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电企业的大规模定制实施策略


   摘要:文章从我国家电企业的现状入手,通过对大规模定制的介绍,分析了我国家电行业对大规模定制的需求。介绍了家电企业大规模定制的实施过程,并对我国家电企业实施大规模定制所需的基础工作做出了介绍。
  关键词:大规模定制;家电企业;实施
  
  一、 大规模定制与我国家电企业的现状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电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国一些家电产品已经进入世界前列,海尔、海信等已成为国际家电知名品牌,家电行业已形成规模经济,企业集团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兼并、多元化经营,其经营优势和品牌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不少企业已从单一的产品扩大到多品种。但近几年来,国内的家电企业都在进行同样商品的重复生产,家电产品供过于求,国内市场上大众化的产品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甚至出现过剩状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需求多样化,顾客对家电产品的要求不仅停留在功能、质量上,对产品的外观、色彩、制造的原材料、便携性等要求更加苛刻,渴望更能体现自己的个性品味;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蔚然成风。
  在这种形势下,很明显,大规模生产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家电企业的市场环境,中国的家电行业需要一种新的生产模式:能够进行定制生产,同时还能保证企业生产以批量方式进行。
  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是一种新的生产模式,是指以接近大规模生产的质量、速度和成本,提供满足定制要求的产品或服务,借助动态集成协同过程,通过提高顾客价值而实现运营目标的生产方式。它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经营理念,以批量生产的方式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在成本与顾客需求之间寻求平衡,正在逐步成为21世纪企业竞争的新前沿。
  目前,已经有很多行业意识到大规模定制的重要性,并且开始实施大规模定制。例如,牛仔裤生产商李维斯公司,生产窗户的安德森公司,联合汽车服务协会(USAA)。在家电行业中也有部分企业也看到了这种发展趋势,开始实施大规模定制。例如,制造商伊莱克斯,在我国的经营策略就是“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进行设计制造冰箱”。我国著名企业海尔集团,也根据不同消费者的特点,进行了局部的定制化生产,并取得显著的效益。我国家电企业实施大规模定制生产具有可行性,而且是一种必然趋势。
  所以,我国家电行业的根本出路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实施大规模定制生产。
  
  二、 家电企业对大规模定制的需求
  
  家用电器具有使用长久性、普及性、流行性等特性,人们对它的要求,尤其是对定制要求会更加苛刻。地区、季节、个性等因素都对家电产品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导致市场对家用电器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以洗衣机为例,在北方冬季,棉衣等比较肥大、厚重,因此北方的人们就需要买容量比较大的洗衣机;在南方夏季,衣服经常要洗,但每次洗的量比较少,因此,南方的人们就希望买功率和容量比较小的洗衣机;家庭人员比较简单的家庭一般买小容量、低功率的洗衣机,大家庭一般买大容量的洗衣机,等等一些。这些都说明,环境的因素、个性因素等都影响着家电市场,导致其需求多样化。所以,家电企业产品生产要求是多样化、个性化。
  家电企业的生产商主要分为两类:制造商和装配商。装配商从外部供应商处采购零部件,然后在本部组装家电。制造商则自主设计、制造产品的结构部件,包括家电产品的发动机、制冷机、散热装置等。这些决定家电企业可以进行模块化生产。家电产品结构简单,尽管每种产品的个性要求不同,但主体性质是基本相同的,企业可在保持产品主体稳定情况下,将客户个性化要求的模块组合在主体上。因此可以采用延迟制造技术,可以在装配车间或销售现场有专业人员将不同的模块按照定制的要求组装在一起。这样企业能够节约成本,以低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价格优势。
  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顾客无暇顾及多花时间在购物的选择上,但有希望能满足自己的个性,因此,家电企业要考虑顾客定制、购买的方便性,销售方式的可订制性,使定制产品能够满足顾客的配送要求。
  
  三、家电产品定制的实施
  
  采集顾客需求信息。只有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信息,才能够真正提供个性化服务。企业可以建立顾客数据库,将顾客的需求特征集中在一起,以反映产品发展的趋势,为新型产品的模块设计提供信息。
  家电企业要对影响顾客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行分类,把它作为产品族划分的主要依据。由于家用电器内部结构可以根据功能进行分解,有输电设备、发电机设备、显示设备、输出设备等,然后按照模块化进行生产。当顾客下达订单的时候,通过企业的设计师与顾客的共同设计,完成顾客对产品需求的“专业”描述。
  设计人员将定制产品的生产要求传达到生产部门,相关的管理人员安排生产。企业必须具备柔性制造系统,柔性生产能力、柔性制造系统才能够适应动态的市场需求。生产系统必须能够迅速的从上一件产品的生产中转变到目前定制产品的生产中,且设备的转换费用较低。根据家电产品的特点,企业可以采用零部件的通用化生产和组合生产,将已有的功能模块集中在一起,对顾客的特定要求在原有模块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最后组装起来。
  这样就完成了产品的定制要求,根据顾客对销售渠道的要求,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
  大规模定制的核心思想是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质量、快速生产出个性化的产品。对于家电的大规模定制,其核心思想是:企业根据家电的特点和消费者的具体个性化,快速、高质量和低成本地生产出符合人们消费者要求、方便实用、外形美观的家电。企业通过高效率、高质量、自动化的家电设计系统和具有柔性、敏捷性、集成性的生产系统,通过代理商、网络等渠道向社会提供大规模定制服务。
  现在企业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在大规模定制当中这种企业间的合作机会更多。从供应商到销售商,以及顾客乃至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之间都有合作,它们之间通过产品的生产连接起来,形成链条。物料的转移形成供应链,价值的累加形成价值链,按照产品生产的作业过程形成作业链,按照成本的形成过程则形成成本链。因此,大规模定制的实施,除了企业内部的管理外,还需要进行链管理,以加强各合作企业的联系。在家电企业生产中,涉及到的零部件很多,各种螺丝、螺母就数不清,所以它的供应商就很多,某一个供应商出现问题,影响的不仅仅单个产品的生产,而是整个产品族甚至整个核心企业的生产。对销售商存在着产品不能正常送到顾客的手中,物流企业不能将物料以适当的数量在适当的时间运到适当的地点,也将影响核心企业的生产。
  
  四、 运行大规模定制模式需要加强的基础工作
  
  大规模定制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它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有利于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但是大规模定制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够得以实施的。
  
  1. 转变定制化与批量生产相矛盾的观念。在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要想进行批量生产,就无法按照个人要求进行定制。就像比较著名的福特汽车和劳斯莱斯,它俩的生产方式无法混合在一起。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自动化生产、智能化生产使得定制化批量生产成为可能,即使是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我们是使模块化管理手段、延迟制造技术等管理方法,同样可以将批量的产品进行组合定制。
  
  2. 信息技术支持体系的建立。大规模定制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信息技术。大规模定制不仅是生产观点的转变,其实现还要同信息技术紧密相联。信息技术一方面使链管理运用得更充分、更有效,例如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使链分析法的活动之间的联系,突破地域、人员和信息的限制而得到充分挖掘和运用;另一方面只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才能对链管理所需的大量信息随时进行分析和处理,形成信息管理的统一平台框架,为大规模定制方法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大规模定制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
  
  3. 信任机制的构建。在链形成过程中,关键性要素是信任机制。例如,成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往往不愿意将其成本公开。在大规模定制中,各企业合作建立在所有的关键业务必须向对方公开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产生协同效应,实现能力的集成与优化。因此,在大规模定制企业链管理过程中,核心企业要使其他的节点企业能够信任链管理的协议,核心企业不会危害链的整体利益或当中某一节点企业的利益,不会背离当前所在的链;其他节点企业要相信核心企业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能够通过构建和领导现有的节点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提高整体利益,并让自己分享收益。
  
  4. 明确企业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就使企业能够长期持有,并为同行业其他企业难以模仿,是顾客购买本企业产品而不选择其他相同产品的主要原因。在大规模定制企业链中,所有的节点企业都要明确并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进入大规模定制企业链的重要因素,也是在链中维持自己地位的保证,如果在合作中没有注意到自己核心竞争力的维持与加强,被其他企业模仿或超过,企业在链中的价值就不存在了,会被其他的企业所取代。
  在大规模定制企业链管理中,还有其他的一些基础工作需要加强,例如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会计工作的电算化、政府机构建立企业的信任管理机制,等等。只有做好这些基础工作,培养好大规模定制成长“土壤”,这样大规模定制才能在我国建立起来,才能有效的实施。
  以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响应个性化市场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在社会需求中,家电的个性化需求更为强烈和普遍,家电大规模定制的市场需求前景更为广阔。
  
  参考文献:
  1.史丽萍.大规模定制新系统.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陈胜群.松下自行车大规模定制的启示与思考.现代管理科学,2005,(1).
  3.王国才,龚国华,王灿乔.家电业向大规模定制转变的策略研究.商业研究,2005,(20).
  4.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J.P.Womack,D.T.Jones and D.Roos著.沈希瑾,李京生,周亿俭,张文杰等译.改变世界的机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作者简介:史丽萍,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闫红博,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