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鞋服行业供应链优化与物流升级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ljs/wljs201608/wljs20160810-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ljs/wljs201608/wljs20160810-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ljs/wljs201608/wljs20160810-3-l.JPG
  近年来,面对全球经济放缓、出口需求持续低迷、国内消费需求多变、竞争日趋激烈等复杂的市场环境,我国服装企业纷纷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在产业整合、供应链优化、零售网络建设、物流提速等方面展开了不断的思考与尝试,并开始初见成效。同时,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整个零售渠道的变革。自2015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向全渠道业务转型(以森马、海澜之家、歌莉娅等为典型代表),并通过对供应链的优化,取得了不俗的市场表现。
  在目前的行业变化下,服装企业究竟需要怎样的供应链?如何对原有供应链进行有效的优化?在此过程中物流应发挥怎样的作用,进行哪些变革?这些已经成为服装企业普遍关注的话题。
  服装供应链的基本特点
  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成员通过与上游、下游成员的连接组成的网络结构。运作成本和速度是供应链的两大关键词,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是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的。
  一般来讲,服装供应链主要是由服装品牌商构建,并且将服装品牌商作为整个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构建包含面辅料供应商、服装生产商、经销商以及一些外包业务承包商为辅助合作伙伴的供应链。将供应链各个环节相连,环环相扣,使企业整个管理运作流程更加顺畅。
  在这种以品牌服装企业为核心的服装供应链架构下,供应链常被分为前端(上游)和后端(下游)两部分,前端供应链包括产品规划/设计、原材料采购、原料和半成品的仓储运输以及产品制造;后端主要包含成品的仓储物流、订单处理、销售。
  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的核心业务、战略定位、经营模式等决定了服装企业供应链结构的差异化。典型模式如香港溢达集团的“纵向一体化”供应链、ZARA的快速响应供应链等。
  (一)香港溢达集团纵向一体化模式
  香港溢达集团(简称“溢达”)创立于1978年,业务范围涵盖棉花种植、纺纱、织布、染整、制衣、辅料、包装和零售等各个环节,提供一站式衬衫服务,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全棉衬衫制造及出口商。2014年,溢达总产值近67亿元,销售额达57亿元。
  与其他企业不同,溢达从公司建立之初就坚持“纵向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从棉花种植开始,直至服装销售,溢达掌控了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从而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供应链中各种资源能够实现稳定流动和有效供应。
  (二)ZARA的快速响应供应链
  ZARA是西班牙Inditex集团下的品牌,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在15天内将生产好的服装配送到全球850多个门店的时装公司。快速、敏捷是ZARA供应链的最大特点,在最终顾客需求订单的拉动下,以订单交期为供应链管理核心,通过提高供应、生产、销售及物流的柔性和速度,随时更换产品数量、设计、面料、色彩;并且采用“多批次,小批量”的生产、配送模式,实现了从产品设计,到生产、物流、销售等每一个环节之间的高效连接。
  与时俱进的服装供应链发展
  对于我国品牌服装企业而言,服装零售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后就开始逐渐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消费者的选择日益增多,品牌服装企业的营销竞争非常激烈,其中不乏国际品牌的参与。在此背景下,不少国内品牌服装企业开始尝试向供应链管理要效益。但由于服装产品具有季节性强、生命周期短、品类繁多等特点,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下,供应链周期冗长,难以实现快速响应。
  受经济增速放缓、消费需求多变、竞争愈加激烈等多重因素影响,2012~2014年,中国服装行业经历了惨痛的“库存”危机。这次危机让不少品牌服装企业开始意识到原有供应链体系的弊端,并将目光投向建立适合自身商业模式的供应链系统。其重点是:增强与供应商、渠道商、物流服务商等供应链各方的协同性,形成系统性、整合型的竞争力,打造更加灵活、更具效率的柔性供应链。
  与此同时,中国电商行业的爆炸式增长也在强烈刺激着服装行业的发展。自2009年“双十一”活动推出以来,已成为最盛大的网购狂欢节,交易额屡创新高。在“双十一”消费品类中,服装鞋帽类商品一直高居第一大类。据统计,2015年“双十一”期间912亿元销售额中,服装鞋帽类商品占比高达25.71%。电商的蓬勃发展使得全渠道经营逐渐成为中国服装企业转型的主要方向,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也对服装供应链优化提出更多需求。
  服装供应链优化的具体探索
  近年来,在ZARA、H&M、C&A、优衣库等国际服装品牌的带动下,“快时尚”逐渐成为服装行业重要的发展模式,其核心在于快速周转、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有效供给、降低库存、提高正品销售率。对于品牌商而言,服装快速上市能保障其获得最高的收益;在缩短运作流程的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的保密性,从而降低被竞争对手抄袭的可能。这要求品牌服装企业具备很强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采取快速、多款的“快时尚”运营模式。而在这种运营模式背后,离不开快速响应的供应链体系。于是,ZARA开始成为不少中国品牌服装企业竞相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但在中国服装企业固有的供应链体系下,面辅料供应商、服装制造商、品牌商、零售商与消费者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结构,很难达到ZARA那样的供应链协同水平和快速反应。
  然而,市场却在不断逼迫服装企业进行有效的供应链优化。“库存”危机后,一些品牌服装企业开始尝试结合自身特点,从采购、渠道、物流等方面对供应链优化展开多种探索。
  (一)整合供应商
  以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森马是一家以虚拟经营为特色、以系列成人休闲服和儿童服饰为主导产品的品牌服饰企业,目前旗下除了休闲装“森马(semir)”及童装“巴拉巴拉(balabala)”两个知名品牌外,在2014年推出新品牌“梦多多(mongdodo)”和“minibalabala”。同时,森马提出加强供应链管理、完成松散型供应链向集中式供应链发展的目标,对采购模式进行调整,促使订单向大供应商集中,与供应商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如共同研究开发新面料,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控制产品的交期和质量,以降低采购成本。目前,森马以整合供应链资源为核心,带动产品、组织、IT、渠道等方面的变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