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女童教育的思考

一、百色地区女童教育的现状

广西百色是聚“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地区,壮、苗、瑶、彝、仫佬等少数民族占了全地区总人口的87%,且这些少数民族多数居住在寸草不长的石灰岩山区,恶劣的自然环境给这些地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重重困难。加上解放后到1987年,百色地区又一直处于打击外来侵略者的前沿阵地,经济建设投入很少,这就更进一步拉大了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建设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百色地区在加速经济建设、谋求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全地区12个县(市)均属于自治区划定的贫困山区县(市),其中九个县属于国务院划定的贫困县。由于贫困,长期以来全地区每年均有将近一万名少数民族适龄女童不能入学或辍学。

据调查,田林县乐里镇1990年至1993年只有68名瑶族适龄女童上学,仅占适龄女童总数的34.5%;1987年全镇有96名瑶族女童上小学一年级,到1993年只有4人读到小学毕业,其余92人或因家庭生活贫困或思想守旧辍学,辍学率高达96%;百色市汪甸乡的4个瑶族村,1993年女童入学率只有48%。由于女童入学率低,造成妇女文盲率高,母亲素质差,伴随而来的是贫困愚昧,人口盲目增长,从而陷入了“女童就学难——母亲素质差——贫困愚昧——多胎多育——女童就学更难”的怪圈。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50多年前就针对当时中国基础教育的状况明确指出:“中国不能解决女子教育问题,无论什么方法,都是枉费心血。女子教育是普及教育中最大的难关。”因此,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妇女素质,关键是能否有效地解决这些地区女童就学难的问题。

二、影晌女教膏的原因

百色地区少数民族山区女童就学难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旧观念的影响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脱胎出来的,特别是封建社会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男尊女卑”等旧观念长期占统治地位,致使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家庭中均处于从属地位,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这种旧观念当前虽然有所破除,但其影响仍然是巨大的,尤其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少数民族山区,相当一部分农民还没有形成送女孩子上学的意识,他们普遍认为“女孩子读书是白花钱”。因此,“送女读书,不如在家养猪”的旧观念在部分群众中根深缔固,他们的教育意识还是停留在家庭最稳定的成员一男孩子身上,这是影响女童入学的最根本的社会因素。

(二)经济贫困的限制

广西百色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落后,致使劳动生产需要较多的辅助劳动力。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后,每一个家庭基本上就是一个完整的农业生产单位,都在责任制的推动下让尽可能多的人投人各种生产劳动。特别是人口多劳动力少的家庭,为了全家的生活而不愿让孩子特别是女孩子上学。因此,不少女孩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被束缚在家务和生产劳动上,成为家庭的劳动力。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导致了经济上的贫困,有的家长就是有送子女上学读书的愿望,也因境况窘迫,手头拮据而不能如愿。据1993年3月统计,百色地区1992年9月至1993年3月间流失的小学生有12966人,其中女生9854人,占流失生总数的75.8%。

(三)传统婚俗的束缚

百色地区是边远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长期以来形成了女子早婚的习俗,一些女学生在父母的包办下,过早地结婚而离开了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适龄女童的人学率和巩固率。据调查,隆林县沙梨乡坝平小学1994年全校共有70多名在校学生,其中有7人结了婚,10人订了婚,委乐乡中心小学四年级一名年仅12岁的女学生黄某,在父母的包办下,甘当早婚的殉葬品,匆匆地告别了老师和同学,走上了辍学的道路。

(四)办学条件的制约

近年来,百色地区教育经费投人虽然比例不小,但由于财政收人基数不大,实际投人总额仍较少,对于全地区12个贫困县来说,全县的财政收入全部投放教育,也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何况这些贫困县本来财政就非常紧张,再节约也省不出多少钱。因此,在少数民族山村,学校办学条件还相当差,教学设备还相当简陋,许多校舍破烂不堪,有的四面通风,有的昏暗潮湿,有的除了一块黑板,几乎一无所有,就连教师上课用的粉笔也得不到保证。同时学校数量也不足,布局也不合理,这些都是影响女童教育的客观原因。百色地区田林县是广西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县,全县面积557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4人,每4平方公里才有一个自然屯。全县地广人稀,山峦叠嶂,交通极为不便。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全县基础教育特别是女童教育步履艰难。目前,全县1400多个自然屯只有741所学校(含教学点),虽然政府千方百计在大部分村屯办起了学校,但仍满足不了适龄儿童就近人学的要求,这个县每年仍有将近1000名适龄儿童不能人学或辍学,其中有70%是女童。

三、发晨女童敏膏的几点思考

女童教育是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不是哪一个部[门可以完成的,而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从整体上优化女童教育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才能使女童教育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一)抓好女童教育,认识到位是前提

发展基础教育,包括女童教育,是政府的行为,这在《义务教育法》已有规定,贵无旁贷,必须完成,以任何理由推脱都是政府的失职。政府负有法律责任、领导责任和规划责任。解决办学条件,提供师资,保证适龄儿童人学等都是政府行为。应该说,少数民族地区女童就学难是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难中之难,因此,女童教育理应成为实施“普九”工作的重中之重。当然,女童教育不仅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从某種意义上讲,是克服重男轻女封建意识,实现妇女彻底解放的第一步,是从根本上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振兴中华大业的需要。母亲是小孩的第一任教师,母亲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小孩一生的成长影响很大。可以说,女童教育领先了一步,就意味着领先了一代人。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少数民族山区女童教育问题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将它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教育部门、妇联、共青团、民委要通力合作,上下协调,全社会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女童教育的大环境。

(二)抓好女童教育,工作到位是关键

首先,要把女童教育作为各级政府的一件大事来抓,既要做到目标明确,又要责任到人,建立“双线承包”责任制(即县政府——乡政府——村公所为一条线;县教育局——乡教委办——村完小为另一条线),从女童的人学率到读满九年的学业完成率,层层包干负责,签订责任状,使女童教育工作实实在在地落到实处。

其次,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规格办学,为女童教育创造条件。少数民族山区造成部分儿童尤其是女童就學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学校布点不足,办学形式单一。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针对影响女童人学的各种不利因素以及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在大力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多种规格办学,以适应少数民族女童人学的需要。1988年以来,为了解决女童人学难的问题,百色地区行署先后两次下文,要求各县(市)政府认真修订“四定”(定学校布局、定学校规模、定教师编制、定办学形式)规划,合理布局设点,保证适龄儿童尤其是女童就近入学。通知要求:①在办学形式上尽可能适应当地群众生活、生产的需要;②在教学安排上,对由于家务重读全日制小学有困难的女童,要采取“农忙少学、农闲多学”,“家长在家子女上学,家长出工子女回家”。允许她们带弟妹上学,参加早、晚班学习都可以,随到随教,灵活安排教学活动;③在教学科目上,只要求学语文、数学两科,基本上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即可。由于办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有效地提高了女童的人学率和巩固率。如凌云县从1988年以来,通过几次修订“四定"规划,合理布局设点,使高小点从原来的76所增加到1993年的123所,一揽子学校(即一至六年级复式教学点)从原来的6所增加到27所,开办简小、业小班153个。1993-1994学年度全县在多种形式班就读的小学生有1700多人,其中女学生1263人,使全县适龄儿童人学率从1983年的92.7%提高到现在的98.7%,女童人学率也从1988年的72%提高到现在的97.2%。

再次,要搞好宣传,争取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解决少数民族山区女童人学难的问题,是教育部门的任务,同时也是全社会的任务,仅依靠教育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同心协力。为了优化女童教育的社会环境,动员全社会关心女童教育,百色地区各级教育部门、妇联、共青团、学校教师,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家长会、出墙报、张贴标语、文艺演出、举办山歌会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义务教育法》,宣传女童人学的重要意义,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家长送女童人学的自觉性。如百色市汪甸瑶族乡在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配合下,几年来动员了不少适龄瑶族女童人学,从而改变了该乡13个“和尚”教学点的状况,使全乡瑶族女童人学率由1990年的5%提高到现在的63%;田阳县雷圩乡百谷村女童人学率1990年以前是全县最低的,几年来,当地教师和妇联千部同心协力,积极动员女童人学,1994年该村女童人学率达99%,一跃成为全县女童人学率最高的村之一;德保县则利用壮、瑶、苗群众喜欢对唱山歌的特点,有组织地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动员女童人学为主题的“山歌比赛”,以对歌的形式宣传女童人学的重大意义。1994年,该县敬德镇遭受水灾,部分群众由于一时生活困难而产生了不愿意送女孩子,上学读书的念头,镇政府及时举办了以动员女童人学为主题的“山歌比赛”,镇党委书记、镇长带头登台对歌,教育了群众,对歌会后,20多名女童家长主动把自己的小孩送回学校。

(三)抓好女童教育,投人到位是保证

女童教育是基础教育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抓好女童教育,没有一定的投入,没有积极创造和改善女童人学的条件,发展女童教育只是一句空话。十几年来,百色老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同志对女童教育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不少地方舍得花钱办教育,全地区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1988年以来,全地区推倒重建和扩建了一批校舍,添置了一批新课桌椅和教学设备,使全地区校舍危房面积从原来的29%下降到1992年的1.4%,全地区基本实现了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椅,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到去年为止,12个县(市)全部通过了普及初等教育验收,为“普九”和女童教育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毋庸讳言,也有一些领导同志本来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没有到位,对基础教育特别是女童教育也缺乏应有的认识,行动上差距甚远,对教育的投人揩施不力。特别是经济体制加快转轨的今天,一时不规范的市场经济又进一步诱发了这些领导人的短视行为,他们在处理经济与教育的关系问题上,不仅不是按照邓小平同志教导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而是不顾条件地热衷于多上项目,多建楼堂馆所,舍不得花钱办教育,甚至于忍心去挤占、挪用紧缺的教育经费。这些都使得教育经费紧缺的矛盾更加尖锐,使得本来就困难的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山区的女童教育雪上加霜。应当看到,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目前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工业基础薄弱,商品经济不发达,财政困难,对教育的投入本来就非常有限。我们希望有更多的领导同志处理好经济与教育的关系,在教育投人的问题上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以社会筹措为辅的方针,切切实实地为教育办实事,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为女童教育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抓好女童教育,解决师资是根本

抓好女童教育,根本的一条是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百色地区几年来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山区农村缺乏师资问题,一是改革师范学校的招生、分配制度,师范学校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明确定向到村、定向到教学点,以适应少数民族山区教育发展的需要。二是注意培养一定数量的女教师队伍,以适应女童教育的需要。目前,全地区小学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基本,上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而且近三分之一是女教师,这些女教师在感情上容易与当地女童沟通,有利于动员女童人学,对提高适龄女童的人学率和巩固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少数民族山区发展女童教育的困难与希望同在。笔者认为,只要各级领导重视,肯下大力气,充分调动本地干部、群众办女童教育的积极性,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女童教育的社会环境,少数民族山区女童人学率、辍学率高的状况是可以得到逐步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