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科技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摘 要:科技创新是当代中国发展最鲜明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坚持发展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新时代下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大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磅礴动力,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科技创新;发展;途径

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与实践中,紧紧围绕发展什么样的科技创新、怎样发展科技创新这个重大课题,不断运用历史经验,探索形成了党领导和指引的科技创新事业的有效途径。

1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科技创新之“根”

人才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是第一资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科技创新发展的“根”,解决的是怎样不断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的问题。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国文化思想第一次空前繁荣。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而是一个长期的方针。至今,它仍是中国共产党科技方针的重要内容。

1956年青岛召开遗传学座谈会,历时30多年,是学术界贯彻执行百家争鸣的典例。全面贯彻“学习苏联”总方针留下了弊端,尤其是遗传学界大力推行李森科学派,批判否定摩尔根学派和孟德尔学派。1952年,《人民日报》发表《为坚持生物科学的米丘林方向而奋斗》,批判了我国遗传学界对不同于李森科学派观点的各种思想的否定,当时的生物界思想可以说是被禁锢的。随着青岛遗传座谈会的召开,生物界、农学界等积极号召要改变过去以一派思想为主导的做法,鼓励各派思想言论自由。1957年,李汝旗在《光明日报》发表《从遗传学谈百家争鸣》,毛泽东看到文章后把标题改为《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并表示赞成这篇文章。青岛遗传座谈会推动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的贯彻实施,首先开始纠正“学习苏联”留下的弊端,其次调动科学家们的积极性,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百家争鸣就不能只有一家一派,过去我们盲目学习苏联,就犯了一点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如果只剩下“一家独鸣”,就会禁锢人的思想,一切学术问题就不能自由。要解放科学家的思想,百家争鸣必须继续发展。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首先要正确地处理政治与科学的关系,坚决避免政治力量干预学术观点争论。学术问题要学术界自己讨论和研究,通过百家争鸣来解决,政治力量不能也不应该干预学术问题。其次要正确对待外国科学技术。科学是无国界的,是全人类的,我们既不能盲目学习,也不能盲目排斥。闭门造车是做不好科技创新的,必须学习他人的长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洋为中用”,才能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科技创新之“魂”

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全部内容,是指导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思想路线。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必须结合基本国情,如果脱离中国社会实际,科技创新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当时面临的两个最大的问题,一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二是天灾虫害、技术落后的压迫。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物质极其匮乏的条件下,为满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事业,根据地建设紧密依靠科技进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科学本质上是与封建专制相对立的,特别是科学可以作为一个强大的精神力量,解放人民群众的思想,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强大的武器,推动革命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发展,各部门统一合作发展科技,以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科技创新与革命战争、社会改造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经济水平十分落后,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以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和国防事业所需要的尖端科技为重点,科技发展由军事性、临时性走向系统性和规范性。20世纪4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动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转变,知识经济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所在。邓小平敏锐地把握到了时代变化的特征——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推动中国发展。1980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科学技术以促进经济发展为首要任务,中国科技的发展从为国防和政治服务转移到为经济建设服务,中国科技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道路。我国提出了“科技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向科技进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依靠经济建设”。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既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又着力推进科学体制改革,大力倡导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党的十六大,党的科技创新观逐渐完整、系统。从党的十六大至今,中国共产党融入了“自主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观点,同时更加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必须始终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使创新成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新路径,为我国未来十几年乃至更长时间创造一个新的增长周期。科技创新要结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其经验教训不仅有科学根据,还对中国未来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3 “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是科技创新之“基”

中国借鉴“苏联模式”,集中力量在科技领域推进一些关键工程项目,迅速增强了国家工业化基础和实力。社会主义和资本主義相比,优越性就在于能集中举国之力去办大事,“两弹一星”和后来的神州、嫦娥、天宫等大工程,三峡枢纽、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都是党在物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典例。1950年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大会召开,形成了科技发展的全国统一组织,并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人民科学工作”。

1954年在国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表示“原子武器出现以后,军队的战略战术和装备都有很大的变化,而在这一方面我们都不懂”[1]“我们现在工业、农业、文化、军事还都不行,帝国主义估量你只有那么一点东西,就来欺负我们。他们说:‘你有几颗原子弹?’但他们对我们的估计有一条是失算的,就是中国人现在的潜在力量将来发挥出来是惊人的”。[1]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掌握尖端技术是中国和外国搞好关系的必然条件。在20世纪60年代,即使受到“大跃进”和国内自然灾害的影响,中国还是在坚持不懈地研究原子弹、导弹,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实现了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第一个科技方针是“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不太长的历史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才能改变中国社会经济落后的面貌。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总结苏联工业化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五计划”“二五计划”“三五计划”。并且,必须发展尖端技术,大规模地研发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只有占据尖端技术制高点,中国才算是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才能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

必须准确把握高科技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强调中国必须在高科技领域有一席之地。世界各种国际竞争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而尖端领域、重要领域又是科技竞争的关键。高新技术是反映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標志,直接影响国际地位。没有“两弹一星”等一系列重要科技成就,60年代没有原子弹,中国就不算有影响力的大国。必须选择一批重点和优势的课题,确定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集中力量,重点攻关。高新技术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4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科技创新之“本”

科技创新要牢牢抓住自主创新能力这个核心,要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靠技术引进难以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新中国的科技事业最初是得到了苏联的帮助,但是在1960年中苏分歧后,苏联单方面撕毁同中国的技术合同,撤走了在华专家,使得我国一些科研项目被迫中断。但这使我们认识到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性。中美贸易摩擦从本质上来说,是美国以贸易争端为借口、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采取关税措施和科技围堵,矛头直指中国高科技领域,意图全面遏制中国发展。从中兴和华为在美国制裁下的反应就能看出,自主创新对发展有生死攸关的作用。美国颁布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出售任何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的七年禁令,中兴被迫与美国执法当局和解,而同样情况下华为却将自己的“备用”技术转正。因为中兴通讯这些年的关键核心技术都依赖国外供应商,所以一旦被美国企业停止供货,对其的打击是致命的,而华为却坚持研发核心技术。没有核心技术就不能谈主动权,只有自主研发才是未来发展之路。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科技发展离不开世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交流合作是不矛盾的,两者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中国的自主创新,并不是一味地自己研究,独立自主是立足点,同时要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二战后,西方国家迅速发展的无线电工业、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航天工业、原子能工业等新兴的产业,在中国基本是空白的,如果闭门造车,是做不好科技创新的。我们要学习他人的长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洋为中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人民出版社,1999:356-357.

[2] 邱若宏.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与实践研究—从建党时期到新中国成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汤洪高.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80年的历史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01(12):15-17+14.

[4] 吴海江,韩来平.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时代创新[J].社会主义研究,2000(01).

[5] 倪保志.从毛泽东的“矛盾动理论”到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02).

[6] 赵小芒.江泽民对马克思、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理论学习,2002.

[7] 杜新年.党的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J].社会主义研究,2004.

[8] 康乃馨,杨承训.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研究(下)[J].上海经济研究,2018(11):25-33.

[9] 刘立.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十个重要论断[J].人民论坛,2017(28):20-22.

作者简介:李敏,教授,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负责人,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养计划人才,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人才,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建设。

万巧,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