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科技思想的丰富内涵与鲜明特色

【摘要】毛泽东的科技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非常鲜明的特色。其基本内涵有:“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的科技发展地位思想;“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科技发展方针思想;“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科技发展道路思想。其主要特色有:扎根于现实的实践特色、立足于国情的民族特色、放眼于世界的时代特色。认真研究与系统把握内涵丰富和特色鲜明的毛泽东科技思想,对于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科技思想;丰富内涵;鲜明特色

【作者简介】李桂花,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苏里,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长春130012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018-04

一、毛泽东科技思想的丰富内涵

毛泽东的科技思想是毛泽东关于科技发展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它主要是一些战略性的思想,因而对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作用也多是战略性的指导作用。毛泽东的科技思想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一)“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的科技发展地位思想。毛泽东对马克思“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观点十分认同。在他看来,自然科学是很好的东西,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学习和研究它。只有认真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掌握自然科学知识,才能用自然科学去认识和改造自然,才能在自然界中获得自由。因此,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毛泽东就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就是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所思考的、所钻研的,是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的国防,并且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的新时期。”也就是说,由于我国当时的社会历史情况有了新变化,因而我们的工作重心也要随之发生变化。为此,毛泽东要求全党同志要更多地学习和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和本领,懂得并尊重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尤其要用自然科学来武装自己,发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成为行家里手。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会取得成功。

毛泽东还主张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就必须发展科学技术。他在总结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指出,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共计105年时间,我国被很多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欺负过。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有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是以我国胜利而结束的。究其原因,在毛泽东看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现在,我国社会制度变了,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因此第一个原因基本解决了;而且,我们已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这说明第二个原因也有了一些改变,但要彻底改变,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奋斗。因此,我们必须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一定要想方设法改变我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从而才能避免落后就要挨打的悲剧,这就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而要使生产力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就必须发展科学技术。所以他特别强调:“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战略家和哲学家的高瞻远瞩和远见卓识。

正是由于科学技术所具有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毛泽东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向科学进军,从而迎来了我国科技发展的第一个春天。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响应毛泽东的这一号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经过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攻克了许多科技难关,取得了许多重大科技成果。虽然毛泽东的“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的思想在“文化大革命”中没有很好地坚持下去。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否认他的这一科技思想的正确性和战略性。

(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科技发展方针思想。毛泽东向来主张无论是干革命还是搞建设,都要从中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他在1945年就明确指出,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作自力更生。只有自力更生,发挥自已的聪明才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毛泽东多次强调,每个国家都要根据自己国家的特点、历史和现实,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方针和政策。“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只有牢记这一点,革命事业才会取得成功。

同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也是如此。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特定历史条件下,面对国内的困难局面和国际的复杂情况,毛泽东更是主张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他在1958年的一个重要批示中写道:“没有现代化工业,哪有现代化国防?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毛泽东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我们前进的步伐。对于这一科技发展方针。邓小平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许。他多次向第三世界朋友介绍说:“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总之,“我们的建设方针还是毛主席过去制定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既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在中国的科技发展中,前者是根本,后者是关键;前者是主,后者是辅。历史证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特别是科技领域中的一系列重要成就,都是遵循“自力更生为主。依靠外援为辅”的方针而取得成功的。

(三)“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科技发展道路思想。科学技术是人们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国家强盛的重要力量。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呢?这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一项严峻任务,也是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毛泽东审时度势。明确提出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科技发展道路思想。

所谓“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就是必须打破一般的规矩,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展。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因为若是按常规来发展科技的话,那么我国的科技发展就会永远落后。而科技落后,生产力就不会得到很快的发展;而生产力得不到很快发展,经济和社会就会落后;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落后,挨打似乎就成为了必然。这是由中国近代历史所证明了的一条真理。同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还处于极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之中。特别是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咄咄逼人的态势。毛泽东发出了要研制“两弹一星”的指示。他说:“以两弹为主,突破尖端国防……对尖端武器的研究试制工作仍应抓紧进行,不能放松下马”。因为在今天的这个世界上,任何国家要想真正独立而不受制于人,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没有这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人家就会瞧不起你,就会来欺负你。

正是在毛泽东“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科技发展道路思想指导下,我国分别于1964年、1967年和1970年取得了原子弹爆炸成功、氢弹试验成功和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辉煌科技成就。“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不仅使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如邓小平后来评价时所说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二、毛泽东科技思想的鲜明特色

毛泽东的科技思想不仅内涵丰富、观点独到。而且还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一)扎根于现实的实践特色。实践特色是指毛泽东的科技思想是他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孕育并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同时,它又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毛泽东认为,实践出真知。“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科学知识是人类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生产活动,来源于实践。同时,他也认为,自然科学还要应用于实践,以促进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自然科学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毛泽东特别强调科学研究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号召当时具备一定科技知识素养的同志和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抗战救国的时代洪流,在实践中发挥聪明才智,为各抗日根据地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他明确指出,一切科学研究,不论是一般的还是专门的、理论的还是技术的、自然科学的还是社会科学的,都应该服从于发展抗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只有这样,科学与技术研究才不至于变成脱离实际的东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更是强调科学技术要面向生产、面向生活,他说:“搞农业不学技术不行了。”毛泽东特别重视提高工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为达到这个目的,他提议兴办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各方面专业技术人才。为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创造各种条件。毛泽东的这一认识,不仅正确地分析了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的关系。也指明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与道路。

正是由于毛泽东的科技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又能够直接指导实践,并形成影响实践的一种巨大力量,才使我们不仅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及其成就的取得,是在毛泽东科技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它和毛泽东本人的大力支持、密切关注和直接领导分不开的。这期间,我国研制出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令国人骄傲的重大科技成果,如“两弹一星”、人工合成胰岛素等。可以说,新中国成立后27年(1949~1976年)间打下的科技基础,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科技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硬件和软件的保障,也为我们今天各方面科技成就的取得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二)立足于国情的民族特色。民族特色是指毛泽东的科技思想是他从国情出发。并充分考虑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国际力量之间的对比来思考科技发展问题的。他一方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的问题要靠中国人民自己来解决;另一方面又主张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一切优点和先进经验,以我为主,洋为中用。

作为思想家,毛泽东坚信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都在于事物的内部而不在事物的外部,即强调内因的作用;作为政治家,他更懂得中国的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来认识和解决。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的事情,要靠共产党办,靠人民办。”若我们自己在很长时间内都认识不清楚自己的本来面目,更何况身为局外人的外国人呢?因此,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当然必须承认。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毛泽东特别强调,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因此。对别的民族和国家的东西采取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办法都属于形而上学,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态度,才会对我们的事业发展有利。因此,我们不能过分地依赖外国,而要靠自己的力量和拼搏,要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奋斗。

虽然毛泽东认为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但他强调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对于别的国家和民族的东西,不是所有的方面都要学习,而是要学习那些我们确实需要的、有用的和好的东西。并要在保持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地消化、吸收和创新。换言之,要把学到的东西中国化、民族化、本土化。因此,毛泽东极力主张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坚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要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倡导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要组织全国性的科研力量,大力协同、集体攻关,向科技进军,向自然开战,打一场全国人民学习科技、发展科技、应用科技的新战争。

(三)放眼于世界的时代特色。时代特色是指毛泽东的科技思想是他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以革命家、哲学家、战略家的眼光,从政治的高度、系统的深度、世界的广度出发来关注中国的科技发展问题的。它强调发展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要求、具有时代特点的高新科技。这一特色主要体现在:(1)审时度势,决断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凭借其拥有原子武器,到处进行核威慑。积极推行其霸权主义政策。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所作所为。就是这一政策的最好诠释和具体体现。尽管毛泽东向来认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但是此时此刻,他也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并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正是基于此,在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刚刚取得胜利之时,毛泽东就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向科学进军,进行技术革命,努力钻研原子能。(2)高屋建瓴,视野宽。毛泽东从系统地角度来思考我国的科技发展问题,把科技发展作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强调发展科技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从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来看,我们虽是一个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强国,各方面都很弱。所以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必须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尽快使自己强大起来,否则历史的悲剧就会重演。这样,不仅避免不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而且还要被开除球籍。另一方面,从中国自己的国防建设来看,我们还没有先进的机械化装备和设备,还没有足够的军事科技人员,更为严重的是,我们还没有原子弹等尖端武器。因此,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3)博古通今,眼光远。毛泽东对我国科技事业的思考,总是立足于国家的长期发展,关注科技发展带来的长远效应。他经常琢磨这样一个问题:共产党马上得天下,怎样才能马下治天下?为此,他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向全党明确提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的同志必须用极大地努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必须去学习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更是把学习、掌握科学技术提高到共产党能否担负起执政重任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他指出,有人怀疑我们党是否能领导好科学工作、技术工作和其他工作,看来是有一部分道理的,因为你就是不晓得,你就是不懂,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学新本领,要真正懂得业务,懂得科学和技术,不然就不可能领导好。毛泽东还特别指出当时的中央委员会还只是一个“政治中央委员会”,而不是一个“科学中央委员会”。他设想将来的中央委员会中。应该有更多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各方面人才,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执政的重任。这些思想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立足于时代、着眼于未来的高瞻远瞩与运筹帷幄。

总之,毛泽东的科技思想之所以能够通过中国科技发展实践这个环节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全局产生重大而广泛的影响。并进而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关键在于它不仅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观点独到,而且还在于它源于实践、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