践团队相比,对人才与组织的管理有更高的要求。

传统创业团队的组建,通常采取外部招募人员的形式,在创业者确立创业目标并制订可实施的创业计划后,按照计划中所需人员职能,从外部招募人才,组建技术方面、个人能力方面互补的团队。外部招募的方式效率高但却存在人员不稳定、创业意见分歧等弊端。因而在人才管理方面,内部招募与定向培养的机制更有利于由大学生公益实践组织转型而成的社会企业的发展。

团队应综合考虑专业、特长、个人兴趣等因素,招募大学一年级新成员参与公益实踐基础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思维与企业家精神;鼓励大学二年级成员针对在公益实践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同时作为项目的核心成员,参与到项目设计与孵化过程,提升领导力,社会活动能力等;大三、大四年级成员在专业方面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够通过与校内指导教师或支持企业合作,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完成项目中专业性更强的技术部分。在校阶段的定向培养提升了成员个人能力,同时奠定成员在项目相关领域的知识基础,并给予团队充足的时间与实践经历进行人员调整与团队融合,构建更高效稳定的创业团队。

5 结语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下,社会创业活动正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际与国内社会创业研究发展迅猛,但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更缺乏实践成果支撑。当代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不仅应通过公益实践承担社会责任,更有义务学会以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以弥补政府、社会和市场的不足。因此,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创业,以有效途径完成公益实践项目至社会创业项目的转化,既满足学生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更合理配置,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始智不渝一老年认知健康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编号:201710058025)。

[作者简介]王之澜(1997—),女,山东济南人,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宋增佳(1997—),男,河北隆化人,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吕成功(1977—),男,山东济南人,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师,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企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