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演化博弈的高校课堂教学管理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在考虑到高校、高校教师以及学生均具有有限理性的前提下,构建了多方参与的高校课堂教学管理演化博弈模型,运用复制动态方程对高校、高校教师以及学生的演化稳定策略进行了分类讨论,找出了群体类型比例变化的复制动态关系,对影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演化博弈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2-0133-02

由于大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关乎到高等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因此,大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之一。许多学者也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不同的研究工具对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尤其是近几年,有学者从博弈论的角度对高校教学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罗明忠[1]利用重复博弈分析方法对高校教学实践基地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周传生[2]在博弈思想的指导下,探讨了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及制度改进的必要性。尽管众多学者基于常规非合作博弈论方法研究了高校的课堂教学管理问题,并获得了一些富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但几乎见不到在演化博弈的环境下,有关高校课堂教学管理问题的研究成果。受上述研究成果的启发,本文拟在高校教师、高校以及高校学生均具有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基于一个多方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对高校教师、高校以及高校学生的演化稳定策略进行分类讨论,找出激励群体类型比例变化的复制动态关系,从深层次上揭示影响高校课堂教学的相关影响因素和微观作用机理。

一、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本质上讲,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高校、高校教师和大学生这三方相互博弈,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涉及上述三方的策略行为选择机制以及其后的效用函数的确定机制。无论是高校教师与和高校之间进行的互动博弈,还是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之间进行的互动博弈,必然会引发高校和高校教师之间以及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之间的激烈竞争和冲突,并会在这种竞争和冲突的过程中导致出现许多高校课堂教学问题。现将在此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列出如下。

(一)高校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高校一直比较关注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但对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视度不是很高。一些高校往往在考核评价一个高校教师的能力时,只看其科研成果,而对其课堂教学水平的考察只是流于形式,当然这是有客观原因的,那就是科研能够给高校和高校教师带来名和利。由于影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主客观因素较多,教学的评价机制相对比较难以制定,要想做到对高校课堂教学的科学量化非常难。另外,很多高校都用同一个评价标准对不同性质的课程进行评价,这样对高校教师有失公正和公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二)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前备课不充分。包括对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和方法、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以及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不了解。二是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缺乏对课堂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具体表现为:教学思路不清,教学的技术路线不合理,把握不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忽视了育人的重要性,没有加强对问题学生的监督和管理。三是在课后,高校教师缺乏跟学生的有效交流与沟通,不去了解课堂中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去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也不想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措施[2]。

(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迷失了道德方向,沉迷于网络游戏,无心学习。二是自我管理能力的缺失。具体表现为:经常旷课、迟到、早退,上课神情恍惚,打瞌睡甚至睡觉,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雷同。三是缺乏问题意识。主要表现为缺乏以问题为导向型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态度。

二、高校课堂教学问题的演化博弈分析

(一)高校教师课堂教学问题的演化博弈分析

在高校和高校教师这两者相互博弈的过程中,假设高校有两种策略选择:一种是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激励政策以激发高校老师的课堂教学创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另一种是不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激励政策以降低激励的成本。高校教师也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投入精力用以改善课堂教学质量;另一种是在课堂教学方面不投入精力以降低自身成本。高校与高校教师进行博弈时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表1中的c1>0为高校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激励政策以激发高校老师的课堂教学创新而产生的成本,c2≥0为高校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激励政策而产生的声誉损失。r≥0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高校的奖励。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不投入精力的目的是为了节省成本,谋取私利,因此有a>0。

对于具有有限理性特征的高校和高校教师,如果假设在高校教师的群体中采用投入精力的比例为,在高校群体中采用不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激励政策的比例为,则高校教师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F(x)=■=x(π1T-π1)=x(1-x)(s-a-sy)

高校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G(y)=■=y(π2F-π2)=y(1-y)[c1-c2-r+(c2+r)x]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若y=(s-a)/s(s≥a),则F(x)=0,这就表示所有x对于复制动态而言都是稳定的;如果y≠(s-a)/s,则x*1=0和x*2=1是两个稳定状态,且当y>(s-a)/s,时,x*1=0是演化稳定策略,当y<(s-a)/s时,x*2=1是演化稳定策略。特别地,当s(s-a)/s显然成立,演化博弈的均衡结果为高校教师均趋向于选择不投入精力的策略。当处罚力度很重,例如,s=10a只要,y>9/10,x*1=0仍是演化稳定策略,在长期进化演变的过程中,高校教师仍倾向于采用不投入精力的策略。这就表明如果对不投入精力的高校教师处罚力度不够,或者虽然对不投入精力的高校教师处罚力度很重但高校由于种种原因而对高校教师是否在课堂教学方面投入精力进行严格监测的概率很小,那么经过反复的长期博弈,高校教师仍倾向于采用不投入精力的策略。因此,要杜绝或减少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的偷懒行为,在加大对在课堂教学方面不投入精力的高校教师进行严惩的同时,还必须加强高校自身的建设从而提高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投入精力被发现的概率。

(二)学生课堂教学问题的演化博弈分析

在高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多对利益主体,除了高校和高校教师之间的博弈关系外,高校教师和学生间的博弈也是最为明显的一对。在这两者相互博弈的过程中,学生有两种策略选择:一种是采取认真的学习态度;另一种是采取不认真的学习态度。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对学生加强有效监督管理以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另一种是对学生进行一般监督管理。高校与高校教师进行博弈时的支付矩阵如表2所示。

对于具有有限理性特征的学生和高校教师门。假设在高校教师群体中采用加强监管策略的比例为x,在学生群体中采用认真学习态度策略的比例为y。因此,采用加强监管策略的高校教师的期望收益、采用一般监管的高校教师的期望收益以及群体平均收益分别为[3]。

π1J=y×(-C)+(1-y)×(-C-L1)

π1NJ=-(1-y)×L2

π1=(L2-C-L1)x+L2y+xy(L1-L2)-L2

高校教师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同理可得学生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如果y=(L2-C-L1)/(L2-L1)(L2≥C+L1)成立,则F(x)始终为0,这意味着所有都是稳定状态;如果y≠(L2-C-L1)/(L2-L1),则x*1=0和x*2=1是两个稳定状态,且当y>(L2-C-L1)/(L2-L1),x*1=0是演化稳定策略,当y<(L2-C-L1)/(L2-L1)时,x*2=1是演化稳定策略。特别地,当0<L2-L1<C时,即当高校教师实施一般监管而导致的声誉损失小于高校教师实施有效监管时的声誉损失和监管成本之和时,显然y>(L2-C-L1)/(L2-L1)成立,从而可知演化博弈的结果为高校教师趋向于选择一般监管策略[4]。对于学生来讲,当I1>I2时,显然,I1-I2+(I+I2)x>0,因此,y*2=1是演化稳定状态,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学生均趋向于认真学习的策略;当I1=I2时,y*2=1是否为演化稳定状态,关键要看高校教师是否对企业实施有效监督,如果高校教师没有对学生实施有效监督,那么所有都是稳定状态,如果高校教师对学生实施有效监督,则y*2=1是演化稳定状态,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学生均趋向于选择认真学习的策略;当I1(I2-I1)/(I+I2),y*2=1是演化稳定状态,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学生均趋向于选择认真学习的策略;如果x<(I2-I1)/(I+I2),y*2=0是演化稳定状态,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学生均趋向于选择不认真学习的策略。

三、结语

高校课堂教学是涉及高校、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一门综合性艺术。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涉及高校和高校教师间的博弈以及高校教师与学生间的博弈。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这两类博弈的演进方向和均衡结果。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对高校课堂教学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具有有限理性特征的多方参与的高校课堂教学管理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高校、高校教师以及学生的演化稳定策略,找出了群体类型比例变化的复制动态关系,对影响高校课堂教学的微观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1]罗明忠.重复博弈视角下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机制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8,1(29):40-43.

[2]周传生.博弈论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4):587-590.

[3]卢方元.环境污染问题的演化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9):148-152.

[4]GibbonsR. Incentives between firms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5, 5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