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企业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


  [摘要]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升值2%,至今累计升值达8%。纺织服装作为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企业规模小、品牌少、出口附加值低,又经历美欧设限风波,使得人民币升值对其冲击最大。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趋势及对纺织服装行业的负面影响,提出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风险规避对策。
  [关键词] 纺织服装 人民币升值 风险规避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出口不断增加等原因,人民币遭受了空前的升值压力。纺织服装是我国出口创汇的第一大行业,浙江是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市场的主要基地,2005年出口额达到244.35亿美元,占全国纺织服装出口额的21.24%,占浙江省出口总额的31.81%,居全国首位。但浙江的纺织服装企业大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使得人民币升值对其冲击最大。浙江纺织服装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一个具有预警与弥补功能的风险规避系统,为其在WTO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积聚内力。
  一、人民币汇率的演变趋势
  2005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布人民币汇率将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盯住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由此进入浮动时代,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升值2%,至今累计升值达7%。
  从总体发展趋势看,人民币升值压力会进一步聚集。在过去几年中,美元相对欧元,日元贬值,由于人民币盯住美元,美元贬值,人民币也相对贬值,这是过去几年我国出口增长较快和贸易出现大量顺差的重要原因。此外,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兑现和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以及国内市场不断扩大和国内生产配套能力不断提高,我国利用外资仍将保持稳步增长。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存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投机性资本等各种资金会继续通过各种渠道涌入我国,我国外汇供过于求、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趋势难以改变,这构成了人民币升值最直接和持续的压力。
  二、人民币升值对纺织服装行业的负面影响
  对于纺织业,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不可小视。纺织服装产品长期位居我国出口商品第一把交椅。到2005年,纺织服装产品贸易顺差额仍然高于整个外贸顺差额。纺织行业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支柱行业,行业出口依存度高达50%。但纺织品出口多数是建立在劳动力成本和价格优势之上的,利润率不高。根据研究,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2%~6%。2006年1月~10月,我国纺织品内外销整体利润率为3.9%,如果在人民币升值5%的情况下,纺织行业利润率将至少下降10%。
  中国第二大制鞋企业温州奥康集团行政部经理周威称,此次人民币升值没有任何先兆,“一觉醒来,企业资产蒸发不少”,企业显得措手不及。他说,影响不仅表现在企业户头上的美金市值蒸发不少,部分已经签定的出口定单的损失,也只能由企业自己来承担。长远的损失还表现在升值带来的产品出口价格的提高,这将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浙江作为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市场的主要基地,纺织服装企业众多,但大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品牌不多,出口附加值低,降价空间小,抗风险能力较弱,使得人民币升值对其冲击最大。事实证明,人民币升值将对浙江纺织服装出口带来巨大风险,总体看,对于浙江纺织服装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有:
  1.直接产生汇总损失
  2.增加外贸出口的不确定性
  3.削弱出口产品竞争力
  4.制约出口规模扩大等
  三、纺织服装企业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的风险规避对策
  无论承认与否,外汇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了解外汇风险及其管理方法,盲目闯入国际市场,其危险性也是可想而知的;反之,害怕外汇风险,不敢加入到国际经济中去,企业最终也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为此,企业应该做到:
  1.积极应对,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
  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在所难免,一些企业常常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既要考虑汇率调整带来的结汇损失因素,又得考虑为了保持出口量,在与客户谈判中暂时将其“忽略”掉,如果过分担心损失,企业将无法接单。
  在这种压力下,浙江省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应积极应对,摆正心态,减少低价出口的纺织品比例。应认识到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会对纺织出口增长不利,但长期而言,对解决纺织出口产品结构失衡却是有益的。纺织出口企业应该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保证道路顺畅和纺织品的海外市场份额,只有这样才能安全又平稳地渡过这一调整时期。
  2.实施进口战略,加大利用境外先进知识的力度
  人民币升值给浙江省纺织企业带来了出口压力,但同时也降低了利用境外先进技术的成本。因此,要从“借力”发展和开放促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像抓出口一样,研究和实施进口战略,要系统地扩大纺织科技设计人员出国留学培训的力度,引进专利、先进的生产流水线等。通过利用境外先进知识,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提升浙江纺织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冲出产业结构落后的现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3.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此轮人民币升值,不管是国外企业设置的贸易壁垒还是美国、欧盟等玩的“把戏”,都应成为改变现状的动力,提高纺织出口品的附加值和自主创新能力。具体措施是:(1)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纺织业技术创新示范体系,加速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2)推广建设纺织业集群创新服务平台,为新产品研发能力弱、技术管理水平低的中小纺织企业提供全面的创新服务;(3)引导骨干纺织企业加大力度研发新产品,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发挥骨干企业的创新带头作用。
  4.加强品牌建设
  纺织业要加强自主品牌建设,重点支持、大力培育一批在品牌设计、技术研发、市场营销渠道建设方面的优势企业,鼓励纺织各产业集群区打造行业品牌,争创自主品牌的市场环境,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使浙江省纺织服装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明显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国外频繁以反倾销、特保等措施对浙江省纺织企业施压,才能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完成由产品输出到品牌输出的过程。
  5.适当涨价,提高纺织企业的议价能力
  议价能力强的纺织企业在谈判中可以适度提价,部分传递升值带来的压力,从而部分抵消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浙江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好评,人民币升值引起纺织品价格的适当抬高,国外企业通常可以接受,但加价必须与国家汇率相匹配。这样既可适当地把部分风险转嫁给交易外商,将人民币升值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又能防止客户流失。但目前也有少数国外纺织品买家向印尼、越南、孟加拉国等国转移订单,由于劳动力廉价,这些国家一直与中国纺织业争夺客户。所以,浙江纺织企业在加价时应考虑客户的接受能力,在保证销量稳定的前提下适度提高产品外币标价。
  6.增加金融衍生避险工具品种,积极运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采用金融工具和经营决策管理外汇风险,管理外汇风险常用的金融工具有:外汇即期交易、外汇远期交易、外汇调期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和外汇期权交易。使用金融工具管理外汇风险需要付出一定的费用,实际上,有些管理外汇风险的方法可以结合企业的经营决策,不用花费任何代价。常用的方法有:
  (1)促进进出口合同采用本国货币计价结算;
  (2)提前或延期结汇;
  (3)配对管理,尽量把外汇收入与支出的数额、时间安排在一起;
  (4)货币资产多样化。
  据浙江省统计局消息,目前浙江纺织企业使用的汇率避险方式主要有:贸易融资、运用金融衍生品、改变贸易结算方式、提高出口产品价格、用非美元货币结算、增加内销比重和使用外汇理财产品等,其中约31%的浙江纺织企业使用贸易融资。企业利用金融衍生避险工具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企业避险意识和能力弱;二是部分商业银行过分强调风险防范,推出较长期限(1年期以上)远期结售汇工具的积极性不足,工具品种单一,金融衍生产品定价不合理,难以满足企业的避险需求。
  总之,管理外汇风险的方法很多,需要企业考虑外汇风险的性质,并结合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策略及各管理方案的成本,从中进行优选。当然,利用金融工具管理外汇风险时,除了考虑以上因素外,有时还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如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等。
  
  参考文献:
  [1]吴丛生:国际财务管理理论与中国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1–25
  [2]张彦欣:国际纺织品贸易实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45–52
  [3]肖少琼:人民币升值:外贸企业影响几何[J].粤港澳价格,2005(11):5–8
  [4]何元贵:中国纺织品服装业发展面临的威胁和机遇[J].对外经贸实务,2004(1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