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针眼感染预防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研究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针眼感染的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以2015年7月~12月在院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采取感染预防对策;2015年1月~6月收治的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级患儿针眼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针眼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 引发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针眼感染的影响因素较为明确,应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和规范操作流程。

关键词: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针眼感染;干预策略

静脉留置针由于具有保护静脉、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便于及时救治,提高临床效率、 降低护士在操作时针刺伤的发生率等优点,在临床使用越来越广泛,我院新生儿病房全部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个别新生儿针眼周围发红,出现硬结,拔针后针眼有脓液,甚至出现全身感染症状,为有效降低针眼感染率,对出现针眼感染的新生儿进行调查与分析,为提出预防对策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新生儿病房2015年7月~12月在院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其中出生体重≤2500 g 83例,>2500 g 457例,2015年1月~6月在院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其中出生体重≤2500 g 99例,>2500 g 457例,对比两組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针眼感染发生率。

1.2干预策略 通过对照组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针眼感染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找出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针眼感染影响因素,结合新生儿年龄特点制定相关预防对策。

1.2.1加强手卫生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加强督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及手卫生正确率,并进行公示。

1.2.2扩大剃毛范围 选择头皮静脉输液时,注意剃毛范围必须大于敷贴面积,以保证皮肤消毒效果及敷贴密封性。

1.2.3严格消毒及无菌操作 消毒面积应大于敷贴面积,消毒面积大于8cm×8cm[1],待消毒液干后再进行穿刺,消毒肝素帽时注意擦拭力度及肝素帽周围消毒,消毒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操作者视线不可离开消毒好部位或肝素帽,避免患儿躁动时发生再发污染。留置针留置期间套管脱出部份不可再送入血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2.4合理张贴敷贴 固定敷贴时注意透明敷贴纸质边框内侧缘对齐静脉留置针尾部[1],保证留置针全部覆盖于透明敷贴下,并注意保持敷贴平整、密封。

1.2.5保证敷贴干燥 留置针留置于四肢新生儿,沐浴时将留置留置针部位用一次性薄膜手套保护,防止水浸入针眼处,增加感染机率。

1.2.6加强督导检查 护士长、控感办加强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种针眼感染影响因素。

1.3观察指标 静脉留置针针眼感染率。

1.4判断标准 2001年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1.5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针眼感染率为0.20%,对照组针眼感染率为0.54%,观察组静脉留置针针眼感染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对人体原有的防御屏障造成一定的破坏,并且新生儿免疫力低,因此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生儿发生局部或系统感染的风险较高。静脉留置针感染的的病原菌一般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且大多数为人体表面的常见细菌,如: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提示我们做好手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严格把好操作中的每个环节是预防静脉留置针针眼感染的关键环节。

经手传播是院内感染的主要途径,穿刺时手接触过的针柄、延长管、手指固定的皮肤,均在敷贴的范围内,因手卫生处理不到位,时间一长污染处易滋生细菌,细菌沿局部皮肤潜入针眼血管造成感染,所以做好手卫生非常重要,尹萍研究提示[2]:采用科学有效的洗手方法并做好相关监督与管理工作是控制静脉留置针感染的有效途径。所以接触上述物品及进针前必须做好手卫生,院感办应加强督导,确保手卫生落实。

穿刺部位表皮的细菌是引起穿刺部位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所以准备穿刺部位时范围一定要大于敷贴的范围,选择头皮静脉留置时,剃毛范围一定要大于敷贴,因为有毛发的部位是无法保证消毒效果的,消毒范围一定要大于敷贴的范围,避免因细菌残留而不断滋生引起感染,前针前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消毒液残留,残留的消毒液易从针眼进行血管刺激血管,也不利于敷贴的固定,对照组采用碘伏消毒,观察组采用碘伏消毒后酒精脱碘方法。

敷贴是保持针眼无菌,防止细菌入侵的屏障,固定敷贴时一定要紧贴皮肤,并保证留置针全部覆盖于透明敷贴下,防止外露留置针污染引起感染。

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做好手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严格把好操作中的每个环节是预防静脉留置针针眼感染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冯雁,杨顺秋,金丽芬.新编临床常用5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19-22.

[2]尹萍.护士手卫生与静脉留置针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9):126-127.

[3]Stoll BJ,Hansen N,Fanaroff AA . Changes in pathogens causing early-onset sepsis in very-low-birth-weight infants[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2002,347(02).

[4]Gray J,Gossain S,Morris K . Three-year survey of bacteremia and fungemia in a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J].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 , 2001, 20(04).

编辑/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