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解剖生理学》教学的现状及不足

【摘要】解剖学和生理学作为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其他桥梁学科和临床学科的基础,与医学检验专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何使医学检验专业解剖学、生理学的教学紧密结合是当前和未来检验事业发展的需要,综合相关学科理论和技术,加快改革步伐,积极探索检验解剖学教学新的方法和发展方向,是我们解剖学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高职高专 临床检验专业 医学基础 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41-01

解剖学和生理学作为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是其他桥梁学科和临床学科的基础,与医学检验专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目前,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教学明显滞后,原因之一是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仍仿照临床医学专业模式,已不能适应实用性技能型检验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随着高等医学教学的不断改革, 人体解剖学教学也面临许多新的难题,教学学时的压缩, 教学模式的改变, 教学信息量增大, 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等教学矛盾日益突出。为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性医学检验人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在思考基础教学的改革之路前,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医学检验专业解剖学和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课程设置

多数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解剖学和生理学是两门独立的课程。这样设置需要的课时数多,教授的知识量大,范围广,深度深,违背了职业院校知识“必需、实用、够用”的教学原则,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学习了一些在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和临床工作中用的很少甚至不用的知识,却没有办法把该专业需要的重点、难点很好的突出,不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尤其针对医学检验专业,他与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等医学专业在对基础知识方面有着不同的需要。所以这样的课程设置不适合医学检验专业的学习。2.教材的选择

医学检验专业解剖生理学教学的目标要求有其特殊性,目前我校医学检验专业使用的是人民出版社出版,刘春波主编的《解剖生理学》。教材将解剖学和生理学两门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偏重生理学的内容,为适用于中医专业的高职高专教材。现在选用的教材专业性不强,内容多而全;这些内容虽然可以为医学检验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未能紧密结合和充分反映检验专业的特点。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够突出,解剖生理学知识与检验专业课程间的联系不够系统和严谨,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从而使得解剖生理学的教学不能更好地贴近检验这一特殊的专业。当前非常需要的是适合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使用的,能够体现出检验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具有职业特点、适应医学检验岗位需要的解剖生理学教材。

3.教学目标的制定

课程制定的教学目标是这门课程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体现。而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专业制定的教学目标,应该贴合该专业的专业特点,不应该千篇一律。但是一直以来在解剖生理学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各个专业都大同小异,而且仍仿照临床医学专业模式,没有体现出医学检验的专业特点,这样不利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

4.教学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以及科技相互渗透融合趋势的加强,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适应性也随之增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要求。而现有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多年来过多地追求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单纯以学科为中心,“基础、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阶段截然分开。理论脱离实际,基础脱离临床,单纯传授知识,导致检验专业学生的知识面不宽,动手能力不强,中和素质不高。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作为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师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学习,死啃书本,强记硬背,知识与能力脱节,理论与临床脱节。久而久之,不仅难以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重视程度,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教学。

5. 教学方法

5.1理论教学 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具有名词多、结构多、定义多、内容复杂枯燥.并且部分章节抽象难懂等特点。学生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现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这样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厌烦,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理论基础不牢固,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差,教学效果不理想,更不适应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现在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

5.2实验教学。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动手能力尤显重要,但是现在的实验教学更多的只是流于表面,课时数越来越少,内容也已经过时。因此,我们应该结合临床检验工作需要,调整时间安排,及时删除已经淘汰及陈旧的实验内容。

6.任课教师水平

通过与学生的座谈会以及填写调查表等方法,对我系任课老师从三方面进行了评估:(1)基本素质(职业道德、严谨求实、爱岗敬业);(2)课程讲授能力(专业知识熟练程度、重点难点把握情况、语言表达能力、与学生互动情况);(3)教学改革情况(本专业新技术、新进展讲授、与临床实践结合情况)。并且请同学对任课老师的不足之处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对老师的职业道德满意度都是很高的,但是对于老师在课程讲授能力以及教学改革情况的评分就相对较低,特别是重难点突出,与本专业,与临床的结合等方面。由此可见,要改革检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加强任课老师的教学能力也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张发苏.高职高专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2]姚军.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与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3).

[3]刘琴,胡卫东,胡芳,陶正武. 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与实习生质量评价[J].教学实践与改革,2010,(05).

[4]白雪飞,郭静玉,庞新跃,高伟娜,杨建英.医学检验专业备课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