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三品”输在市场环境上


  新闻背景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部署开展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更好满足和创造消费需求,不断增强消费拉动经济的基础作用,促进消费品工业迈向中高端。
  6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媒体通气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世成介绍了《若干意见》出台的背景、重点,以及纺织、轻工行业现状和开展“三品”专项行动的计划,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包括《纺织服装周刊》在内的行业媒体,以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记者参加了通气会。
  我国生产的消费品中,有10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首位,是名副其实的消费品制造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但客观地说,我国是消费品工业大国而不是强国。目前,我国消费品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特别是“消费外流”情况值得关注。2014年和2015年我国公民境外旅游消费金额分别达1万亿元和1.3万亿元,其中境外购物支出占50%左右。同时,境外购物由珠宝等高端消费品为主转向生活用品扩展。
  经过调研不难发现,其实很多海淘商品是“Made in CHINA”,这说明了什么?“中国制造”的能力和水平毋庸置疑,但输在品质、品牌上,输在市场环境上。
  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里,供给侧是能够快速跟上需求变化的,那么,当前我国消费品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升级,同时在国际上的传统优势还在降低,这是主要的待解问题。
  正如解读“三品战略”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所强调的,关注“三品”的同时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得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领域能够利用市场化机制解决有效供给能力的提升。
  这包括两点:一是产业发展环境,是否真正能实现优胜劣汰,不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比如在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市场准入等方面,要给企业一个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使得有能力、有意愿转型升级、推动“三品”实现的企业处在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中。
  二是消费环境,消费会反过来影响产业供给,因而更具重要性。比如假冒伪劣等个别现象会影响整体消费环境,影响对国产产品的消费信心。“针对消费环境,我们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加大制假售假的违法成本。不能让‘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影响消费信心、影响产业环境。”
  同时,在实施“三品”战略中,工信部将推进分业施策。
  一是编制发布轻工业、纺织工业和医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布食品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以及研究制定包装产业转型发展、文房四宝传承发展、文教体育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二是开展重点行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进家电行业智能制造联盟,促进智能可穿戴消费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三是在铅蓄电池、造纸、印染、粘胶、再生涤沦纤维等行业,加强准入管理,推进绿色制造。四是开展现场经验交流活动,在服装、制鞋行业推行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五是推进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建设,加快盐业体制改革,支持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开展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
  视点
  七项举措为“三品”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冯飞
  国务院对我国消费品工业发展高度重视,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研究起草了《若干意见》。当前,消费品工业对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供给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
  目前我国生产的消费品中,有10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首位,家电、制鞋、棉纺、化纤、服装等产能分别占全球的50%以上,轻工、纺织出口占全球的3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消费品制造、消费和出口大国。
  随着国际竞争加剧以及成本优势减弱,我国消费品工业产业规模巨大而有效供给不足、制造能力较强而创新能力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品种结构、品质质量、品牌培育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把改善消费品供给作为主攻方向和长期措施,主动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能力,积极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能力,增强供给结构变化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结合落实《中国制造2025》,按照《若干意见》工作安排,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营造良好市场环境2016专项行动。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项行动主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大力宣传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二是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试点;三是开展国际对标和品质对比活动;四是组织行业协会编制《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五是建设消费品质量控制与技术评价实验室;六是推进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建设;七是政府有关部门要为消费品工业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三品”为纺织业十三五指明方向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高勇
  《若干意见》的发布,对于纺织工业在“十三五”转型升级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纺织工业各领域市场化程度很高,近20年以来,行业一直在适应市场、推动消费、引导消费。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纺织工业保持了平稳增长,经济效益稳定,整体指标走在中国工业各领域的前列。这得益于“十五”以来,纺织工业就根据市场形势进行了两大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并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初步收获,“十三五”期间将进入明显的收获期。
  当前,化纤消费比重已经占到纤维消费总量的80%,由于国内外棉价差过大,企业用棉减少。这为纺织工业增加纤维品种提供了机遇,新型纤维不断涌现,仿棉、仿毛、仿丝纤维大量进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