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视野下的社区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不断加速,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呈现出“井喷”态势,给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虹储居民区将贯彻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聚焦于社区社会管理之中,在小区环境治理、基层矛盾化解、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既为推进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动方案,也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借鉴案例。

[关键词]群众工作;社区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3-0057-03

作为连续十五年荣膺上海市文明小区称号,拥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十一项荣誉的优秀基层单位,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虹储居民区长期以来紧跟中央的群众工作战略部署,将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的核心理论和虹储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将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纳入群众工作的视野,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虹储工作法”,堪称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和社会管理相结合的一次有益探索,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群众工作视野下的社区社会管理思维创新

社会管理思维决定了社会管理的落脚点,界定了社会管理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也深刻影响着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以往,受传统体制内思维影响,某些居民区推行社会管理的行政色彩较浓,只重视“上级要我干什么”而忽视了“群众要我干什么”,在执行中也生搬硬套上级指示,不懂得顺应社区的实际灵活变通,导致社区居民对社区社会管理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关心,甚至导致“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发生,这既严重制约了社会管理工作开展,也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威望。针对这一系列突出问题,虹储居民区准确把脉党的群众工作的总体思路,结合社区实际推出两项整改措施,大力推动社会管理思维创新:

(一)积极推行换位思考,发挥问题意识和群众导向。虹储居民区通过深入走访和调研,充分掌握社区社情民意的动态变化,以社区群众迫切需求为导向,发挥党总支和居委会“发动、引领、推动”的作用,认真思考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解决之道,相继完成了“虹谐亭”、“稚谐园”、“健身苑”等一批“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民心实事工程,让老式小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二)在社区事务中发扬协商民主精神,不搞“一刀切”。在关于社区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过程中,虹储居民区一改由居委会干部拍板的传统思路,充分发挥听证会、议事会、协调会的作用,问计于民、求同于民。例如,由于在虹储小区绿地到底是否改建成车位的问题上分歧严重,“有车族”和“护绿派”的矛盾愈演愈烈。虹储居民区干部并没有简单地判定谁对谁错,而是召集双方代表召开民主听证会各抒己见,经协商、沟通和调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绿地改建车位,绿化挪移上墙”的妥协,化解了矛盾。

通过社会管理思维创新,虹储居民区明确了社区社会管理就是要实现、维护和发展社区群众的切身利益,就是要集中精力解决社区群众的“急、难、盼、愁”问题,就是要学习一切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集结一切资源和力量为社区群众服务的新理念,这也为下一步社区社会管理制度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群众工作视野下的社区社会管理制度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我国社区社会管理思维也在经历变革,思维变革呼唤着制度创新,因为如无法甩掉旧的思想包袱,那么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就无法在社区土壤上顺利成长。虹储居民区意识到:传统的以“管、控、防”为主流的社会管理制度已不完全适用于新时期居民区社会管理实践,必须基于“服务、奉献、协调”的社会管理新思维调整社会管理制度,才能适应新时期广大居民群众的需求。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虹储居民区将加强社会管理的“五力”(主导力、有效力、组织力、协调力、整合力)建设作为总体纲领,探索出了“班子建设法”、“民主自治法”、“文化共育法”、“制度规范法”、“实事凝聚法”这五项“接地气”的具体制度,将社区社会管理从人治提升到了法治的高度,以期为虹储居民区三千多居民提供更高水准的服务。

(一)“班子建设法”。就是在社区管理班子建设过程中灌输“尊重、支持、自律、务实、创新”等社会“正能量”,以实现“班子示范好、队伍建设好、工作机制好、群众反映好、工作业绩好”的“五好”社区社会管理班子建设目标,打造一支敢于拼搏、无私奉献的社会管理队伍。

(二)“民主自治法”。就是将党的领导、群众团队、沟通协调和多方协同等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在“尊重群众意愿、汲取群众智慧、维护群众利益”的基础上开展基层群众民主自治试验,着力打造一个人人互助、户户交心的“熟人社区”,为社会管理营造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文化共育法”。就是以健康文化凝聚人,以先进文化鼓舞人,积极开展“邻居节”、“楼组图书架”、“温馨园、邻里情”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正确的舆论环境,构建文化型社区,以此全面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四)“制度规范法”。就是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虹储居民区社会管理制度,努力使居民区的信息公示、干部考核、学习培训、组团走访等各项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以展现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新形象。

(五)“实事凝聚法”。就是将社区群众工作的要领归纳为有情必知、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把实事办在群众开口之前,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之中,把难事解在群众燃眉之时,通过听群众最想说的话、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干群众最要办的事来凝聚民心、增添力量。

借助在社区社会管理制度上的摸索,虹储居民区提升了社区社会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铺平了社区群众更加深入地参与社区管理事务的道路,为新时期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与社区社会管理实践相衔接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

三、群众工作视野下的社区社会管理主体创新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核心思想。一切依靠群众,就“必须在一切工作中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居委会事实上是街道行政职能在社区的延伸产物,居委会干部出于完成上级任务的考虑往往既扮演“导演”又扮演“演员”,这不仅挤占了普通社区居民的“主角戏份”,也不利于调动他们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同时,新形势下居委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果按照以往的“大包大揽”的社会管理模式来事必躬亲,人力、物力、财力均十分有限的居委会势必会不堪重负。因此,虹储居民区认识到,新形势下居委会有必要进一步“简政放权”,真正发挥广大居民的社区社会管理主体作用,实现“群众的事情群众办”。但是,广大居民众口难调、步调不一,简单地将社会管理事务全盘抛给群众自己处理是不现实的,居民区党总支和居委会还应当扮演“领头羊”的角色,引导广大居民有序参与社区社会管理实践。

(一)虹储居民区社区社会管理主体创新的过程。虹储居民区党总支和居委会干部走访调研后认为,在虹储居民区试点居民自治的社会管理主体创新有两大成熟条件:一是邻里熟人关系可以有效降低沟通成本,避免潜在的误会和纠纷;二是请出社区能人可以更便捷和有针对性地解决社区群众的实际困难,既可消除群众对社区社会管理不透明的顾虑,也可激发他们建设文明和谐小区的积极性。于是,以居民自治为抓手,虹储居民区开始摸索“1+2+5”的居民区社会管理模式,“1”是居民区党总支,体现党对群众自治的组织引领;“2”是居委会、小区管委会,体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5”意味着“五组”——“楼组工作指导组”、“宣传工作指导组”、“创安工作指导组”、“服务工作指导组”、“文体工作指导组”为代表的群众自治团队,是居民自治的中坚力量。借助“1+2+5”模式,虹储居民区大力倡导“为民做主”与“让民做主”相结合,让广大居民亲身参与到社区管理的具体事务中来。

(二)虹储居民区社区社会管理主体创新的优势。“1+2+5”社会管理模式的优势之一:让广大社区居民真切感受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如,“楼组工作指导组”推出“五星楼组”、“十佳楼组”评选让居民体验到了作为“虹储人”的光荣感和幸福感,“宣传工作指导组”编纂的双月刊《虹储知音》为居民开辟了一块抒发心声、表达诉求的园地,充当了群众监督社区社会管理的媒体平台。优势之二是可以借助群众自治组织填补传统社会管理手段的空白,在其未能企及或效果不佳的领域发挥补充作用。例如,“服务工作指导组”下辖的“虹储志愿者小分队”勇敢地将私人联系方式公之于众,使得社区居民修电脑、找家教、求缝补等需求都能在家门口解决。“文体工作指导组”下属的时装队积极吸纳病友入队,既为社区储备了文艺人才,又为病友提供了术后心理关怀!

通过社区社会管理主体创新,虹储居民区广大群众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对社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对社区大家庭的认同感显著增强,社区管理的触角也延伸到了居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创建美丽、文明、和谐的虹储小区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四、群众工作视野下的社区社会管理资源创新

社区是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管理环节,但社区在我国整个社会管理体系中毕竟处于“毛细血管”的地位,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十分薄弱。因此,要应对社区社会管理事务日益扩张的紧迫情况,必须想方设法组织一切有利于社区社会管理的社会资源,致力于实现资源整合,使得优势互补的资源之间产生“1+1>2”的集聚效应。

(一)挖掘社区社会管理资源,盘活现有存量。虹储居民区按照“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扩大共治”的总体方针,围绕“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四项基本办法,一方面笃信“办法就在群众中”,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向群众拜师学艺,在群众中挖掘有利于社区社会管理的资源;另一方面积极联络社区各驻在单位参与社区共建,并努力化解参与社区共建单位对“社区共建就是要钱要物”的误解,千方百计为社区管理团结力量、凝聚人心,进而为社区群众谋福祉创造有利条件。

(二)整合社区社会管理资源,发挥集聚效应。虹储居民区清醒地认识到:仅仅挖掘社会管理资源是不够的,只有将其整合好才能发挥战斗力,为此他们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促成资源整合:一是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和展开交流互访,坚持演练社区社会管理“战斗力”。一方面演练与共建单位的“协同作战”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共建单位切身感受社区群众的真实需求。这样一来,一旦社区群众有需求,共建单位就能第一时间和居民区联手提供服务,实现“小事不出家门,大事不出社区”的社区共建目标。二是坚持“区域统筹、集约共享”理念,不断优化区域内各类存量资源。虹储居民区将社会管理的视线投向整个长宁区,推动居民区社会管理工作由封闭到开放、由分割到统筹的良性发展。例如,虹储居民区从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区绿化管理署借调精兵强将,与居委会干部、社区居民联合开展社区共建生活会,现场请来了从业经验丰富的绿化专家为社区居民宣讲科学养花知识,还向养花爱好者们赠送了盆栽,共同为小区绿化事业添砖加瓦。三是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调动社区各驻在单位参与社区共建积极性。这样做的目的是寻找社区社会管理目标与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责、奋斗愿景的共同点,准确把脉社区社会管理资源的行业特征,并最大限度地将其整合到社区共建中来。例如,基于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共同愿景,区人民法院长期坚持和居民区干部一同走访慰问小区困难家庭,一方面为其送上慰问品,另一方面也能及时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得益于对社区潜在管理资源的不断挖掘、匹配、整合,虹储居民区在不明显增加行政开支的前提下极大地丰富了开展社区社会管理的手段,逐步形成了“社区事务共管、社区难题共解、社区稳定共促、社区服务共享、社区文明共建”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虹储居民区通过自身不断探索和实践,以社会管理的思维、制度、主体和资源为创新切入点,有力地回答了党的群众工作的宏观战略部署和社区微观层面的社会管理实践如何衔接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虽然虹储居民区只是长宁区上百个基层居委会中的一员,但其二十余年的扎实群众工作经验和近年来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丰硕成果证明:只有将我们党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和社区社会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社区社会管理才能顺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只有在社区社会管理中坚持贯彻群众路线,社区社会管理才能让社区群众称心如意、衷心拥护。虹储居民区将群众工作与社区社会管理相结合的创新经验经受住了时间和群众的检验,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和较高的推广价值,值得社区工作者和社会管理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党校政治学教师

责任编辑:赵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