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症护理方法的研究

摘要: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的一组疾病。一般以生后一周内新生儿和未成熟儿多见,夏季发病者,大多是严重感染,重度窒息引起。其临床表现是:拒乳,反应差,哭声低,心音低钝,心率减慢,尿少,体温常低于35摄氏度,重症患儿低于30摄氏度。皮肤发凉、硬肿,颜色暗红,不易捏起,按之如硬橡皮。严重者可导致肺出血、循环和呼吸衰竭及肾脏等多脏器损害,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而危及生命。

关键词:新生儿 硬肿症 护理

一.认识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neonatal scleredema)是指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的一组疾病,常伴低体温,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其中以寒冷损伤为最多见,称寒冷损伤综合征。以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为特征。它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多认为寒冷、早产、低体重、感染和窒息可能是其致病因素。低体温和皮肤硬肿使皮肤血管痉挛收缩,血液缓慢凝滞,造成组织缺氧、代谢性酸中毒和微循环障碍,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全身多器官损伤,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新生儿硬肿症轻者症经正规治疗多能治愈;重者虽经正规治疗,仍有部分换儿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或并发感染。肺出血而死亡。所以,加强对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已成为医院以及全社会面临的困难之一。现就此问题, 我提出如下关于护理新生儿硬肿症的几个方面。

二.临床资料

2.1 病情分度

2.1.1 体温在30℃~34℃,硬肿面积>30%,诊断为Ⅱ度。

2.1.2 体温在30℃以下,硬肿面积>50%,心率在120次/min以下,伴不吃不哭,反应低下诊断为Ⅲ度。

2.1.3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42例,男23例,女19例;足月儿32例,早产儿10 。例:体重>3kg19例,2.5~3kg 13例,1.5~2.5kg 6例,<1.5kg 4例;合并肺炎 1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3例,脐炎 21例;其中Ⅱ度硬肿 34例,Ⅲ度硬肿 8例 [1]。

三.治疗方法: 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采用综合治疗,包括复温、营养与液体、合理喂养、药物、按摩、预防并发症、健康教育。

3.1 复温 是治疗护理的关键措施,复温的原则是循序渐进,逐步复温。如肛温大于30摄氏度,腋-肛温差为正值的轻、中度硬肿的患儿可放入30摄氏度暖箱中,根据体温恢复的情况逐渐调整到30攝氏度-34摄氏度的范围内,6-12小时恢复正常体温。无条件者用温暖的襁褓包裹,置于25-26摄氏度室温环境中并用热水袋保暖(水温从40摄氏度逐渐升至60度),也可用热炕、母亲怀抱温暖。如肛温小于30摄氏度,腋-肛温差为负值的重度患儿,先将患儿置于比肛温高1-2摄氏度的暖箱中,并逐步提高暖箱的温度,每小时升高1摄氏度,每小时监测肛温、腋温1次,于12-24小时恢复

3.2 营养和液体 要保证供应足够的热卡和液体,开始时热卡至少应达到基础代谢的需要,以后渐加至正常需要量。液体量一般控制60-80ml/kg·d,缓慢滴入,速度约4ml/kg·h,因低温时心肾功能减低,输液量不宜过多。对低血糖小儿适当提高葡萄糖进入量。正常体温。体温恢复正常后,将患儿放置于调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

3.3 合理喂养 提供能量与水分,保证足够热能供给。能吸吮者可经口喂养;吸吮无力者用滴管、鼻饲或静脉营养。遵医嘱给予液体供给,严格控制补液速度。防止由于输液速度过快而引起心力衰竭和肺出血。

3.4 药物

3.4.1 对心肾功能较差者可给多巴胺和多巴酚胺等心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宜用小剂量2~5μg/kg·min静脉滴入,因小剂量有扩张肾、脑血管的作用,可以增加尿量。多巴酚胺有增加心肌收缩的作用,但不增快心率,剂量2.5~5μg/kg·min静脉滴入,可和多巴胺合用。也可用其他药物如654-2,静注每次0.1~0.2mg/kg,15分钟1次,约3~4次,若面色、心率好转即可以1~2mg/d静滴维持,继续治疗一周[1]。

3.4.2 抗生素的应用对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硬肿症尤为重要,对肾脏毒性较大的药物尽可能少用。寒冷损伤综合征虽可能发生呼吸道感染,但不宜用广谱抗生素预防。

3.4.3 肝素治疗,第一次剂量1.5mg/kg静注,以后每6小时静滴0.5~1.0mg/kg,至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正常后渐减少给药次数,7天为一疗程[2]。

3.5 按摩时间、手法及按摩程度

一旦发现硬肿,在基础治疗的条件下及时给予按摩。按摩可使机体胃肠活动增强,生长激素分泌增加,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加热量,升高体温,协助硬肿消退。同时,加强其自然杀死细胞的活性,使机体免疫力得到提高。协助抗感染,促进硬肿的消退。按摩还可加速血流,改善组织缺氧,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药物在皮肤中加快吸收而发挥作用。按摩时从最硬处开始,以大拇指指腹及鱼际肌自下而上环形按摩,动作轻柔,着力均匀,直至有微热感,禁忌手与皮肤之间摩擦。最硬处可适当增加药量。按摩时间不等,以局部皮肤变红、变软为标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病情好转,逐渐减少按摩次数,加速了硬肿消退时间,缩短了住院天数。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不同部位要采用不同手法,双下肢可采用双手同时适力有节奏舒缓地进行按摩,躯干采用大小鱼际进行按摩,上肢采用拇指、食指、中指捏揉法。最后再进行全身按摩1 次,具体按摩时间,应视病情而定,每次按摩应在进食后1h 进行,按摩程度以硬肿部位皮肤柔软并富有弹性为宜。

3.6 预防并发症

3.6.1 硬肿症并发肺出血主要是由严寒损伤的病理过程所致。严寒损伤引起的缺氧,酸中度,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心肾功能不全,休克,DIC继发肺部感染等对肺微血管的综合损害是并发肺出血的根本原因。当病情发展的严重阶段,无论采用任何方法复温,即使不复温均有可能并发肺出血。故防止肺出血应首先防止严寒损伤发展的严重阶段,并对上述各病理环节进行防治。

3.6.2 在复温后注重更换体位,避免坠积性肺炎和褥疮发生。

3.6.3 复温时,密切观察患儿的皮肤和眼,防止烧伤。

3.6.4 操作时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皮肤粘膜,诱发感染3.4做好宣教及病情沟通向家长介绍有关硬肿症的疾病知识,嘱母亲坚持排乳,保持母乳畅通。避免因患儿住院而造成断奶。介绍有关保暖、喂养、防感染等育儿知识,及时向家属反馈目前病情进展及下一步处理措施,以要求积极配合。

四.健康教育 向家长解答病情,介绍有关硬肿症的疾病知识,嘱母亲坚持排乳,保持母乳通畅,避免因患儿住院而造成断奶,介绍相关保暖、喂养、预防感染、预防接种等育儿知识

五.结果 Ⅱ度硬肿34例中无一例死亡,Ⅲ度硬肿8例中死亡一例,为极低体重儿合并肺出血。体温恢复最快4h,最慢15h,平均7h,硬腫消退最快2天,最慢7天,平均3天。

六.对新生儿硬肿症的识别及预防

某些家长分不清硬皮病与硬肿症,因为它们名称相近,总是被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疾病。

6.1 硬皮病现称系统性硬化症一种发生在儿童期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临床上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并累及心、肺、肾、消化道等内脏器官的慢性结缔组织疾病。

6.2 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综合征,由于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常伴低体温,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其中以寒冷损伤为最多见,称寒冷损伤综合征。以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为特征。本病大多数在生后不久或生后7-10天出现症状,主要表现如下。

6.2.1“四不症” :吸吮无力,不能吸吮为“不吃”;哭声微弱。少哭为“不哭”;面部表情消失,肢体活动减少为“不动”;体温常降低至31-35℃之间,甚至26℃左右为体温“不升”。

6.2.2 “冷、硬、肿”:轻者是局部发冷,重者全身皮肤发凉,此为冷;皮下脂肪多的部位皮肤变硬,表面光滑,用手不易捏起来,且呈暗黄色或青紫色,此为硬;某些部位用手按压可以有凹陷,此为肿;其硬肿往往先出现于小腿。大腿外侧,以后双下肢逐渐延至臀部以至胸。腹。上肢及面颊部。眼部。手心。足底皮肤常不变硬。

6.3 新生儿硬肿症的后果严重,因此预防该病的发生至关重要。首先,要做好孕期保健工作,防治妊娠中毒症,预防出生低体重儿,防止早产和产伤的发生。其次,在寒冷地区要做好临产时母子保暖防寒工作。除房间暖和外,还应事先把婴儿的包被预暖,宝宝出生后迅速包裹好。如宝宝手脚发凉可在包被外面再加暖水袋,但要注意防止烫伤。实在没有保暖条件时,可将宝宝搂抱在怀里,用大人的体温暖着宝宝,也是简便的取暖方法。此外,注意早开奶,保证足够的热量,及时防治各种疾病等,都是预防新生儿硬肿症发生的重要措施。如果发现新生儿皮肤发凉变硬,应请医生诊治。如体温下降得不多,皮肤硬的范围小时,可设法提高室温到26℃左右,同时加用热水袋保暖,注意补充热量,体温即可慢慢恢复正常。如体温下降较多,皮肤硬的范围较大时,应在保暖的条件下及早将宝宝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 黄德珉,陈俭红.新生儿疾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2-368.

[2] 张寿斌,詹美玲,吴熙,等.超微量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对抗凝血酶Ⅲ影响的初步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