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888(2008)1A-0034-02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原因是早产、寒冷、感染、缺氧、热量不足。硬肿呈对称性,先在大腿外侧出现皮下脂肪硬化及水肿,以后整个下肢、臀部、下腹部、面颊、上肢亦受累以致全身均可波及。皮肤呈暗红色,紧贴皮下组织,患儿全身冰凉。反应差,哭声低或不哭,吸吮困难,体温可降至35℃以下。若护理治疗不当,可并发肺炎、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出血、消化道出血。我科2004年1月-2006年10月共收住新生儿硬肿症患儿145例。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45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中,男125例,女20例;足月新生儿92例,早产儿53例;治愈80例,自动出院8例,死亡57例;发病为出生后8 h至15 d。早产儿出生8 h内发生53例,治愈22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27例;足月儿出生8 h内发生46例。治愈26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18例;足月儿出生5 d发生28例,治愈18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9例;足月儿出生10 d发生13例,治愈10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2例;足月儿出生15 d发生5例,治愈4例,死亡1例。

2 护理

2.1 复温体温低下或不升是新生儿硬肿症的主要症状,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随之波动,出生后由于环境温度比宫内低,而且新生儿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大,又由于羊水、血迹蒸发散热使体温下降。尽快正确的复温是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关键所在。复温的方法很多,最初在新生儿出生断脐后,在辐射台上用消毒液状石蜡进行油浴,其次根据条件可用暖箱复温法、电热毯、热水袋、瓶子取暖等方法。首先,我院产房在新生儿出生断脐后,在辐射台上采用无菌纱布消毒后的液状石蜡擦拭全身及头部的羊水和血迹后穿衣包裹。液状石蜡为透明的油状液体,无色无味,去污力强,不易溶解挥发,渗透性强,刺激性小,用其油浴后可有效地去除新生儿体表和头部的羊水和血迹,覆盖于新生儿全身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可有效的减少由于羊水和血迹蒸发造成的散热而起到最初的复温效果。对53例早产儿均又采用暖箱复温法。因早产儿皮下脂肪较薄容易散热,胎龄在30周左右的早产儿四肢往往伸展。暴露面积大,使散热量增加。因此,暖箱为早产儿主要的保温设备。暧箱温度的维持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应避免放在空气对流处,近窗处或阳光直射处,以减少环境对暖箱控温的干扰。适中温度指这一环境温度下机体耗氧、代谢率最低,又能保持正常体温,超过此温度±2℃会影响早产儿的代谢和体温,胎龄越小者适中温度越高,随着日龄的增加适中温度逐渐降低。因此,置入暖箱的早产儿需要每日按体重和日龄调节适中温度。复温必须遵循逐渐复温的原则,切忌加温过速。按硬肿程度不同调节暖箱温度,对轻度硬肿者,可用棉被包裹后置保温箱,温度从26℃开始每小时提高箱温1℃,重度硬肿者暖箱温度从28℃开始每小时提高箱温l℃,由于早产儿比足月新生儿更易发生肺透明膜病,而且不显性失水是足月儿2倍~3倍。因此暖箱湿度应保持在65%~75%。使保温箱温度达到不同体重的适宜温度。详见表1。早产儿体温超过38℃,可松解包被,降低箱温,每次0.5℃~1.0℃,应尽量避免箱温突然增高或降低,以免诱发早产儿呼吸暂停。

92例足月儿中。4l例轻度硬肿者均采用温暖棉被包裹后置于24℃~26℃室温中。采用热水袋、瓶子或者贴身放在母亲怀中外面盖上衣被取暖,使逐渐复温,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热水袋、瓶子保暖时注意勤换,使患儿周围温度保持在一定的高度,放置干净棉被的夹层以防烫伤。51例重度硬肿患儿经温暖棉被包裹后先放在26℃28℃室温中0.5 h~1.0 h让其自然复温,待体温上升达35℃时,连同包裹置于27℃~28℃预热的暖箱中,箱温从26℃开始每小时提高l℃,逐渐调节至30℃~32℃。使皮肤温度达到36℃左右。每小时测量体温1次,如果体温达36.5℃~37 0℃,可停止升温;如果患儿体温骤升至38℃以上,可暂停暖箱或温度下降1℃~2℃。重症患儿在复温中腋温达37.5℃以上要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以防复温不当诱发肺出血。

为患儿复温时动作要敏捷,一切护理操作尽量在暖箱内进行,如换尿布、喂奶、更换体位。观察病情以及检查等应打开边门或从袖孔伸入操作,尽量避免打开箱盏,以免箱内温度波动过大,即使在抢救中也不能忽视患儿的保温工作,以免使患儿暴露时间过长,加重病情。在复温过程中组织代谢过程加快,葡萄糖的需要量增加,但患儿在寒冷作用下已消耗大量能量。故必须给以足量的葡萄糖。以补充基础代谢率,供应复温所需的能量。硬肿症患儿在扩充血容量,改善循环中要及时补充热量,以防硬肿继续加重,同时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的改变及尿量的多少,严格掌握输液滴速。

2.2 喂养145例新生儿全部实行母乳喂养。母乳作为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不仅各种成分易于吸收,而且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母乳每天由专人采集。标明床号、姓名、采集日期。对病情稳定,呼吸平稳,有觅食奶的患儿应尽早开奶。初次喂奶时用滴管滴喂2 mL-5 mL。喂奶时患儿呼吸,吞咽协调,无青紫,可改用奶杯试喂,将奶液缓慢喂人,让其自己吞咽,若无青紫、腹胀等,每2 h喂奶1次,37周后(包括胎龄)逐渐过渡到按需喂养。对吸吮、吞咽能力欠佳,或有经常性屏气和青紫者,待病情稳定后用胃管喂养。操作时用注射器将奶液缓慢注入,不可用力推人,胃管每周更换1次。奶量按供给热量计算,开始每次2 mL/kg-4 mL/kg。根据耐受情况循序渐增。一般每天每次增加l mL/kg-2ml/kg,每天总量不超过体重的I/5,宜少不宜多。喂养热量不足部分用静脉输液补充,每日称体重1次,及时调节喂养量,使体重保持在每日增加10 g~30 g为宜。

2.3 保证供氧早产儿及足月重症儿均给予鼻导管氧气吸入,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改善低氧血症,预防肺出血发生。常规给氧0,5 L/rain~1 L/min,在吸氧过程中氧气需湿化并适当加温,以免吸入干、冷气体造成患儿体温下降和分泌物干燥。发绀较重或常规给氧后仍不能改善者改为鼻塞或面罩吸氧,调节氧流量为4 L/min-8 L/min,严重缺氧呼吸困难加重者,使用人工呼吸器,待患儿呼吸平稳,体温正常时可停止吸氧。

2.4 预防感染置保温箱的早产儿及足月重症患儿免疫功能低下,从母体中获得的免疫球蛋白量较少,入暖箱前均给予温水洗澡,并注意勤换尿布,保持臀部及皮肤皱褶部位干躁,防止红臀和皮肤感染。暖箱有湿化装置,而高湿度有利于一些细菌的繁殖。每日应用消毒液擦洗箱壁内外面,并随时将玷污的奶液及葡萄糖液用湿布擦净,水槽中的蒸馏水,每日更换。对出生体重低于1000 g早产儿,箱内用物(布类)均需经过高压消毒,严格无菌操作,每次操作前后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3 讨论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高,冬季是高发期,除正确治疗外,精心护理也是提高成活率、降低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适宜的环境和温度是新生儿体温正常的一个必要条件,正常体温又是新生儿生存的基本因素。在护理新生儿硬肿症复温方面,体会到不同的日龄、体重及硬肿程度的差异,在复温速度上有差别。轻度患儿争取在4 h-6 h使体温达到36.5℃以上,重症硬肿患儿复温8 h~10 h达到36.5℃,值得注意的是重度硬肿症在复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体温突然升高,肺微血管扩张引起肺出血。145例患儿中,死亡57例,其中肺出血27例,并发肺炎、脑膜炎共16例,窒息5例,硬肿加重8例,皮肤感染1例,以上不难看出肺出血的死亡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另外,早产儿及日龄小的新生儿发病率高,成活率低,因此加强产孕妇期保健及加强卫生知识宣教,做好产前检查。尽量避免早产及窒息。

(本文编辑卫竹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